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貴必賠、新疆包郵,抖音電商到底在下一盤什麼棋?

前段時間,我特意在電商平臺上買了一雙定製足球鞋送人。為了增加一點特別的心意,我選擇了可以在鞋面上定製名字的款式。這雙鞋確實很特別,印著名字的鞋子拿到手時,朋友非常開心。但坦白說,鞋子的質量和款式相比國際大牌還有明顯差距。不過儘管有不少缺點,我卻幾乎沒有太多選擇。
我在各大平臺上反覆搜尋,發現市場上能夠滿足我要求的產品少之又少。要麼款式不錯但無法定製,要麼可以定製但材質堪憂。雖然這雙鞋最終解決了我的基本需求,但也讓我對當下消費市場有了一些思考:為什麼明明定製化消費已經成為趨勢,卻還有不少消費者的需求沒有被很好地滿足?
不久前我注意到,抖音電商釋出了《2024平臺服務體驗報告》,其中提到平臺正攜手商家,共同努力提升消費者體驗。或許這正是當下消費市場需要的一種改變:不僅要提供商品,更要提供讓人滿意的體驗。
1
如今的消費場景,比以前豐富得多,需求也越來越講究。以往我們購物,圖的是品種多、價格低,能把想要的東西買回家就心滿意足。可現在,單純的買到已經不夠了,消費者開始追求購物的體驗感和個性化,他們更期待一種有溫度、有故事的消費體驗。
拿買生鮮這件事來說,以前網購生鮮,只要能送到就不錯了,其他就自求多福吧。幾年前,我在網上買了一箱水果,等了三天才到,結果開啟一看,香蕉全黑了,草莓半爛。現在不一樣了,消費者不僅要買得到,還要求送得快、新鮮度不打折,甚至還要精準到分鐘。你上午10點下單,中午飯點之前,就有人把新鮮的三文魚和切好的蔬菜送到你家門口。
這種需求的多樣化催生了極速配送服務,從幾個小時的“加急”到如今的“分鐘級送達”,配送效率成了衡量服務體驗的重要指標。有個朋友住在深圳,他說,現在點生鮮,最快的訂單送達時間比他出門買菜的速度還快。更絕的是,他點的豆腐從下單到送達只用了16分鐘。
這種講究還延展到了個性化和情感化消費上。前段時間,一個朋友給他老婆訂了一款定製香水。他在平臺上選了三種香調,填了她的名字,還寫了一小段告白語。等到香水寄到的時候,包裝盒上印著那句話:“你是我永恆的玫瑰。”他老婆感動得一塌糊塗。買的是什麼?是香水嗎?當然不是,是心意,是一種“特別”的感覺。
而在另一頭,消費者的細膩需求也推動了更廣範圍的服務升級。比如,過去在新疆、西藏這樣偏遠的地方,物流成本高、配送時間長,很多平臺要麼覆蓋不到,要麼服務體驗遠不如發達地區。但這種局面正在被改變。抖音電商在2023年6月宣佈開通新疆包郵服務,邁出了電商平臺向邊遠地區延伸服務的重要一步。
值得關注的是,抖音電商近期釋出的《2024平臺服務體驗報告》中,詳細介紹了這一舉措背後的故事和資料。報告顯示,新疆包郵服務開通後,來自新疆的日均訂單量突破百萬單,充分證明了邊遠地區消費者旺盛的需求潛力,也反映出物流覆蓋的提升,如何為這些地區帶來了與發達城市同步的消費體驗。
一個新疆朋友曾在網上抱怨,冬天想網購一件厚外套,可光物流費就差點趕上衣服本身的價格。現在呢?他前幾天Po了一張照片,一大箱從浙江寄來的櫻桃,他用手機定格了開箱的那一刻,畫面裡櫻桃又大又紅,似乎還帶著江南的潮溼空氣。他說,現在買東西和大城市沒什麼差別,無論價格還是配送時間——想吃點冷鮮的東西,冰箱都不用放,平臺直接按時間送來。
2
消費者的角色也變了,他們不再是單純的“剁手黨”,而是深度參與每一次交易的玩家。
我曾在某電商平臺看到一個評論,使用者買了一款咖啡機,不僅曬了圖,還附上了自制拉花的全過程,最後還給出了一條改進建議:希望下次機器能自帶溫奶功能。這條評論點贊數上千,甚至被官方賬號置頂回復,說他們會認真考慮使用者反饋。這樣的互動,不僅讓人感到平臺的用心,也讓消費者有了參與感。
還有一次,朋友買了一套智慧燈泡,原本只是想用來調節家裡的燈光氛圍。沒想到,他研究起了燈光程式設計,還拍了一段燈光跟著音樂節奏跳舞的影片發到社交平臺,立馬火了。沒多久,這款燈泡的品牌方找到他,邀請他加入產品體驗官計劃,參與下一代產品的設計。原本只是買了一件商品,沒想到後來還順帶找了一份工作。
這樣的故事不止發生在科技產品裡。在美妝領域,有些消費者甚至比品牌方更懂產品。比如,有人買了一套口紅試色卡,每種顏色都試了一遍,拍了專業級的對比圖上傳,詳細描述每支口紅適合的膚色和場合。這種內容,不但幫助了無數人避雷,也為品牌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宣傳效果。
現在的消費者更像是“生活的導演”。他們的評論不再只是簡單的“好評”“差評”,而是精細到場景、用途,甚至建議的操作手冊。平臺早已意識到,消費者的這些聲音,不只是為其他使用者提供參考,更是改進產品、最佳化體驗的金礦。
正因為有這些深度玩家,品牌的成長變成了一場“多人線上協作”。消費者不只是掏錢買單的那一方,他們還帶著自己的創意、見解和期待,推動著平臺和商家一步步向前。可以說,他們已經從簡單的買家,變成了購物生態的建設者。
3
抖音電商的確很會讀懂消費者的心思,像是一位情商超高的朋友,總能在你開口之前,就把你想要的東西端到面前。而他們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方式,也早就從“提供商品”升級成了“服務生活”。
先說物流。想象一下,你在刷影片的時候偶然看到一盒讓人垂涎的草莓,手指一滑下單,幾小時後,門鈴一響,新鮮的草莓已經被送到家門口。這不是科幻,而是抖音電商透過物流服務全面升級後帶來的“分鐘級送達”體驗。
而這種快速配送的背後,也離不開抖音電商在《2024平臺服務體驗報告》中披露的物流最佳化舉措。報告中提到,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平臺持續加大在物流基礎設施上的投入,尤其在邊遠地區服務上的突破,比如新疆包郵專案的啟動。試想一下,在新疆的一個清晨,有人用手機下單了來自雲南的鮮花,下午這束花就能為他的客廳增添一抹春意——這簡直像是一場技術與人情的雙重奇蹟。
再說售後,抖音電商最近挺上心,推出了“買貴必賠”的服務。簡單講,就是你在平臺買了東西,要是發現別處更便宜,平臺會核實後把差價賠給你。
一位網友之前買了一臺小家電,結果收到後發現有點小瑕疵。原本以為維權會是場“持久戰”,沒想到平臺客服的響應速度讓他大吃一驚,不僅全額退款,還補貼了返還運費。
更值得一提的是,抖音電商還在積極推動商家提升服務質量。他們把商家滿意度和服務體驗感知度列入了平臺運營團隊的核心考核指標,這種“指揮棒”的調整,讓服務成為所有參與者的共識。過去一年,該平臺累計服務了460萬商家,是去年的1.5倍,同時完成了2892萬次諮詢。
這些努力背後,實際上是一種良性迴圈。平臺透過服務升級,為商家減負,幫助他們更專注於推出優質商品和服務,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好的購物體驗。反過來,消費者滿意了,購買意願更強,也能為商家的生意帶來更多增長。這一環環相扣的鏈條,正是抖音電商努力的方向,也是《2024平臺服務體驗報告》所揭示的未來趨勢。
杭州的一家玩偶店“優趣優品”,原本線上下默默無聞,但透過抖音電商,他們學會了如何透過優質內容講故事、與使用者互動。不僅如此,他們還推出了一系列創意玩偶,比如“鯊騎馬”“哈士企”,這些名字有趣的產品一度成為熱銷爆款。店主在採訪中說:“平臺不僅是我們的流量來源,更是成長的老師。”
4
消費者和平臺的關係,早已不再是單純的買賣,而是一場共赴美好的長途旅行。
這種關係就像種樹。消費者是一顆顆帶著不同期待的種子,而平臺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只有雙方一起努力,才能讓種子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消費者提出的問題、反饋的意見,其實是在告訴平臺“哪裡還可以更好”,而平臺的每一次服務最佳化、每一項新功能上線,都是在回應這種期待。
比如說,消費者期待快速、便捷的購物體驗,平臺就升級物流,推出分鐘級送達;消費者渴望安全、透明的購物環境,平臺就最佳化售後機制,讓每一次交易都能有保障;消費者希望看到更多符合個性化需求的商品,平臺則透過內容電商的模式,將一件件獨特的小商品推到他們面前。這種成長是同步的,是雙贏的。
更深層次看,平臺和消費者的這種關係,其實是在共同定義未來的消費模式。一個平臺的成功,不僅取決於它賣出了多少商品,還取決於它是否能夠讓消費者在消費的過程中感到“被理解”“被尊重”。
最終,這種共同成長的旅程,也讓平臺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變得更加緊密。平在這段旅程中,彼此成就,彼此依賴,共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的可能性。這才是平臺長久發展的真正秘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