大家好,我是馬可婷。
雖然說今天是愚人節,免不了要見識到各式各樣的惡搞場面。
但小馬還是被必勝客今年愚人節的新品驚到了,這是地球人能想象出來的東西嗎?
首先看這張宣傳海報的文案就已經足夠“地獄”
千年修行,一步到“胃”

好好的白蛇青蛇兩姐妹就這麼化為“盤中餐”了?
再看各位廣大消費者的買家秀,小馬從小玩到大的貪吃蛇都沒有過這麼離譜的造型。

看來必勝客需要好好幫後廚員工進修一下“手藝”了,或者找隔壁海底撈甩面師傅學習一下。
當然了,對必勝客這款炸裂新品的評價怎麼能少得了網友中的天賦型選手呢?
腦洞大開派
感覺帶根笛子去會動起來

要想打敗必勝雙蛇,就不得不拿出必勝神龜了!

或者這款哥布林披薩也是可以拿來比肩的,因為它用的是真的牛蛙。

一針見血派
芝心卷邊再就業

必勝客終於把這些邊角料成功賣出去了

真的勇士派
它是不是就是芝士卷邊啊,如果是的話我會買。

是它嗎?我下午剛吃。

場外公關派
形狀至少比我兒子拉的好,成型。

什麼不沾邊,這不就是兩條披薩的邊嗎?

不管披薩造型有多逆天,把這些網友扶起來還能再救必勝客一下。
但其實,這已經不是必勝客第一次在愚人節用披薩惡搞了。
臺灣必勝客就曾經出過一款“零傷害披薩”,主打一個“無新增、0傷害”

甚至還“貼心”地為消費者想好的使用場景,幹什麼都行就是不像個披薩是吧!
此外,小馬還了解到,今年中國臺灣的必勝客也推出了兩款帶有“蛇”的愚人節披薩。
仔細一看還有點眼熟,這不是草仔龜和雙蛇披薩的remix版嗎?

甚至為了激發消費者的獵奇心理,另有一款盲盒蛇圈圈披薩上線。

心疼臺灣同胞1秒鐘,經常要被必勝客披薩“出人意料”的口味和造型搞心態。
不過在愚人節這個節點,品牌絞盡腦汁整活吸引(騙)受眾注意的現象也可以理解。
畢竟一年就這麼一次,一切離譜行為都可以歸結為“愚人節”專屬專案。
▼
而必勝客可能想在愚人節“走胃”,但也有品牌卻能在這個所有人都加倍“謹慎小心”的節點跟大家“走心”
比如大潤發用那句經典的“我在大潤發殺了十年的魚,我的心早已跟殺魚的刀一樣冷了”玩梗,推出的一系列“魚人節”海報。
工作暫停,先理一下發型。

在上班時吃瓜,一點也不苦。

嘮一會吧,問就是在對齊顆粒度。

都說要“棗”睡,那我聽勸。

準點下班是為了完成我的KPI

愚人節不僅可以是人們互相整蠱、社交娛樂的節日,也可以是打工人摸魚過的節。
大潤發的文案擅長洞察平凡生活中的煙火氣,從打工人的視角出發引起受眾共鳴。
同時又用擬人化的果蔬形象拉近品牌與受眾之間的距離,巧妙地讓節點與品牌、產品連線。
再比如麥當勞連續兩年的愚人節限定發明,總是能夠一邊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一邊又讓麥門信徒愛得深沉。



麥當勞藉助經典產品屬性“發明”新事物有兩方面值得品牌愚人節營銷學習。
一方面,表面看來這些產品都十分不著邊際,實際上卻是品牌洞察到的,消費者就餐體驗過程中真實存在過的細微場景。
另一方面,麥當勞主動為消費者設定產品使用場景,同時利用產品或包裝特型強化消費者的感官體驗,並透過娛樂化的表達方式“軟化”產品的露出形態,讓人更容易接受。
如今,也許很多消費者早已厭倦了品牌們在愚人節的“自嗨式”營銷,在這個所有人都會產生“信任崩塌”的高防備節點,品牌們適當“走心”一下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哦~
今日互動
今天你有被整蠱嗎?
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