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董小姐的瓜你們吃了沒有?我是徹底震驚了!
本來是一件桃色新聞,但是看完女主的學歷後,我對她的跨界學習經歷更是嘖嘖稱奇。
女主本科在哥倫比亞大學巴納德女子學院讀經濟學,後來進入北京協和醫學院“4+4臨床醫學試點班”專案。
用短短四年的時間晉級成為一名醫學博士,最後入職醫院當一名醫生。
從經濟學本科僅用4年一躍成為醫學博士,這種跨界學習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協和醫學院的“4+4”模式其實借鑑的是美國的醫學院教學模式。
因為在美國本科階段是沒有醫學專業的,要在其它專業拿到本科學位後,再申請醫學院去進修研究生。
可是美國醫學院的招生是極其嚴格的,有一個叫做MCAT的入學考試,考核的是化學、生物、物理、心理學、邏輯學等學科的知識,難度極大。

因此如果學生本科不是學的生物、化學這些理科專業,基本上是不可能申請上醫學院的。
而且畢業後還需要3到7年的住院醫師培訓,才能獲取獨立行醫資格。
因此像董小姐這樣輕輕鬆鬆申請上醫學院,僅用5年時間搞定學醫過程,真的是不敢想象!
02
記得憨憨前幾天還跟我說一件事。
他有個同學家裡有錢也有關係,有一次他們在複習功課的時候,那個同學就對兒子說,他將來上xx大學肯定沒問題,因為家裡有什麼什麼關係。
那句話把大家震驚住了!
要知道這個xx大學可是一所常青藤名校,是很多人擠破頭都很難考上的好學校,
可是對於那個孩子來說,就輕描淡寫的幾句話,感覺無比的容易。

憨憨說那番話的時候,我就留意娃當時的表情。
小臉蛋上有幾分不屑,但同時也有幾分羨慕。
兒子問我:“我們家有關係嗎?可以靠關係上名校嗎?”
我笑著搖搖頭,跟娃說:“對不起,爸爸媽媽沒這個能力,你只能靠自己!”
那一刻,我知道兒子心裡肯定覺得這世界有點不公平,那我該怎麼跟他排解這種心結呢?
03
於是我就給他講了一個金魚的故事。
你知道金魚的壽命有多長嗎?
最長能活到43歲。

最大能長到橄欖球那麼大。

兒子突然打斷我:“可是我們家養的金魚從來都是小小的,完全活不了那麼大啊?”
這是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金魚的糞便裡有氨這類毒素,會灼傷魚鰓,甚至會損害大腦,容易導致金魚死亡。

為啥野外的金魚能長大呢?
那是因為湖水裡有大量的細菌,會分解糞便,降低化學危害,而魚缸裡的水卻沒有這麼多細菌。

即便魚缸裡的水有細菌,那些細菌能分解糞便,但與此同時會產生很多廢物,這些廢物如果沒有經過大量稀釋,還是會殺害金魚。

因此家裡的寵物金魚如果想活得長一些,就需要主人經常換水,給水裡培養分解糞便的細菌才行。

04
看到金魚的故事,你能想到什麼?
那些家裡很有背景的孩子,有不少就像金魚一樣,穿著華麗的衣服,被圈養在一個精美的魚缸裡翩翩起舞。
父母會給他們最好的食物,最好的環境,呵護備至。他們會比野外的魚有更好的生活。
但是他們卻很難長大,因為需要父母不斷地給水新增養料和換水。
一旦哪天忘了換水了,這些魚很快就不行了!

05
我就問兒子,你願意當這種魚缸里長不大的金魚嗎?
他搖搖頭不願意,但緊接著他又問了一句:
“有些人不努力就能獲得很多,這不公平啊,那我們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於是我還是拿金魚做類比。
你看河裡的金魚為啥就能比魚缸裡的金魚長得大?
因為它們在野外,沒有主人照顧。
只有更加強壯,才能保護自己;
只有遊得更快,才能捕捉更多的食物;
只有變得更漂亮,才能獲得異性的芳心。
因此它只能拼了命地去努力,去成長,讓自己變得更強,因為這樣才能更好地生存。

人也是一樣,我們的努力不是為了跟魚缸裡金魚去爭奇鬥豔。
而是讓自己變得更強更大,讓人生更美好,未來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06
我希望孩子明白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公平。
有人生活在江河湖海,有人生活在魚缸裡,這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魚缸裡的金魚雖然美麗,但它們的人生是被設計好的,需要主人不斷地呵護,很難長大。
而作為普通人,
我們生活在江河湖海里。
目標也從來不是,
成為被人養在魚缸裡的金魚,
而是透過努力,
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江河湖海里歷練自己,
成長得更加強壯,
見識更多彩的世界,
過好自己的一生!
有一句話叫做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它,這才是我們的孩子一生該做的功課!

推薦閱讀
有一套《新手少年成長計劃》推薦給孩子讀一讀。
它分為男生篇和女生篇兩本,為青春期孩子解答,身體、心理、成長方面的各種困惑。
比如同學間討論誰家有錢,我有壓力怎麼辦?

有個同學很優秀,我有點嫉妒他比我強,咋辦?

我感到自己不夠優秀,對自己沒自信,又怎麼處理?

上面這些都是講的青春期孩子心理產生的微妙變化,書裡還會講述身體發生的變化,社交產生困惑等等,幫孩子解決青春期的迷茫,平穩度過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