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逼急了什麼都能做出來,除了數學題,數學題不會就是不會。

這兩天,斯基經常能刷到“國民女婿”董宇輝的一條直播切片影片。
鏡頭前的董老闆像往常一樣侃侃而談,創造性編修了多個自然科學和歷史知識點,包括但不限於:
居里夫人發現了鈾(德國化學家克拉普羅特愣在原地);居里夫人發明了X光機(物理學家倫琴與拉塞爾·雷諾茲默然不語);胡佛從FBI局長一路幹到美國總統(埃德加·胡佛和克拉克·胡佛面面相覷)……
董老闆是公認的大才子,走文化路線,這話一齣,把不怎麼讀書的斯基都搞蒙了,本就不好的記性更亂了。
在短短三分多鐘的時間裡,董老板就搞混了鈾和鈽(包括鈽的發音),搞混了居里夫人和倫琴,搞混了胡佛總統和胡佛局長。
出錯頻率之高,令人咋舌。
你要說他啥都不知道吧,他還對居里夫人和愛因斯坦之間的糾葛念念不忘。
你要是說他都門兒清吧,他一旦開始滿嘴跑火車,學過物理化學和學過歷史的人都沉默了。
斯基記得,董老闆之前還鬧過“羽扇綸lun巾”、亂彈《琵琶行》、《水調歌頭》“倒背如流”之類的梗。
老實說,這些錯誤集錦要是出現在脫口秀演員的開放麥,或者一首地下嘻哈作品裡,大夥兒樂一樂也就過了:
畢竟這倆行業都標榜自己平均初中學歷。
但董老闆在大夥兒心中是有“才子”人設的,是有“學霸”基因的,是有文化濾鏡的,是有偶像包袱的。
講道理,上面這些知識點,但凡上高中時不混日子,不至於搞得模稜兩可、騎虎難下的。
董老闆是新東方培訓班出來的老師,可別把老東家輔導班的招牌給砸了。
別看韭菜斯基平時嘴上沒個把門兒的,他遇到不懂的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
要不咱們還是回到小作文、排比句的舒適區吧,那個領域文體自由,題材不限,隨意發揮,沒有界限。
自然科學這方面,橫平豎直的,大家是真的懂的都懂。
最簡單的例子,那些自詡文學天才的少年少女們,到今天還混得風生水起:
但有些數學天才已經被質疑得不敢露面了。
因為眾所周知,人逼急了什麼都能做出來,除了數學題:
數學題不會就是不會。

去年底的時候,當時還是東方甄選頭部主播的小董,就鬧過一次不大不小的情緒。
當時東方甄選的小編在直播間裡跟董宇輝粉絲互嗆、激情對噴,非要論一論董宇輝出口成章的“小作文”到底出自誰的手筆。

按後臺小編的意思,幕後文案團隊韋編三絕、刪繁就簡的文學精粹,為他人(董宇輝)做了嫁衣,自己的貢獻被無視。
於是在東方甄選官方號的評論區,上演了一齣小編手撕自家明星,直播訴苦大會,網路鳴冤,賽博抗議。
要不說東方甄選跟別家的不一樣呢,別的帶貨網紅搞內訌,為了爭流量、搶股份,都打出狗腦子來了:
他們搶的是小作文的署名權、文化產品的歸屬權、學富五車的名譽權。
讀書人搞直播帶貨就是不一樣,讀書人的事,從來是:
叫“借”不叫“偷”。
現在看,拿了3.58億“天價”分手費單飛的董老闆,露臉的機會越來越多了,但翻車的頻率也上去了。
都說露臉和現眼只差一步,但咱們不能反覆橫跳。
斯基覺得,董老闆流量都這麼大了,又是走的文化知識類博主的路線,好歹加強一下幕後文案團隊的建設。
不說讓董老闆跟搜狐張朝陽一樣,去直播講量子力學、講天體物理吧,至少也不能頻繁地暴露出:
低於《上下五千年》、《十萬個為什麼》這類少兒讀物的知識儲備。
要不讓斯基來試試呢?斯基對《讀者》、《意林》、《知音》這些文苑奇葩,也是如數家珍啊!
以前斯基聽過一個段子,說的是有經驗的秘書給領導寫東西,就要故意寫點“通假字”。
必須把“徘徊”寫成“排懷”、“嘔心”寫成“偶心”、“造詣”寫成“造義”。
你這邊要是不寫通假字,保不齊領導那邊“非回不前”“區心瀝血”“造紙很深”就脫口而出了。
才華這種東西,究竟屬於臺前還是幕後,這是一個問題。
但腹內有沒有詩書,胸中有沒有丘壑,能不能識別出文案裡藏的雷、埋的坑:
這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話又說話回來,當年東方甄選的小董:
現在不就是領導本人嗎?

最近直播帶貨領域相當熱鬧,前腳小楊哥因虛假宣傳吃了千萬罰單,後腳東北雨姐跟打假博主深陷爭議。
跟這些觸碰底線的大主播一比,董老闆這點直播翻車的小事故其實不值一提。
不過話說回來,在咱們這裡歷來講究“做人守拙,做事守缺”。
鮮衣怒馬、風頭太盛,難免有人時刻盯牢你,等著看你笑話。
沒有幾個人能經受住放大鏡下的長期審視,尤其是直播帶貨這種本就坐在放大鏡底下的行業。
所以說大主播除了牢牢守住“不賣假貨”的底線,也得學古人的智慧,往高處走時,得適時地給自己潑點“髒水”。
武將討要封地,文臣討要美女,恰如其分地把自己拽下神壇,毀掉自己絕對光輝的形象,把自己變成正常人。
這方面的優秀代表是“鈕鈷祿·真還”羅永浩老師,今天還完六七億,明天又新欠六七億。
一直欠債,一直悲慘;一直刷壞債進度條,一直能上熱搜:
永遠欠錢,永遠熱淚盈眶。

斯基覺得,董老闆也沒必要把自己困在“才子”“學霸”這類“高危”人設裡,容易翻車不說,也吃力不討好。
“丈母孃們”要看的是什麼?是治癒情緒、是撫慰靈魂、是淨化心靈,你得多給她們來這個。
上來就什麼鐳、鈽、鈾、伽馬射線的,對主播和粉絲都有點超綱了,效果就要打折扣:
粉絲要的是那種似懂非懂的朦朧美,而不是兩眼一抹黑。
所以說,做直播和搞學問,天然就是對立的,會害羞的人做不了主播。
越是專心研究學問的,越不會信口開河,因為學得越多,越感到自己無知,這就叫:
懂得越多,懂得越少。
但做直播話要密,要給情緒,遞話題,甚至很多時候比的是誰能胡言亂語,誰能出好活兒,誰能拿捏氛圍。
有時候就不能有原則,不能講真理,不能想邏輯,別把主播和粉絲搞得都很累。
所以董宇輝:
什麼時候直播咬打火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