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博弈在升級,在美國加徵104%關稅後,中國也迅速反制。
當晚,教育部就釋出2025年第1號留學預警,提醒赴美學生“提高防範意識,做好風險評估”。
幾乎是同一時間,文旅部對赴美中國遊客也釋出風險提示。

政治與安全不確定性加劇,留美成本和風險雙升,越來越多留學家庭開始尋找新的留學目的地。
他們把目光聚焦到亞歐地區國家,甚至更小眾的中東、“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ID:letsight520

留學預警中提到的法案,就是俄亥俄州州長Mike DeWine 在3月底正式簽署《推進俄亥俄州教育法案》,也稱Senate Bill 1(SB1)。

圖源:abc6onyourside.com
這一法案預計在今年6月底正式生效,其中部分條款涉及對中國的限制:
1. 禁止接受來自中國的捐贈
法案明確禁止俄亥俄州的公立大學接受來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解放軍或其任何附屬機構的禮物、捐贈或貢獻。
2. 限制與中國機構的合作
法案規定,州立高校如果與中國機構建立或維持學術合作關係,必須向州政府報告,而且必須在特定條件下進行,合作行為將受到嚴格限制和審查。
根據媒體報道,這一法案適用於俄亥俄州的14所公立大學和23所社群大學。一旦違反,這些高校將會失去州政府的財政撥款。


圖源:網路
法案不受影響的情況包括:法案不禁止州立高校接受來自中國個人的正常教育支出,包括學費、雜費及專項費用;與教學直接相關的各項支出;中國籍校友個人的合法捐贈。
雖然這個法案聽起來很嚇人,但從目前的條文來看,普通留學生的學費支付和在校學習活動並不會受到直接影響。
不過法案的釋出在短期內也會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限制俄亥俄州公立大學接收來自中國的捐贈,未來可能會間接影響到中國學生在俄亥俄州高校中的科研機會、助研崗位、獎學金獲取。
尤其對計劃攻讀博士、參與科研專案的申請人來說,未來可能面臨學術資源收緊、錄取難度增加等問題。

圖源:網路
本科生受該法案直接衝擊的可能性較小,但也不是沒有。
今年俄亥俄州立大學錄取大縮水,RD錄取了1359人,相比去年的2769人,降幅約51%。
尤其是對涉及敏感領域,如人工智慧、生物工程、計算機等專業面臨的風險可能會更大。
就目前情況來說,法案對已經就讀於俄亥俄公立校的學生來說,暫時影響不大,但對於未來計劃申請的同學來說,還需要保持警惕。

在特朗普的上一個任期內,曾有大批中國留學家庭轉向英國、加拿大,試圖避開美籤政策收緊的風浪。
但現在連這些曾經的Plan B也不再吃香。
根據英國內政部資料,2024年英國留學生簽證申請總數同比下降31%,從2023年的60萬份降至41.5萬份。

圖源:BBC NEWS
今年3月28日,加拿大移民部公佈的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1月全球學籤申請量僅為2.93萬,同比驟降46%。
國際教育正經歷深刻的結構性重構,主流國家“光環褪色”,而“去中心化”“區域化”的趨勢顯著。
越來越多留學家庭湧入那些曾經被忽略的小眾國家與地區。
歐洲地區
德國教育資源雄厚,亞琛工大、慕尼黑工大等高校QS排名靠前。
德國的理工類專業全球領先,工科、機械製造、汽車工程等專業尤其受到中國學生青睞。更重要的是,德國留學學費幾乎全免,生活成本低。
對STEM專業的國際學生,德國政府與企業還提供豐富的實習和就業機會,畢業後簽證可延長至18個月尋找工作。

慕尼黑工業大學
法國是人文、藝術與商科強國,精英商學院享譽全球。對於藝術、設計、時尚、語言文學等專業而言,法國更是優質的留學目的地。
推薦閱讀:
目前法國高校英文授課專案越來越多,簽證與居留政策友好,費用相較英美更具價效比。同時,法國也對中國學生有較為友好的簽證與畢業後居留政策。

索邦大學
荷蘭是歐洲非英語國家中最早全面推行英語授課高等教育的國家之一,其95%以上的碩士課程、70%以上的本科課程提供全英文授課。
阿姆斯特丹大學、代爾夫特理工等世界排名前列,商科、建築、環境科學、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尤為突出。
學費合理,課程實用,就業導向強,是非英語國家中最國際化的選擇之一。

阿姆斯特丹大學
亞洲地區
日本對於中國學生而言有天然的地緣與文化親近感,交通便利、生活方式相似,是不少家長心中的最安全的選擇。
近年來日本面臨嚴重的少子化問題,眾多大學都開始大力吸引國際留學生,並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圖源:星島頭條
新加坡作為亞洲教育“黃金跳板”,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常年位列全球Top 20。
產業集聚、就業通道暢通,英文授課環境國際化程度高,政策穩定,是留學與職業發展的優選。
在這個變局加速的時代,真正聰明的留學家庭,早已不再盯著傳統熱門,而是用更長遠的視角,尋找適合孩子發展的“下一站”。

令人意外的是,最近有不少留學家庭將目光轉向中東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也受到關注。
以阿聯酋為例,近年來其高等教育迅猛發展,正致力於打造中東地區的教育高地。
迪拜國際學術城(DIAC)集聚了來自全球的多所知名大學分校,阿布扎比則擁有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NYU Abu Dhabi)、巴黎索邦大學阿布扎比校區等世界級學府。

紐約大學阿布扎比分校
整體辦學水平越來越國際範,課程基本採用英文授課,學歷被歐美主流國家認可。
另外阿聯酋還為中國學生提供友好穩定的簽證支援、靈活的工作居留政策,國際化和現代化也大大提高留學體驗感。
沙烏地阿拉伯近年來推出“2030願景”改革計劃,大規模推動教育現代化。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和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大學等,在人工智慧、可持續能源、清潔技術、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崛起勢頭迅猛。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被稱為阿拉伯MIT
沙特高校不僅科研投入大方,還常年提供覆蓋學費、住宿、生活費的全額獎學金,就連宿舍都修建得像別墅一樣,甚至還有交通補貼。
另外,馬來西亞、土耳其、匈牙利、哈薩克、喬治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正逐漸成為“高性價比留學目的地”的代表。

圖源:網路
這些國家多數與中國保持著良好的雙邊教育合作關係,簽證政策寬鬆,學費門檻低,課程設定國際化。
中東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另一個顯著優勢,是“人才落地政策”寬鬆、就業導向明確。
不少高校和本地政府、科技園區或國際企業合作緊密,學生畢業後可迅速進入實習或就業軌道,尤其適合希望在新興市場積累國際經驗、拓展職業路徑的年輕人。
這些新興目的地,沒有英美那樣的光環效應,但憑藉紮實的教育質量、務實的就業通道和對國際學生更友好的政策,正在成為中國家庭規劃留學的新選項。
在英美留學不容樂觀的今天,對於中產家庭來說,選擇卻變得更加多元,我們不妨放寬視野,擁抱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