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失聯,歡迎大家加我的個人微信好友。

語音技術來自訊飛有聲
4月9日深夜,特朗普的態度出現驚天逆轉。
他宣佈對除中國以外其他所有國家的關稅暫緩90天,並且將基礎關稅降為10%。
另外,因為北京的強硬,特朗普將對華關稅加徵到125%。
僅僅在2天之前,特朗普還信誓旦旦聲稱絕對不會取消對等關稅,
那麼特朗普為什麼突然就慫了呢?
一切都要從4月7日說起。
4月7日,因為中方強硬的反制,同樣對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
當時特朗普就放言,如果中方不在24小時,也就是4月8日前取消加徵的關稅,那麼特朗普將對華產品加徵50%的關稅。
4月8日凌晨,發生了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在推特上官方賬號突然@特朗普的社交賬號。
雖然沒有說一句話,但是含義卻是非常明確的——
4月8日到了喲,然後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中國外交是最講究紀律性的。
如此重大的外事行為絕對不可能是某個人臨時起意的惡作劇,幾乎可以肯定,這就是組織行為。
好吧,如果這是中方有組織有計劃的行為,那麼做出這個行為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當然是毫不含糊地告訴特朗普,中國人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特朗普不管是要挑起關稅戰還是貿易戰,我們都會奉陪到底!
特朗普本來公開威脅中方必須在4月8日前取消加徵的關稅,否則美方會再次給中方加徵50%關稅。
結果到了4月8日中方並沒有取消加徵的關稅。
在這個時候,特朗普就有兩種選擇。
其1,兌現承諾,再次對華商品加徵50%關稅,這種可能性我們暫定是80%;
其2,暫時不實施升級關稅行為,尋求與中方談判解決,這種可能性我們暫定是20%;
但是因為中方駐美大使館官方賬號就這麼直接懟在特朗普臉上,特朗普還能做什麼選擇?
特別是特朗普之前一直公開聲稱,中方會妥協的,會給他主動打電話的,結果電話沒等來,等來的卻是社交媒體的一個@!
所以,特朗普後來的報復性對中方加徵50%關稅,就是一種必然。
特朗普對華產品關稅再次加徵50%導致兩個結果。
結果1,這裡略,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我的知識星球文章《特朗普被擺了一道》又詳細闡述。
今天我們重點講一講結果2.
結果2就是歐盟態度的轉變,這個很關鍵。
在特朗普向全世界挑起關稅戰之後,歐盟與北京一直保持著密切的溝通。
4月8日之前歐盟與我們溝通的主要態度還是勸解,希望我們保持克制冷靜,儘量不要與特朗普尖銳對抗。
畢竟中美不僅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而且還是最大的生產國與消費國。
假如中美直接掀桌子大打出手,全球現有的經貿體系就可能會徹底瓦解。
全球經貿體系一旦推倒了重來,那麼所有國家都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歐盟的想法還是儘量滿足特朗普的部分訴求,讓全球經貿體系回到原來的軌道。
歐盟這個意見,我們不能不重視。
特別是中美關係急劇惡化的時候,歐盟就是我們必須要爭取團結的物件。
但是4月8日,特朗普瘋狂的對華商品再次加徵50%的關稅——累計關稅達到104%的時候,我們也被迫奉陪到底,給美國商品加徵50%關稅。
站在歐盟的立場,中美尖銳的對立已經無法調和了。
更為重要的是,中方硬懟美方贏得全世界民眾普遍讚譽。
境外社交媒體上絕大部分歐洲網民也紛紛給中國點贊,這就給歐盟造成很大的民意壓力——
既然中國都可以對美國的挑釁以牙還牙強硬對待,為什麼歐盟各國卻要選擇妥協?
在這個關鍵時候,特朗普還送上一記神助攻。
4月8日,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得意洋洋說道,現在有50個國家來找我們談判,他們排隊來親我的屁股,懇求我:
先生,只要不加關稅,讓我們做什麼都行!
特朗普這個對各國談判代表羞辱式言論透過社交媒體迅速傳播到全世界。

世界輿論譁然,歐盟民眾簡直就要炸了。
這下歐盟各國領導人被洶湧的民意架在火山上烤了。
所以,4月9日晚當中方宣佈將美國商品關稅加徵到84%幾小時之後,這就逼得歐盟不得不跟隨中方表示強硬——
歐盟內部投票決定對美所有商品加徵25%關稅。

現在輪到特朗普出牌了。
特朗普對全世界挑起關稅戰本來就承擔著巨大的壓力。
我們不談美國內部持續不斷的抗議浪潮,不談特朗普團隊內部的嚴重分歧,比如馬斯克就公開對特朗普對等關稅政策表示反對。
我們就談特朗普最在乎的兩個領域。
一個是資本市場持續暴跌。
美股不但關聯著美國一半以上民眾的家庭財富,而且還與美國人養老金捆綁。
美股持續暴跌,說特朗普沒有壓力那都是胡扯。
一個是美債收益率這幾天出現異常的上漲。
三天時間上漲30個基點,這說明有投資者在大規模拋售美債。
美國在6月有6.5萬億美債到期,到時候又要借新債還舊債,現在美債收益率這麼持續上漲怎麼得了?
假如投資者持續拋售美債,美債收益率持續上漲,真到了6月美債出現流動性危機怎麼辦?
所以,歐盟的強硬反制關稅成為壓垮特朗普的最後一根稻草。
特朗普對全世界實施對等關稅後就警告各國——
如果不報復,這就是最高關稅,如果一旦報復,將面臨美國更高關稅的懲罰。
但是,現在歐盟也開始採取強硬措施,宣佈對美商品加徵25%關稅,特朗普該怎麼應對?
如果繼續保持強硬姿態,那麼特朗普就必須對歐盟商品再次加稅。
但是如果特朗普這麼幹,大機率會逼迫歐盟升級對抗措施——中方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特朗普對華商品加徵54%關稅的時候,國內還有希望談判解決的聲音。
但是特朗普對華關稅加徵到104%之後,國內要求談判解決的聲音全部消失了。
舉國上下一致喊打,更高的關稅反而幫助我們內部凝聚共識。
所以,如果特朗普與歐盟升級關稅對抗,只會讓歐盟內部妥協派閉嘴,讓歐盟採取更加激烈的手段對抗。
如果美國真與歐盟大打出手,美國有同時與中歐對抗的實力嗎?
真逼得歐盟與中國抱團聯手抗美,那麼未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國家站隊中歐,搞不好連日韓都可能跳反。
屆時可能就真出現美國獨自與全世界對抗的局面了。
到了4月9日晚,特朗普大機率也明白自己被某方擺了一道,一時衝動之下跳進了某方的陷阱中。
所以權衡利弊之後,特朗普秒慫(色厲內荏本來就是特朗普的底色)。
宣佈對除中國以外其他所有國家的關稅暫緩90天,並且將基礎關稅降為10%——
也就是說,對於歐盟的強硬,特朗普出人預料的選擇妥協。
對於中方,特朗普為了面子,還是再次將關稅從104%變成125%,這一次僅僅是加了21%。
某種意義上這就是釋放了緩和甚至願意談判的訊號。
為什麼要被迫與中方緩和與談判?
邏輯很簡單,如果只對中國加徵高額關稅同時對其他所有國家豁免,那麼就意味著未來將有無數個國家做轉口貿易的跳板,做洗澡蟹。
與其讓其他國家吃轉口貿易的紅利,還不如撇開中間商賺差價,中美直接談。
果然!

為了促進中方走上談判桌,美方必須釋放一點誠意。
這正應了教員的那句名言:
美帝國主義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講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特朗普逼得不得已急於與中方談判呢?
因為中歐就關稅問題開始合作,結束去年開始彼此因為電動車問題引發的貿易戰。
4月10日,歐盟發言人宣佈:
歐盟與中國已經達成共識,將探討為中國電動車設定最低價格機制,以替代去年實施的加徵關稅措施。
現在特朗普可能最擔心的就是中歐和解然後聯手硬懟美國。
4月11日,特朗普對媒體公開表示,他非常希望與中國達成協議,以結束不斷升級的貿易戰。
但是這哥們性格屬於抽風型的——
考慮到未來與中國談判時自己籌碼不足,又自作聰明將對華產品關稅從125%加到145%。
這個行為被中方立刻回懟——
4月11日中方立刻將美方產品關稅加到125%,並且明確表示,現在這個關稅水平下美方輸華產品已無市場接受的可能性。
所以如果未來美方繼續對華產品加徵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
這就是特朗普對全世界挑起關稅戰不到10天就草草收場的來龍去脈。
4月8日凌晨中國駐美大使館那個@堪稱神來之筆。
在48小時之內竟然以一種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的太極招數逆轉了特朗普咄咄逼人的關稅攻勢。
特朗普執政以來,在不到100天日子裡,折騰出很大動靜,但是仔細盤點無一例外全部成為爛尾工程:
——號稱24小時結束俄烏戰爭。
現在沒下文了,普京和澤連斯基都不給面子。
——要求烏克蘭簽署5000億美元礦產協議。
2個多月毫無進展,一直被拖著也沒下文。
——聲稱要削減政府財政預算2萬億美元,後來改口削減1萬億美元。
實際可能就削減了不到5000億美元,效率部現在沒聲音了,馬斯克準備辭職。
——拿下格陵蘭島,讓加拿大變成51州,沒下文了。
——拿回巴拿馬運河,交易被中國叫停,沒下文了。
——要大規模驅逐移民。
具體行動還沒看到,但是H1B簽證導致MAGA內部大戰,最後川普不體諒MAGA,還是維持了H1B簽證。
——轟炸胡賽重建美國威懾力。
胡賽還在活蹦亂跳,紅海航線至今還沒解除封鎖。
——大力扶持美國石油產業。
結果被沙特聯合俄羅斯等歐佩克組織擺了一道,在石油價格暴跌的時候宣佈增產。
目前國際油價已經低於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美國頁岩油產業將大批停產。
——強行購買 TikTok 。
90天寬限期過了又加了75天繼續寬限。
——上任就宣佈要對來自中國小包裹徵稅。
不到48小時緊急暫停(因為海關實在沒有人手處理每天高達300萬個包裹的徵稅工作),現在宣佈又要對中國小包裹徵稅。
——宣佈對全世界實施對等關稅。
結果維持不到10天就草草收場。
大家看了特朗普百日維新的政績有何感想?
那句話怎麼說的?
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還在原地杵!

我從2018年開始寫公眾號,對特朗普也算是有點認識。
總體感覺在特朗普在第一個任期時一方面還能與建制派有限合作,一方面對權力與責任多少還有點敬畏之心。
所以特朗普1.0做事還有點章法,還能做點事情。
但是特朗普2.0就完全不一樣了。
一方面特朗普與建制派徹底鬧翻,上臺組建的又是一個草臺班子;
另一方面,特朗普在共和黨一人獨大,權力沒有制約,就徹底放飛自我。
兩者疊加,導致特朗普現在做事完全沒有章法。
加上他好大喜功的性子,所以上任還不到100天就折騰出無數事情。
結果沒有一件落地,反而搞得一地雞毛。
按照特朗普這個德行,即便老美血條再厚,讓特朗普執政4年也會元氣大傷。
西方民主政治大致分為兩類:
一種是總統制,老百姓一人一票選總統,總統大權在握;
一種是議會制,老百姓一人一票選政黨執政,執政的政黨黨魁自動成為國家元首(或者總理或者首相)。
相對總統制,議會制的國家政局穩定得多。
原因很簡單,在議會制的體制下,幾乎沒有可能讓一個政治素人一步登天成為國家領導人。
國家大事決策也是集體決策(總理或者首相必須考慮議會其他政治勢力訴求),相對還是比較靠譜的。
總統制就存在這個缺陷。
在特定的環境下,一個沒有任何政治經驗但是卻有表演型天賦的素人一躍成為國家領導人,偏偏權力還很大。
烏克蘭與美國都是總統制,結果烏克蘭選出來一個澤連斯基,最後不僅烏克蘭人民成為難民,而且烏克蘭也成為整個歐洲的潰瘍。
然後美國選出來一個特朗普,大致相當於明末的崇禎皇帝。
眼高於頂偏偏命比紙薄,五心不定最後註定是輸個乾淨。
按:今天文章部分內容節選自我知識星球的文章《特朗普被擺了一道》,大家想看詳細完整內容可以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另外,推薦我知識星球近期關於關稅戰的文章《為什麼中國這一次選擇不妥協?》(可以點選標題移步閱讀),這篇文章的深度內容是我建立知識星球以來獲得點贊最高的文章。

閱讀全文,歡迎掃下方二維碼,訂閱貓哥的知識星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