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教育部1號留學預警,事態嚴重緊急叫停?!美國留學生未來道路迷霧重重….

近日,國家教育部1號留學預警一經發布,瞬間引發熱議。在這其中壓力最大的,就要數正在計劃著赴美留學的學生家庭了。
2025年註定是赴美求學的艱難時期。繼政府撥款減少、關稅提升、匯率暴漲之後,教育部的這一預警,更是令留子們心頭一緊。
今天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分析下,在預警後,在美留學之路真的會愈發嚴峻嗎?還是這其中另有玄機?
一、教育部1號留學預警釋出
2025年4月9日,教育部發布首份留學警示。該警示稱,俄亥俄州近期透過的高等教育法案中,包含對華不利的條款,限制了兩國高校的交流合作。教育部建議計劃赴美學習的留學生,需加強風險意識,做好安全評估。
(圖源:教育涉外監管資訊網)
這是教育部繼2020與2021年釋出對澳留學預警後,時隔四年,第三次發出1號預警。
2025年赴美求學的不確定性因1號留學警示而加劇,簽證撤銷、關稅上調及匯率波動等多重挑戰疊加,令留學群體陷入焦慮,原本堅定的學術追求在某一瞬間都蒙上了擔憂的陰影。
簽證稽核、安全保障、學業進展及生活開支等疑慮,也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對赴美留學前景感到猶豫。別急,小編這就和你一條一條“掰扯”明白!
二、“俄州出臺的高等教育新規”
今年三月中旬,俄亥俄州眾議院批准了《參議院第1號法案》,即《俄亥俄州高等教育促進法案》。州長邁克·德懷恩於3月28日簽署該法案,預計將在6月底,即簽署後90天正式實施。
俄亥俄州議會官網釋出的高教法案對教育體系做出重大調整,包含多個改革要點。針對中國的相關規定共有兩項。
1、禁止接受來自中國的捐贈和捐款
該法律規定,俄亥俄州公立院校不得接收與中國政府、軍隊或其附屬機構相關的資金支援。
注意:該法案未限制校友捐助及中國學生教學支出,涵蓋學費、雜費等教育相關費用等。
該條款重點主要還是規範校方資金渠道,未明確針對國際學生個人。
(圖源:俄亥俄州議會官網)
2、嚴格限制與中國機構的合作
該法案對高校與中國組織的學術合作實施了嚴格管控,明確限制了相關合作關係的建立與維繫。
校長需及時知悉與中國學術研究機構新籤或續簽的合作協議。高校與中國學術或科研單位開展新合作或續約,須確保具備充分的結構性保障,以維護智慧財產權、俄亥俄州安全及美國國家利益。
注意:該法案主要針對俄亥俄州高校與中方院校建立新交流專案的限制,提升了合作准入標準,要求校長審批並確保專案安全性,但與高中生赴美讀本科無直接聯絡。
中美聯合科研平臺與培養計劃受此制約,尤其是涉及國內機構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專案。
俄亥俄州立大學已同武漢大學、重慶大學及首都經貿等高校達成合作意向,涵蓋人才培育、共同研究、社會服務及校園管理等多個領域。
該法案的推行也將波及中外高校聯合開展的2+2、3+1合作專案,並對公派留學中的公費生及訪問學者產生一定影響。
俄亥俄州立大學與武漢大學維持了四十餘年的學術合作,而今年三月中旬又與首都經貿大學展開了交流,雙方本期待開拓新的合作領域。然而,當前形勢可能使這些合作計劃要難以實現了。
三、對我們的實際影響
教育部發布安全預警,並不是禁止性的指令。而該預警與“溫馨提示”同理,旨在提醒學生與家長仔細衡量目標地區政策與安全狀況。
再結合小編在上文標記的需要大家注意的兩點,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該法案其實並未直接對我們個人留學造成影響或限制。所以學生和家長們不必過於擔憂。
但是這樣就代表我們高枕無憂了嗎?不是嘟!近期在學生簽證問題方面,似乎也出了不少狀況。
四、美國大量學生F1簽證被撤
今日,曝出有大量留學生F-1簽證遭到終止。
斯坦福校報4月4日披露,校方在例行審查SEVIS系統時,意外查出6名留學生F-1簽證遭取消,且事先未獲聯邦當局告知。
作為美國國土安全部管理留學生專案的重要平臺,SEVIS系統專門儲存F-1、M-1及J-1簽證持有者的詳細資料。只有獲得該系統驗證的非移民身份者,方可赴美學習。
哈佛也有5名學生簽證遭取消,若不是校方常規核查,群眾可能還被矇在鼓裡。
據UCSD透露,校方在未獲預先告知的情況下,突然接獲五名留學生的F-1簽證被取消的訊息,另有一名學子在入境時受阻並被遣返。目前,校方已與相關學生建立聯絡,並積極提供必要的援助。
除上述三所院校外,伯克利分校涉及6人,戴維斯分校12人,同時洛杉磯分校、哥大、康奈爾及德州大學等學府也均有學生捲入此事。
此事一齣,可以說是攪的留學圈人心惶惶,留學生的心又被提到了嗓子眼。每個人都擔心自己會不會不知道哪天突然簽證就被取消了。
但從各大媒體報道的資訊總結來看,國際生F-1簽證被SEVIS突然中止的原因如下:
1、歷史違法記錄被追溯
此次F-1簽證終止的依據包括酒駕、超速等違法前科。
因為三年前的一起超速案子,即使案件已經被駁回,並且是博士在讀,SEVIS記錄依舊被終止了。
圖源:(Reddit)
2、學術誠信違規
過往存在學術不端正行為,如抄襲,作弊等,有機率F1簽證遭到終止。
3、政治因素
某些留學生SEVIS狀態被撤銷,原因是涉及"對外交政策產生重大負面影響"。在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參與校園示威或發表政治觀點,也可能成為被終止身份的依據。
4名哥大留學生就因為參與校園示威遭F-1簽證取消:
依照最新政策,移民局在稽核移民及非移民申請時,會將申請人社交平臺中涉及"支援、宣揚反猶主義組織或活動"的言論視為不利因素。
並且美國國務院於3月下旬釋出指令,要求各駐外使領館的簽證官對特定學生及其他類別簽證申請者的社交平臺資訊進行核查,旨在防止對美以兩國持負面言論者進入境內。此項政策由國務卿盧比奧親自下達。
由此我們能看出,簽證被取消其實並不是毫無理由的,而我們也務必提高警惕,避免任何違規行為。政策或許存在不確定性,但 “做好自己” 永遠是應對變化的最佳準備。
五、隨時應變,充足準備
留學之旅的本質本就是突破舒適區,讓我們學會應對多元複雜的社會環境的旅程。
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我們應保持冷靜,透過充分準備來掌控局面。與其陷入無謂的擔憂,不如提前做好功課,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1、做好安全評估
早在先前,小編就強調過要摒棄“唯排名論”的思維。眾多學子在擇校時往往僅聚焦於排名與課程安排,而忽略了所在州的法律背景及社會文化。如今,這一點愈發關鍵。
在擇校時務必瞭解該學校是否配置了留學生事務部、心理輔導系統及安全預警措施,確保遇險時能及時獲得援助。
此外,應調研校園附近的治安狀況,包括暴力案件發生率及針對亞裔的歧視事件是否常見。可透過NeighborhoodScout或AreaVibes平臺獲取相關資料。
2、增強風險意識
在海外環境中,文化差異顯著,資訊傳播迅速且複雜,需培養內在的敏感性,使思想與行為更加自主。
透過關注駐美外交機構的官方平臺及加入海外學子社群,可在緊急情況下及時獲取援助資訊。
在美求學期間,建議遠離爭議性議題及政治參與。儘管學術界倡導言論自由,仍需謹慎行事。尤其在網路平臺等公開場合,不宜發表易引發誤解或被過度解讀的觀點。
3、保持理性
一旦涉及海外求學的負面新聞,網際網路上便迅速激起情緒波動。
親友們往往會對留學生表達諸多憂慮。然而,保持清醒和理智的你,絕不會因一張截圖而改變人生方向。因此,務必謹慎對待。
透過多元途徑驗證資訊,道聽途說與圖片擷取均非事實全貌。除瀏覽微博和小紅書外,應研讀英文政策原文,參考官方通告,並傾聽留美前輩的實際體驗。
六、寫在最後
在海外求學過程中,堅守個人選擇尤為關鍵。面對外界影響,需以理性思維替代感性衝動,這是留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防護。多年的規劃不應因短期波動而輕易改變。
面對人生抉擇時,適度憂慮實屬常態,但更需保持理智與清醒。多諮詢、深入觀察、勤于思索,避免情緒主導,不為不可控的事情給自己徒增煩惱。
教育部的警示並非是要阻礙我們繼續前行,而是強調啟程前需做好充分準備。留學的關鍵不在於選擇哪個國度,而在於是否具備應對多元複雜環境的能力。
留學旅程的起點,從來都不是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只有當你終於學會如何判斷資訊真偽,分辨善惡,保護自己安全,清晰規劃自己未來的那一刻起,你這一趟珍貴且奇妙的留學之路,才是真正的揚帆起航。
任何時候,還請謹記,作為海外學子的你絕非獨自漂泊求學,你的身後還有成千上萬的我們。願所有學子學業有成,平安順利~
留學申請有疑問?
想知道你的背景如何規劃申請名校
快掃碼新增常青藤申學小助手
預約免費【1v1申學定製規劃】吧👇
申請路上並不易,奧運冠軍來助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