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享月壤,NASA無緣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18日報道,禁止美中在太空研究領域開展雙邊合作的《沃爾夫修正案》正在阻止美國政府資助本國科研人員對嫦娥五號任務月壤樣品的分析。
報道稱,近期,2020年由中國嫦娥五號任務帶回地球的珍貴月壤樣品終於與國際研究人員進行了分享。英國開放大學行星科學家馬赫什·阿南德前往中國,從約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樣品中“借用”了60毫克。來自其他國家的科學家也收到了樣品。

資料圖片:2024年9月24日在月球樣品實驗室拍攝的月球樣品。(新華社)

報道指出,大多數情況下,政府資助的機構會為分析這些借用樣品支付費用,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被禁止資助美國的研究人員從事同樣的工作。收到嫦娥五號任務月壤樣品的美國行星科學家蒂莫西·格洛奇必須由其所在機構——紐約州立大學斯托尼布魯克分校——透過私人渠道提供資助。
這是因為2011年透過的一項名為《沃爾夫修正案》的法律。該法案禁止NASA及其資助的科研人員與中國國家航天局以及中國科研人員開展雙邊合作。其目的是防止中國政府的科研人員獲得美國的太空技術知識——美國政府擔心這些技術可能被中國用於在軍事上對抗美國。
報道指出,《沃爾夫修正案》似乎與美國以往的行事方式背道而馳。科學常常是對立國家之間的橋樑。冷戰時期,搜尋地外文明計劃是美國和蘇聯科研人員的合作專案,兩國於1971年在蘇聯舉行了一場著名會議。另一個例子是1975年美國的“阿波羅”號飛船與蘇聯的“聯盟”號飛船在太空中對接,兩國宇航員當時在太空中握了手。然而,《沃爾夫修正案》禁止在沒有國會事先批准的情況下,美國和中國政府之間進行類似的太空科學合作。
而且,《沃爾夫修正案》似乎是雙向的,它阻止NASA承接或資助對中國月球樣品的研究。
報道稱,對格洛奇來說幸運的是,這並沒有阻止中國與其研究團隊分享樣品——只要他們的研究是透過私人渠道獲得資助的。允許美國科研人員獲得嫦娥五號任務的樣品很重要,因為這使他們能夠在同一個實驗室裡直接比較“阿波羅”號飛船時代帶回的月壤樣品和嫦娥五號任務帶回的樣品。
報道稱,嫦娥五號任務的樣品是由中國探測器從呂姆克山脈獲得的。透過直接比較“阿波羅”號飛船從月球不同地點採集的樣品和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的樣品,格洛奇的團隊希望對最初形成這些樣品的火山活動有更深入的瞭解。
中國科研人員已經發現,嫦娥五號任務所帶回月壤樣品中的玄武岩物質比“阿波羅”號飛船採集火山樣品中的同樣物質要年輕10億年以上。
來源:參考訊息
媒體合作、品牌宣傳請聯絡牛哥(ID:ntanqin)

電商合作請聯絡四季(ID:wuniuwh)
特別歡迎大家積極投稿

您覺得好看,就點在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