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華府訊息》連續更新的第1854天
特朗普7月7日在Truth Social上公開發布了他寄往多個貿易伙伴國的關稅威脅信函,內容針對日本和韓國等14國,重申若不在8月1日前達成協議,美方將對其出口產品徵收25%關稅,並警告若出現報復行為將進一步升級。信中以一貫高調措辭敦促各國“開放迄今封閉的市場”,稱若對方取消關稅壁壘,美方“或許”會調整措施,明顯傳遞出談判餘地。受此訊息影響,美股應聲下跌,市場擔憂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

圖片來源於網路

貝森特7月7日表示,預計將在未來數週內與中方會面,延續此前在日內瓦與倫敦舉行的雙邊貿易談判。貝森特在CNBC採訪中稱,雙方“以極大尊重進行交流”,未來有望將合作議題拓展至貿易以外領域。儘管今年早些時候中美互加關稅一度引發全球市場震盪,但兩國已就稀土出口與部分美方管制問題達成初步妥協。貝森特強調,關鍵礦產流動尚未恢復至4月水平,而TikTok剝離案及芬太尼問題仍是談判中的重要籌碼,中國在這些議題上具備施壓空間。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特朗普威脅對“反美政策”國家加徵10%關稅後,金磚國家在里約熱內盧峰會最後一天選擇保持克制,未在聯合宣告中點名美方。儘管宣告對貿易保護主義、軍費激增及對伊朗的空襲表達“嚴重關切”,但面對特朗普社媒施壓,多國官員表示無法預測其實際行動,傾向“觀望而非對抗”。南非總統提前離場,巴西總統盧拉與其外交顧問阿莫林則強調金磚國家的多邊價值。
在美元結算、跨境支付等議題上,成員間仍存分歧,部分國家如印度、沙特與美方保持密切關係,使得集體應對意願受限。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令發展中市場匯率與股市應聲下跌,突顯當前國際經濟格局的不確定性與分裂趨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儘管特朗普政府高調宣傳面向外國富人的“500萬美元金卡簽證”,甚至總統本人曾在專機上展示實體樣卡,並承諾“幾周內上線”,但該計劃實現可能性渺茫。根據多位移民法律專家說法,總統無權單方面設立新的簽證類別,金卡簽證必須經國會立法授權方可實施。目前白宮既未提出相關法案,也未推動立法程序。批評者認為,該計劃凸顯特朗普政府對富人提供快速入境通道的交易式思維,與其強硬限制普通移民的政策形成鮮明對比,恐引發法律挑戰與價值爭議。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雖聲稱將以此替代積壓嚴重的EB-5投資移民簽證,但專家普遍認為此舉無法律依據,極可能在法院敗訴。

圖片來源於網路

根據Axios獲得的一份內部備忘錄,美國司法部與聯邦調查局(FBI)在特朗普政府主導下完成了對愛潑斯坦案的最終評估,結論認定其2019年在曼哈頓看守所內為自殺身亡,並未發現“客戶名單”、勒索政商要人的證據或他殺跡象。報告指出,經強化處理的監控影片顯示,在愛潑斯坦死亡當晚無人進入其關押區域,佐證法醫自殺判斷。此外,調查人員未發現可對第三方提出指控的依據,後續也無進一步起訴計劃。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份結論標誌著特朗普政府首次正式否定關於愛潑斯坦被害或掌握高層醜聞的陰謀論,這些理論曾由現任FBI局長帕特爾及副局長邦吉諾在加入政府前積極傳播。儘管二人入職後態度轉趨剋制,保守派社群和部分國會議員仍批評政府披露內容“無新意”,對特朗普本人是否牽涉亦持續發問。儘管愛潑斯坦曾聲稱與特朗普關係密切,後者多次公開否認,並稱早在2000年代初已將其逐出私人會所。司法部表示,不會進一步公開案件材料,以保護受害人隱私及避免引發對無辜人士的不實指控。

歐盟仍在力爭於7月9日前與美國達成一項協議,或至少達成“協議框架”。歐盟委員會發言人7日表示,歐美間的“政治與技術層面接觸仍在持續”,顯示談判視窗尚未關閉。《華爾街日報》援引訊息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昨日與特朗普通話,雙方進行了一次“良好交流”,並在原則性協議方面取得一定進展,表明儘管面臨關稅壓力,歐方仍尋求避免與美方公開對抗。

圖片來源於網路

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持續釋出關於組建“美國黨”的言論,引發市場震盪。彭博社報道,在其週末表態後,特斯拉股價暴跌8%,若跌幅維持,將創下自6月初馬斯克因特朗普稅改法案產生分歧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馬斯克相關貼文與特斯拉動態及愛潑斯坦檔案爆料交織釋出,進一步加劇投資者對其商業行為與政治介入之間邊界的擔憂。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不過,雖然馬斯克在公眾形象上爭議不斷,媒體認為其組建“美國黨”的設想在當前美政壇的結構性空隙中並非毫無可能。若馬斯克能汲取特朗普與桑德斯等政治異類的成功經驗,圍繞“美國必須贏得未來”這一科技民族主義主張,他或可在兩黨未能填補的政策空白中切入,尤其是在科技競爭、稅收、移民與能源政策方面。他對特朗普稅改削弱未來產業的批評以及對拜登政府將《晶片法案》社改化的不滿,均反映出其有意超越傳統左右劃分,聚焦國家科技與產業實力的重建。然而,要將這種“去文化戰爭化”的技術理性議程轉化為選舉動員力量,馬斯克及其“美國黨”仍面臨組織、策略與公共形象等多重挑戰。在一個政治秩序不斷動盪的時代,馬斯克的豪賭雖不一定成功,但其數十億美元的資源與對制度盲區的敏銳嗅覺,使其具備打亂格局的潛力。
在最新一期的《鳳凰全球連線》中,我就相關話題分享了一些看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檢視節目影片。

白宮正調查一起涉及一名前退伍軍人事務部僱員的不當行為事件。該員工疑似利用官方X平臺上的“DOGE Veterans Affairs”賬號,私信批評馬斯克的FSD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PAC)創始人詹姆斯·菲什巴克,稱其“行為越線”“令人尷尬”。訊息曝光之際,馬斯克正考慮資助第三方政黨,引發政界關注。白宮官員表示,該賬號所發信息不代表政府立場,相關行為正內部審查中。

圖片來源於網路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今晨抵達華盛頓,展開密集訪問行程,特朗普希望藉此推動為期60天的加沙停火協議本週達成。內塔尼亞胡將於下午與美方代表維特科夫、魯比奧分別會晤,並於晚間6點出席白宮晚宴。此次停火提案不同於先前兩次失敗協議,新增圍繞“結束戰爭”的談判機制,為哈馬斯方面所看重。此外,特朗普稱正與以方推進“永久協議”,兩人或也將討論對伊朗事務及以色列與黎巴嫩、敘利亞、沙特關係正常化的可能性,以拓展地區外交佈局。

圖片來源於網路

臺防務部門7月1日證實,一艘解放軍海軍072A型坦克登陸艦近日出現在臺灣地區北部外海,距基隆約60海里,引發島內輿論關注。據報道,該艦為大型兩棲作戰平臺,具備運載坦克、登陸艇與直升機的能力,相關照片由一位旅客在航班即將降落臺北松山機場前所拍,並經比對推測其型號。防務部門表示,已透過聯合情監偵系統掌握相關動態,並將其列為近期六艘解放軍艦艇之一。島內專家指出,該艦此前多出現在臺灣地區東部外海,此次北部海域現蹤較為少見。

圖片來源於網路

俄羅斯交通部長羅曼·斯塔羅沃伊特於7月7日被總統普京解除職務後數小時內疑似自殺身亡,俄調查機構證實其遺體在莫斯科郊區奧金佐沃一輛汽車內被發現,死因初步判斷為槍傷,正調查是否屬自戕。同日,聯邦鐵路運輸署官員科爾涅丘克亦在工作場所猝逝,官方稱疑為急性心臟衰竭,暫無跡象顯示兩人死亡相關。媒體稱斯塔羅沃伊特涉挪用防禦工程款項案,或正面臨被捕,其前副手亦在同案中4月遭拘押。此人曾任庫爾斯克州州長,在烏克蘭去年突襲期間因安全疏失受批評。解職當天,俄羅斯國內亦爆發大規模航班中斷,俄防部稱正攔截逾400枚烏軍遠端打擊,烏方則表示擊中莫斯科北部一處熱壓彈工廠。

圖片來源於網路
與此同時,烏克蘭戰事仍激烈。過去24小時內俄軍襲擊造成至少12名平民死亡、90餘人受傷,哈爾科夫一棟住宅、幼兒園及商區遭無人機襲擊,3名兒童受傷。烏空軍稱共攔截或干擾擊落75架“沙赫德”型無人機。此外烏方徵兵辦公室連續遭無人機打擊,過去一週已達六起,烏軍方認為俄試圖藉此擾亂徵兵系統。

內部電郵顯示,特朗普政府3月中旬曾緊急部署對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財政打擊行動,源於特朗普本人要求“對大學採取更多行動”。此前他已因反猶爭議削減哥倫比亞大學數億美元撥款,並將59所高校列入觀察名單。3月18日,白宮高階政策顧問梅伊·梅爾曼向傳播團隊發郵件稱:“能儘快在推特上動起來嗎?斯蒂芬的要求。”郵件所指的斯蒂芬即副幕僚長史蒂芬·米勒,顯示其在整肅高教政策中的核心角色。檔案還揭示,白宮正秘密瞄準另一所未公開的大學,反映政府在文化議題上系統性施壓學術機構的運作模式。

圖片來源於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