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三年,最後打了個寂寞,意不意外?

全文共1676字,圖片5張,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文章轉載於“貓眼看天下”
俄烏衝突三年之際,戰局發生重大變化。但和平依然遙遙無期。
仗打了三年後,喜劇演員突然發現,自己當初心心念念要加入北約的願望只是個美麗的泡影。人員傷亡上百萬,國土丟了五分之一,國民流失兩千多萬。千算萬算,沒算到特朗普上了臺。
不得不說,小司機確實有當演員的天賦,在白宮上演了他人生最高光時刻。眼見演員都到了這份兒上還在頭鐵,特朗普用停止軍援、停止情報共享讓烏克蘭和歐洲知道,這場仗少了美國是打不下去的。
結果,不到一週,烏克蘭在庫爾斯克烏這全線潰敗,數千北約僱傭兵及烏軍士兵或陣亡,或投降,屍山血海,大量西方援助的裝備到處可見。可謂兵敗如山倒。
面對如此慘敗,小司機索性也不再裝硬漢了,一句“我們感謝美國,願意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結束這場戰爭”,也不提烏東四州了,也不提加入北約了,也不提保證安全了,前倨後恭,這讓無數烏粉們尷尬得集體沉默。
是什麼讓小司機徹底服軟?原因很簡單,他想加入北約徹底沒戲了。
3月13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來訪的北約秘書長呂特。會見後呂特公開宣告:北約不可能接受烏克蘭加入。此前,北約前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也曾明確表示,北約不會接納烏克蘭為成員國。兩任北約秘書長的表態猶如一盆冷水,徹底澆滅了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最後希望。
這場戰爭,讓動盪的世界局勢變得更加錯綜複雜。對烏克蘭而言,美國人是毫無誠信的,歐洲那些政客,尤其是英法,口惠而實不至。
戰爭是殘酷的,不是按劇本去演戲。奇蹟沒有來,現實一次次讓小司機越發絕望。就算還有歐洲的援助,也只能是聊勝於無,根本無法填滿戰爭的無底洞。
反觀俄軍,趁烏軍兵敗庫爾斯克、傷亡慘重,指揮混亂之際,派出大量的有生力量分三路急速向蘇梅州進發,雖然烏方還在全力阻擋如潮水般湧來的俄軍,但從目前的戰局來看,烏軍及北約派出的換皮軍(正規軍換上烏軍軍服)在沒有空中優勢及強大的炮火支援下,要想擋住士氣如虹的俄軍,相當艱難。否則,英法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叫囂要派出北約維和部隊。
不過,西方媒體及國內某些平臺媒體的宣傳戰倒是從來沒有失敗過。他們將烏克蘭兵敗一事稱為為了配合停火談判,烏軍主動撤離庫爾斯克,轉移至更利於作戰的地點繼續戰鬥。
這讓人想起了兩年前馬裡烏波爾失守,烏官方說,烏軍已經完成了馬裡烏波爾的“戰鬥任務”,目前正努力在最後一個據點撤離所有剩餘軍隊。更可笑的是,中國某主流還設定了一個話題#烏方將馬裡烏波爾控制權移交俄方#來美化烏軍失敗,這得多孝啊?
三年前,正是聽信了北約的唆使,主動挑起了這場持續三年的衝突,大肆屠殺烏地親俄民眾,無視多次警告,全國徵兵準備率先向俄羅斯發動戰爭。本是同一個民族的俄烏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上百萬人傷亡,數百萬人流離失所。
而如今,北約對烏克蘭的要求予以了明確的拒絕,不僅是對烏克蘭的沉重打擊,更是對國際政治現實的殘酷詮釋。北約的拒絕,實質上是在避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對抗,畢竟烏克蘭的地緣政治價值還不足以讓西方冒險與俄羅斯徹底決裂。北約的拒絕雖然殘酷,卻是大國博弈中的現實考量。
隨著大國博弈的加劇,烏克蘭的國家命運已經完全無法由自己掌控。成立30多年來,烏克蘭本來應該完全可以有一個幸福的明天,一個穩定而幸福的社會,然而,他們選出來的那些領導人卻沒有足夠的智慧來平衡身處的環境,真正做到發展經濟、壯大國力。
尤其是第四任亞努科維奇在美國人精心策劃的橙色革命中徹底落敗後,烏克蘭就開始全面倒向西方,直至小司機為了達到加入北約的目標,甚至將此項寫進了憲法。可以說,世界見證了這個國家30多年來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敗的歷程。從自廢武功到舉國貪腐、出賣國有資源,到最後賣光了烏克蘭所有的優質資源包括地下的礦產。
有人說,國運來了,擋都擋不住。其實哪有什麼國運,真正的國運,是國家層面的大智慧與全體國民的努力。從烏克蘭第一任總統開始,就沒有一個真正能掌控局面的領導人,尤其是戲精上身的小司機,把國家前途當成賭資,把賣國做到了極致。不得不說,選出這樣的人當總統,是全體烏克蘭民眾的悲哀。
圖片源自網路

 關注公眾號:
有理兒有面
理   性|揭   秘|探   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