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教育部發布了2025年第1號留學預警,引發了留學圈的廣泛關注。從業者緊張、留美家長焦慮,家長群裡全是“要不要混申”“美國還能去嗎”的討論。劉老師今天給大家做一次理性的解讀。
預警全文:
近日,美國俄亥俄州透過有關高等教育法案,其中包含涉華消極條款,對中美高校教育交流合作施加限制。教育部提醒廣大留學人員,近期選擇赴美有關州學習時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增強防範意識。

那麼這個“高等教育法案”具體是什麼呢?又怎麼影響赴美留學呢?劉老師帶大家一起回顧下:
美國俄亥俄州近期通過了《參議院第1號法案》(Senate Bill 1),該法案對該州的高等教育體系進行了重大改革。其中,涉及中國的條款包括兩條:
1、禁止接受來自中國的捐贈:法案明確禁止俄亥俄州的公立大學接受來自我國政府或軍方及其任何附屬機構的禮物、捐贈或貢獻。
2、終止與中國機構的合作:法案要求高校不得與中國的機構建立或維持學術或財政合作關係,包括研究資助和留學專案等。
第一條主要涉及學校層面的經費來源,對留學生個體基本沒有直接影響。
第二條則關係到中美合作研究平臺、聯合培養專案。這裡的留學專案主要是指那些跟國內機構有關的合作專案和科研平臺,比如俄亥俄州立大學與武漢大學、重慶大學、首經貿等12所高校有聯合科研專案,此外,還有一些和中國高校合辦的2+2、3+1專案,甚至還包括一些公費留學生。
歸根到底,該法案的目的是防止中國機構透過教育合作竊取他們的技術。從這個邏輯看,對於大部分個人申請、自費去美國留學的個體來說,並沒有任何影響,尤其是本科生,前兩年通識教育,竊取他們什麼技術呢?所以留學生個體不必恐慌。
如果要說真正可能“波及”的群體,那可能是涉及敏感科研領域的研究生申請者。因此,如果你正準備申請美研,尤其是STEM類方向,可以慎重考慮是否申請俄亥俄州的相關學校。這不是說一定會出問題,而是防患於未然。
總之,這次的預警是一個提醒,不是禁止;理性看待,穩妥規劃,才是應對留學環境變化的最佳策略,不要盲目恐慌。劉老師也會持續關注事件進展,第一時間為大家更新準確資訊!
附,中國學生比較關注的俄亥俄州的大學有:俄亥俄州立大學、辛辛那提大學、邁阿密大學、凱斯西儲大學、凱尼恩學院等。
本文授權轉自完美留學,一家高階美國留學諮詢機構,轉載請註明出處,SAT君誠意推薦。
如果您想和SAT君討論規劃
請掃碼交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