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關注俄烏最新局勢。
烏克蘭國家緊急情況局8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俄軍7日晚至8日凌晨對烏東部波克羅夫斯克區多布羅波利耶市發動襲擊,截至8日早上,襲擊已造成至少11人死亡、30人受傷。
烏國家緊急情況局說,俄軍襲擊造成多布羅波利耶市中心8棟住宅樓、1棟辦公樓和數十輛汽車損毀。在烏消防人員救援期間,俄軍再次發動襲擊,造成消防車輛受損。烏空軍8日上午在社交媒體發文說,自7日晚8時至8日凌晨,俄軍從羅斯托夫州向烏境內發射了3枚“伊斯坎德爾”導彈,另外,俄軍還從羅斯托夫州、庫爾斯克州、布良斯克州、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向烏境內發射了145架攻擊型無人機。
俄羅斯國防部8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從7日深夜至8日凌晨,俄防空部隊擊落了31架烏克蘭無人機,其中26架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上空被擊落,3架在布良斯克州上空被擊落,在列寧格勒州和雅羅斯拉夫爾州上空各擊落1架。

“特朗普憤怒,美軍或撤離德國”
據參考訊息援引德國新聞電影片道網站3月7日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顯然正在考慮將駐紮在德國的美軍士兵轉移到匈牙利。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了這一訊息,並提到可能撤走的現役美軍士兵數量為3.5萬人。
據報道,特朗普已多次警告歐洲必須增加國防投資。一位與白宮關係密切的訊息人士稱:“特朗普對他們(歐洲)似乎在推動戰爭感到憤怒。”
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布賴恩·休斯的回應則較為謹慎,他表示:“雖然沒有具體公告,但美軍一直考慮在全球範圍內調動部隊,以最好地應對當前對我們利益的威脅。”他表示,未來駐紮在德國的美軍士兵可能會轉移到匈牙利。
一個原因是,特朗普希望將美軍集中到那些增加了國防開支並達到國內生產總值(GDP)佔比目標的北約國家。這是美國政府重新調整對北約投入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優先考慮國防開支較高的成員國。最初,美國要求國防開支佔GDP的3%或3.5%,後來特朗普將其提高到5%。
然而,目前甚至連美國自己也沒有達到這一目標。2024年,美國的國防開支約佔GDP的3.38%。在北約國家中,愛沙尼亞(3.43%)和波蘭(4.12%)的國防開支比例更高。而匈牙利的國防開支佔GDP的2.11%,略低於德國的2.12%。
報道稱,選擇匈牙利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特朗普對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的喜愛。歐爾班也曾多次稱讚特朗普。《每日電訊報》還報道稱,特朗普早在年初就考慮將美國在歐洲的駐軍減少20%,並且有意要求歐洲為維持剩餘美軍部隊提供經費。

烏軍士兵“立即”感受
衛星服務已經“消失”了
當地時間7日,據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已暫停向烏克蘭提供商業衛星影像服務。報道援引隸屬於美國國防部的美國國家地理空間情報局的宣告稱,美國已“暫時停止”烏克蘭對一個提供美國購買的商業衛星影像的系統進行訪問。

報道指出,烏軍一直以來嚴重依賴該系統,依靠新影像來策劃襲擊、研究地形和評估炮擊的有效性。

報道稱,烏軍士兵“立即”感受到了這一做法的影響。一名烏軍士兵稱,頓涅茨克地區重鎮波克羅夫斯克(俄稱紅軍城)的衛星服務已經“消失”了。不過烏克蘭仍然可以用自己購買的賬戶獲取衛星影像。

1萬名烏軍面臨被包圍危險
烏軍士兵稱:情報共享的結束是災難性的
據參考訊息援引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3月7日報道,在俄羅斯突破前線並從兩個方向向一條關鍵補給線推進後,1萬名烏軍士兵面臨被包圍的危險。
據報道,俄軍7日進入了蘇賈,從北部越過邊境進入烏克蘭的蘇梅州。
烏克蘭在去年夏天的一次突然襲擊中佔領了俄羅斯庫爾斯克地區的一部分,這讓他們在結束戰爭的潛在談判中有了籌碼。
一名烏軍士兵與《每日電訊報》進行了斷斷續續的電話溝通,稱烏克蘭正在考慮從庫爾斯克撤軍,以避免進一步的損失。
“我們希望避免損失。被包圍的恐懼是真實存在的。”
烏克蘭軍方媒體顯示,俄羅斯境內約四分之三的烏克蘭軍隊已被完全包圍,幾乎被一分為二。
烏克蘭通往蘇賈的唯一道路目前處於俄羅斯無人機的攻擊範圍內,這使得守住該地區並在必要時撤退變得更加困難。
烏克蘭反虛假資訊中心負責人安德烈·科瓦連科表示,俄羅斯部隊正試圖控制從蘇梅州尤納基夫卡到蘇賈的一條重要高速公路。
在美國切斷與烏克蘭的情報共享後不久,俄羅斯在這條關鍵道路上取得了進展。烏克蘭士兵表示,鑑於最近美國軍事援助的結束,情報共享的結束更具災難性。
美國總統特朗普7日在其建立的“真實社交”平臺上發文稱,鑑於俄羅斯目前在戰場上“猛烈打擊”烏克蘭,他強烈考慮對俄實施包括針對銀行業在內的大規模製裁以及加徵關稅,以向其施壓達成停火和最終和平協議。特朗普還敦促俄羅斯和烏克蘭“坐到談判桌上”。過去幾年中,美國在能源、金融等領域對俄羅斯實施大規模製裁。

美國暫停情報分享
對烏軍有何影響?
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拉特克利夫3月5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美國已切斷對烏克蘭的情報支援。
此外,在本月3日,美國暫停了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環球資訊廣播《環球軍事報道》主編魏東旭分析稱,美國暫停情報分享對烏克蘭軍隊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甚至比美國暫停軍事援助還嚴重。
美國暫停軍事援助,烏軍還可以利用庫存的彈藥和武器裝備持續作戰,此外,還可以從歐洲國家獲得一些武器裝備和彈藥。
但情報是即時更新的。美烏此前的情報合作,對於一些遠端火力打擊系統可以起到很強的輔助作用。
比如說,美國會利用衛星確認一些高價值目標,然後把座標傳送給烏軍操作“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系統的成員,讓他們按照座標發射火箭彈或陸軍戰術導彈。
現在,烏軍手中的“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炮可能只能針對一定範圍內的目標進行打擊,主要是利用無人機去搜索目標,包括在黑海使用遠端自殺式的無人艇和無人機。想要針對對方縱深區域進行打擊,或針對俄羅斯空天軍的大型軍事基地和基地內部的高價值目標進行打擊,離不開美國的情報支援。
可以說,美國暫停了情報分享後,烏軍的遠端火力打擊體系就處於茫然狀態,很容易被對方突破陣地。
當地時間3月6日,法國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法國將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情報。勒科爾尼稱,“我們掌握的情報可以讓烏克蘭從中受益”。

路透社報道截圖
魏東旭分析指出,歐洲國家的確可以提供部分情報,但沒法完全替代美國所提供的情報。
第一,歐洲國家所掌握的偵察衛星數量遠遠少於美軍所使用的偵察衛星的數量。
第二,美國還有大量的電子偵察機,包括在黑海方向,也會頻繁地使用無人機和反潛機。在偵察機的數量和質量方面,歐洲國家也不如美國。
因此,美國暫停和烏克蘭進行情報分享,即使歐洲想幫忙可能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樣一種極限施壓的手段就是要迫使烏克蘭在一些重要和敏感問題上對美國讓步。這也說明,一旦美國認為盟友對於自己提出的要求不滿足的話,此前的盟友就成為了美國眼中的對手。

美媒:烏軍或將撤出庫爾斯克
據央視新聞3月8日報道,目前,俄烏雙方繼續在多條戰線進行交戰。其中在俄羅斯庫爾斯克州,俄軍稱正持續打擊烏軍人員和裝備。烏軍方面則稱,擊退了俄軍多次攻勢。
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7日通報稱,過去24小時,烏軍在庫爾斯克州損失了超過160人以及各種裝備。俄軍還對在烏克蘭蘇梅州集結的人員和武器裝備發起打擊。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7日稱,截至當晚22時,烏軍在庫爾斯克擊退了俄軍25次進攻。
據《烏克蘭真理報》7日報道,一名在庫爾斯克的烏方人員稱,俄軍在蘇賈南部地區取得突破,烏軍正在努力穩定局勢,避免遭到包圍。
據新華社援引塔斯社此前報道,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第一副總參謀長魯茨科伊2月19日對俄羅斯《紅星報》說,俄軍已收回800多平方公里庫爾斯克州土地,佔該州被烏方控制區域的64%。
魯茨科伊說,俄軍正全方位展開攻勢,烏方不斷撤退。

據美國《政治報》歐洲版7日報道,烏軍在庫爾斯克遭遇俄軍不斷加強的攻擊,烏軍將很快需要選擇是否撤出該地區。另據美國《紐約郵報》7日報道,在庫爾斯克作戰的烏軍近期透露,由於進出該地區的通道受到限制,烏軍可能會在兩週內放棄在庫爾斯克的行動。
對於以上報道,烏克蘭方面目前暫無回應。

歐盟峰會同意增加國防開支
波蘭總統急推憲法修正案強化國防
歐盟6日在布魯塞爾召開特別峰會。會議的成果公報顯示,歐洲理事會同意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一攬子計劃,歐盟成員國一致支援增加國防開支。
在日前舉行的歐盟特別峰會上,歐洲理事會同意由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提出的“重新武裝歐洲”計劃。
該計劃擬調動8000億歐元(約合6.29萬億元)打造“一個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其中包括向歐盟成員國提供1500億歐元(約合1.18萬億元)貸款用於國防投資,並協助成員國整合需求、共同採購軍事裝備,以增強歐洲安全。馮德萊恩強調,該計劃既為應對烏克蘭危機的“燃眉之急”,也旨在提升歐洲戰略自主性,以“結束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當地時間7日,波蘭總統杜達表示,他已向眾議院議長提交了一份憲法修正案草案,其中規定波蘭國防開支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不得低於4%。杜達稱,波蘭的安全保障應該得到不斷加強,鑑於目前波蘭各黨派在該問題上的共識,有必要將此事項在憲法中得到確認。杜達強調,任何削減波蘭國防支出的提案都應有眾議院三分之二的多數票才能透過,未來只有在廣泛的政治共識下才能改變波蘭的國防政策。

波蘭計劃要求所有成年男性參加軍事訓練
當地時間7日,波蘭總理圖斯克表示,波蘭政府正在“制定大規模的軍事訓練計劃”,要求全國所有成年男性參加軍事訓練,該計劃應在“年底前”準備就緒,“以確保擁有一支訓練有素的預備役部隊,隨時應對潛在威脅”。圖斯克當天還表示,波蘭面臨著一場安全問題的競賽,目前波蘭正在與法國就其“核能力”及“核保護傘”倡議進行“認真的談判”。此外,他還建議波蘭退出《渥太華禁雷公約》和《國際禁止集束炸彈公約》。

俄烏衝突爆發後,波蘭方面多次敦促歐洲關注波蘭的安全問題,近期,波蘭多次呼籲歐洲國家增加國防開支,增強自身實力。2024年,波蘭的國防支出佔GDP的比例為4.1%,預計今年波蘭的國防支出佔GDP的比例將達到4.7%,在北約成員國中比例最高。

編輯|程鵬 杜波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CCTV國際時訊、參考訊息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