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7658萬贖身,羅永浩起碼有一半功勞

大家好。
本來下班了,看到董宇輝離職的新聞。
第一反應是不敢相信,第二反應意料之中,第三反應還是不敢相信。
董宇輝太值錢了,很難想象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東方甄選和俞敏洪能放棄這麼一隻下金蛋的雞??

真的扛不住老羅天天戳脊梁骨?那也沒必要和錢過不去啊?

而且,董宇輝離職了,那個2000多萬粉絲的直播間「與輝同行」歸誰呢?誰敢頂著「與輝同行」的直播間接著播啊?
再一看公告,哦摸,原來不只是董宇輝離職。
是東方甄選把整個“與輝同行”賣給了董宇輝。
以後「與輝同行」是董宇輝自己的賬號了,董宇輝自己當老闆了!
好傢伙。
之前,“與輝同行”雖然名義上和東方甄選是兩個直播間,但在財報上,“與輝同行”仍然和東方甄選直播間一樣,同屬於港股上市公司東方甄選(HK:01797)的資產。
而經過董宇輝和東方甄選這半年的“分家經營”之後,“與輝同行”完爆原先的東方甄選,而且差距越拉越大。
截至6月份,「與輝同行」的平均銷售額已經是東方甄選的2倍了
所以,與輝同行脫離東方甄選。東方甄選,不能說是斷臂,也不能說是斷腿,說是胸部以下截肢更為恰當。
實話說,我也設想過這個結果,但一直覺得董宇輝應該沒那麼多錢贖身。畢竟前期東方甄選投入不少,它這個直播間,又是上市公司的核心資產,要贖身得賣多久的貨?
那董宇輝為了把「與輝同行」從東方甄選裡贖走,花了多少錢呢?
7658萬。
如果按照董宇輝直播間一個月4億的銷售額來算。
再根據去年東方甄選的財報(100億GMV,9.7億利潤),反推一下。
7658萬還不到董宇輝直播間2個月的利潤。
這還不考慮,東方甄選前期建設這個直播間的成本,曾經的品牌,人員投入啥的,這全都給了董宇輝??太大方了吧。
更讓我吃驚的是,俞敏洪之後推了一個宣告:
簡單來說,就連這7658萬收購款都是俞敏洪出的!!
老俞是真大氣。
唯獨東方甄選股東看了,兩眼一黑。
相當於公司最值錢的資產拱手讓人,再貼兩根蔥,明天東方甄選開盤跌個20%算好的了。
俞敏洪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舉動呢?
他在自己的公眾號有一段解釋,資訊量蠻大。
給大家翻譯一下:
在小作文事件發生之後,我本來想著,把與輝同行和東方甄選兩個子品牌分開,大家各自發展,一起賺錢就行。
但是小作文事件後,我天天捱罵,只要一說話就被放大,東方甄選一開播也捱罵,銷售額一下滑就上熱搜,實在是頂不住罵了。
不如早點分家,長痛不如短痛,以後大家再怎麼發展,都是兩家人了,以後就不要拉踩了。
實際上,俞敏洪在文中還透露,東方甄選,給了董宇輝直播間一半的利潤,以及充分的自主權。
而且在「與輝同行」起步階段,東方甄選提供了啟動的團隊,資金,場地。
後來決定分家,俞敏洪也請求董事會,把與輝同行的全部股份贈與董宇輝。
但哪怕已決定分家,老俞仍然全力支援董宇輝。
後來不去董宇輝直播間是怕被罵。
所以這一波分家,俞敏洪對董宇輝夠意思了。
但對東方甄選的股東就不一定了,我看雪球上已經受不了了。
把公司唯一一隻下金蛋的雞白送出去,再搭兩捆大蔥,還在後面揮舞手絹祝君安好。
感動了自己和董宇輝,但等晚飯開餐的股民可就慘了。
也正是因此,俞敏洪這封信的開頭是寫給股東的。
後面也承諾,自己絕不躺平,會發展新業務。
並且透過回購,給股東回報。
我看了下,剛出回購宣告,未來一年回購不超過5億元的公司股份,
現在東方甄選市值120億,5億元相當於市值的4%,可見管理層挽救股價的決心是有的——有多大效果就不好說了。
畢竟撇開公司最大的現金流奶牛已經沒了不說,而且透過明星主播帶貨,給公司賺錢的這個故事,已經講不下去了。
哪怕再有下一個明星主播,到最後還是得單幹的,東方甄選接下來講啥故事呢?
最後簡單說下看法,如果從利益角度分析,這事兒的本質是:
俞敏洪割上市公司一條大腿,挽救自己的個人IP。
我們過去總在討論,董宇輝的個人IP值多少錢,雷軍的個人IP值多少錢。
但很多人忽略了,俞敏洪的個人IP值多少錢?
在「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之後。
董宇輝雖然受了委屈,但客觀上獲得了更大的自主權。
這次和東方甄選分家,董宇輝相當於變相退市,沒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壓力,也不需要像驢一樣拼命拉磨,財務自由之後功成身退,享受人生都可以。
而小作文事件後,損傷最大的,除了東方甄選的股價,就是俞敏洪的個人形象
在小作文風波之後,那個面對雙減,卻堅持把員工工資發齊,把桌椅板凳捐掉做公益的,老好人俞敏洪的形象,被消磨的差不多了。
大家對他的印象,逐漸轉為,缺乏容人之心的鐵公雞,放任奸臣,騎在銷冠頭上撒野。
這可不是我說的,這都是羅永浩說的。
自從小作文事件之後,羅永浩沒少直播間說他和俞敏洪當年的故事,當年自己那麼牛逼,給新東方帶來那麼大流量,卻沒分到幾個錢。
此外,在「交個朋友」直播間,一些廣告素材投的都是這些片段“開頭是羅永浩講故事,後面是賣貨。
這些素材的全網傳播,大大加速了老俞口碑的崩潰。

最終,俞敏洪這兩個孩子裡,選擇了苦一苦上市公司,先保全個人IP。
畢竟東方甄選,只是俞敏洪商業帝國的一部分。
但俞敏洪的個人IP倒了,以後要幹啥都不行了。
當年雙減,俞敏洪能挺過來,也靠著體面收場,捐掉桌椅板凳的好口碑。
而羅永浩欠下7億的錘子工程款,最終完成真還傳,關鍵也是形象沒崩。
一個好的個人IP,比上市公司的生命週期更長,價值更高。
保住個人IP,才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可能是俞敏洪,從羅永浩和董宇輝身上領悟到的,最重要的教訓。
東方甄選的前情提要👇🏻: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