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篇短文,聊點簡單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美國現在AI非常火,火到有點讓人看不懂的地步。
2024年2月時,因為ChatGPT的影響,美國股市只要關於AI的股票都漲瘋了,當時英偉達漲了5倍、Supermicro漲了7.7倍、ARM漲了3倍、AMD漲了1.2倍,英特爾漲了58%、微軟漲了1倍等等。
美國大富豪們憑藉著一年多的漲勢,扎克伯格個人財富增加了371億美元、黃仁勳增加了196億美元、蘇姿豐(AMD CEO)增加了12億美元、梁見後(Supermicro Ceo)增加了62億美元、貝佐斯增加了161億美元、埃裡森增加了73億美元等等等等,15個月時間,美國股市讓一大批富豪和公司猛地多了幾萬億美元的財富。
這些瘋漲的股票裡肯定有大量不正經的泡沫,泡抹多得都成結節了,擠都擠不出來,現在這價格漲得荒誕而不正常,但也可以看到美國正在以舉國之力在投AI,他們有種不拿下AI不罷休的衝勁,那美國為啥要瘋了一樣投AI呢?
說穿了就一句話,美國擔心自己生產力趕不上中國,決定用AI解決生產力問題。
那為啥選擇AI來解決這個問題呢?
因為沒辦法,這是美國現在唯一的出路。
我在《俄羅斯調查報告》裡詳細介紹過,俄羅斯現在年輕人都懶死了,不愛幹體力活,一箇中國勞動力幹起活來,其效率至少相當於2.5個俄羅斯人。
俄羅斯人寧肯一個月拿三四千人民幣工資,讓中亞人多拿點也不動手,他們只想坐在辦公室,不願意風吹日曬雨淋,更不願意彎腰俯身幹活。
年輕人貴族化是不可避免的未來趨勢,中美俄三國都不可避免,只是現在美俄的年輕人貴族化比中國嚴重,比我們早走一步。他們人口沒中國多,俄國靠吸收中亞人幹體力勞動,美國靠吸收墨西哥人幹體力勞動。
我看中國遲早也會這樣,只是會晚二十年出現這個問題,遲早中國會吸收東南亞人和南亞人幹體力活,餐館刷盤子城市通下水道這些將來中國人不會幹的。
俄國不是全球燈塔,年輕人躺平就躺平嘛,沒有啥壓力的,反正全國資源多得用不完,但美國不一樣啊,美國號稱全球燈塔,他生產力要是下來了,全球體系要崩,是會遇到巨大社會陣痛的,美國人輸不起,就要趕緊自救。
美國最大的問題是,工廠沒人幹活。
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自己去工業化也從1965年搞到現在,工廠也沒了,川寶在任四年,累死累活也沒招到幾家工廠迴流,大場面救不回來了,美國面臨的局面是:
要麼工廠不回來,要麼回來了也沒人幹活。
美國人面臨困難,主要乾了兩件事。
一個是給中國做減法,一個是給美國做加法。
做減法就是逼迫工廠從中國搬出去,不準在中國設廠。
因為全球主要是美國和歐洲在購買中國貨物,誰有錢誰就是爺,那作為購買方,他們有話語權。
我採訪過一箇中國工廠老闆,他說他們工廠兩千人,全靠歐美訂單生存,貿易戰開打以後,美國那邊下來通知,說你們廠如果還在中國境內就不給下單了,必須搬。
他為了不倒閉,要死要活把工廠搬到了越南。
到越南生產要素成本變高,原來的中國工人也不願意過去,給他的生產造成了極大的困難,整體成本變高,利潤變薄,但他也沒其它出路,只能繼續這麼幹下去。
這就是美國強制中國工廠遷移的手段,又簡單又粗暴,好多中國企業被迫去了東南亞。
中國跟東盟的外貿生意這幾年暴增,就是中國企業跑去東南亞了,再轉一手賣給美國。
這個世界的主要經貿說穿了,還是中國生產貨物,美國購買貨物,兩邊本質上都需要對方,再討厭也需要。
美國並不能解決中國向前發展,美國的行為,是在延緩中國的發展速度,給中國的發展添麻煩。
上面是給中國做減法,而美國做加法的方法,又分為兩個。
一個是儘可能地將生產製造放在墨西哥,扶持他們一直不想扶持的墨西哥。
因為南美太強大可能會攻擊北美,所以美國一直不願意他們南邊的國家富強,不願意看到他們工業化,現在為了對付中國,減少美國的購買成本,只能開始幫助墨西哥北部地區工業化。
中國有些企業也因此遷到了墨西哥北部,但美國一看好啊你們中國來的,加稅,全部加稅,又給中國企業找麻煩。
美國給自己做加法的另一個選擇,就是發力AI。
既然工廠回不來,也沒有工人進工廠,美國的打算是建全自動工廠,並且讓機器工作,用這種辦法讓生產力留在美國。
但中國這麼大規模的工廠,美國建得起來嗎?
我個人的判斷是,美國也知道不可能光依賴AI,建成中國這種規模的工業,他們是想用AI工廠和AI機器人,把核心關鍵產業留在美國就行了。
加上美國的金融業實在喜歡湊熱鬧,哪裡有動靜就砸哪裡,才把AI搞得這麼轟轟烈烈的。
美國人工實在是太貴了,想建成中國這種規模的工業鏈是不可能的,反過來說,他要是人工不貴,他就不可能是燈塔國了,有所得必有所失,所以美國全國上上下下,除了賭AI,他們在工業上沒其他出路了。
中國現在在搞新質生產力,美國現在在搞AI,其實本質都是同一個東西,只是美國更注重用電腦代替人腦,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因為他們真的著急,再搞不出來國家遲早分裂。
而中國的新質生產力多了些能源革命、量子通訊、可控核聚變這些東西,我們新質生產力是包括人工智慧與演算法的,還非常注重實用性,像汽車自動駕駛就是實用主義的一部分,我現在每天上下班就天天用智慧駕駛,爽得飛起。
中國勞動力便宜,土地昂貴,才能催生快遞、外賣、滴滴三大服務型產業,同時能保證全部工業系統都找得到工人來幹。
美國勞動力昂貴,土地便宜,不能催生快遞、外賣、滴滴三大產業,但能提供廉價自助線下實體店,和強大的供應鏈系統。
中美之間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中國生產端強,消費端弱,誰掌握消費端誰就賺錢,比如拼多多、阿里、抖音;美國生產端弱、消費端強,誰掌握生產端誰就賺錢,比如這一年半瘋漲的AI股,因為AI最終是要為生產端服務的。
2023年,美國AI領域初創公司投融資達1151個,總融資額達310億美元,吸引了全球AI領域46%的投融資,而整個亞洲才佔25%,整個歐洲才佔24%。
要讓美國再次偉大?那隻能搞AI,跟中國比24小時自動工作的黑燈工廠的速度和質量。
波音公司的複合材料工廠,現在已經是黑燈工廠,使用尖端機器人和自動生產線,製造飛機所需的複合材料部件。
通用電氣的燃氣輪機工廠,同樣是黑燈工廠,機器人和自動化裝置接管了全部生產流程。
福特汽車的密歇根州工廠,用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完成焊接、噴塗等複雜工藝。
特斯拉的超級工廠是黑燈工廠代表,專門生產電動汽車電池,機器人和自動化裝置配合,從生產到測試全部自動化。
一位外貿領域資深專家告訴我,2023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大量造AI工廠的材料,2024年建工廠需要的東西基本買完,現在忙著買工廠內部裝置,正在全力擴建AI工廠。
美國將機器人產業叢集,集中放在了賓州的匹茲堡,因為賓州的卡內基梅隆大學,是機器人與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是美國機器人技術、自動化系統、人工智慧發源地,長期輸送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技人才,各公司便都在匹茲堡開公司,目前匹茲堡機器人工廠已經擁有100多家機器人公司。
現在美國AI發展一直被埋汰,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搞出來的東西,比如SORA這種,還只能服務於務虛型產業,比如製圖、製作影片、廣告創意、聊天,主要生成文字、影像、影片。
但我相信美國搞AI的最終目的是搞實業,是要將AI技術廣泛應用於黑燈工廠、醫療、精密製造等。
如果美國AI真的只將其功能性放在做PPT、做影片、做表格這些,那就當我高看了美國。
最後做個總結:
美國選擇搞AI,是基於他們人工成本太高、工業無法迴流的情況下,只能搞自動工廠和人工智慧,爭取將重要的核心產業留在美國。
中國選擇搞新質生產力,是基於工業鏈已全面鋪開,為提升工業水平和價值,是人工智慧、智駕、量子通訊、太空低空經濟、基因技術、可控核聚變等一起搞。
因為中美現在的工業情況不同,美國的AI還在忙著幫好萊塢出電影片段,中國的AI則是忙著幫汽車完成自動駕駛。
但兩國的最終目的還是要奔向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業領域,AI和機器人會深度繫結,誰不搞實業,誰就會必將走向滅亡。
——————————————-
↓點選購買盧克文新書《燃燒1864》↓
新書上架,9折優惠
———————————————-

從19年至今,我們的知識星球已經累計2500+篇優質文章,累計輸出文字400萬+,花一年的錢看五六年的全部文章,而且好評也是源源不斷。
現在加入我的星球,工作日幾乎每天更新一篇時政深度點評,瞭解我們對各類新聞熱點的見解,和我們一起進步。
如今,已有40000+讀者加入我的星球,和我們一起重新開始認識世界的底層邏輯和本質規律。
關鍵詞
就是
生產力
美國
中國
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