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往事

這是一篇來自會員的投稿,用親歷者的視角讓我們看見90年代的一段大連往事。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大連孩子,需要承認,哪怕到了2025年,大連gdp基本要掉出全國前三十了,但大部分30歲以上的大連人骨子裡,依然有那種莫名的驕傲和優越感。
這種驕傲和優越感,源自90年代。
三十年前,大連人就見識過類似迪士尼全城狂歡一樣的遊行花車,世界一線明星表演,十幾萬人擠爆亞洲第一廣場星海廣場的場景。大連的女騎警,乾淨整潔的街道,排隊上車和排隊買東西的習慣,廣場上不怕人的鴿子,甚至無人售票的公交車,都會讓來大連的外地人目瞪口呆,直呼沒見過。
記得姥姥經常問我,什麼叫打不死,為什麼打不死來了就要封路,公交車停了,買菜都不方便。她口中的打不死,就是達沃斯夏季論壇。
其實大連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市區也有無數大煙囪,有軋鋼廠、水泥廠、玻璃廠、閥門廠。真正好起來的時候是我上高中以後,也就是2000年以後了。只能說大連先於其他城市發展了20年。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必定會傳導到消費和娛樂,讓大連不輸北上廣。
小時候,我在學校算是乖孩子,基本不惹是生非。不是因為我天生性格如此,而是源於恐懼。
父親在我眼裡和屠夫差不多,輕易不揍我,但每次捱揍都被揍得非常狠,生不如死。
那時候學校霸凌嚴重,那都不是霸凌,那幾乎就是犯罪,學校裡的情況也堪比港片。
《夏洛特煩惱》裡看似荒誕,實際當時情況就是那樣,裡面那個油膩光頭男陳凱,就是那樣的,所以我看的時候很有代入感。
那時候學校誇張到什麼程度,放學路上,十幾個穿校服的學生拿著板磚追著一個滿頭是血的學生跑,幾個渾身是血的高年級同學在學校操場橫七豎八躺著哼哼唧唧,都是經常發生的。
他們很多人,最後變成社會上的大混子,其實那時候的黑社會大都是從社會蔓延到學校的,甚至很多小學生都知道這一片黑社會大哥的外號叫啥,什麼米老鼠,什麼七虎八鷹的,哪條街是誰罩著。
小學初中生被搶錢更是家常便飯,我們大部分人會把幾塊的零花錢夾在某一本書裡,或藏內褲裡,這都是常規操作。因為總會有混子在放學必經之路上把你叫過去,拉到角落搜你身。問你有沒有錢,搜出幾塊錢就讓你滾,搜不出來就給你一腳,也讓你滾。
之所以孩子野成這個樣子,很重要的原因是家裡沒啥精力管。父母長輩大都是正式工居多。每次去我媽的軋鋼廠,都會看到拉鋼材的車排得老長,我媽不得不跟著瘋狂加班,這也成就了我們這一代孩子的散養特性,不出大事父母很少干預。
大連相對東北其他城市,那種傷痕感沒那麼重。一個是因為造船和石化這兩個就業大戶,相對其他企業效益要好,整體下崗比例沒有其他東北工業城市那麼誇張。二也得益於在同樣經歷國企改制和大下崗之後,大連很快開始了城市改造的步伐,到處在拆舊樓蓋新樓。
90年代末,大連經濟開發區也開始招商引資(馬俊仁馬家軍的故事就在大連開發區),解決了很多的就業問題。所以那時候,大連在東三省很出挑,大連人也很反感別人把自己當成東北人、遼寧人,在外面一定要說自己是大連人。
大連人是洋氣的,穿的洋氣,哪怕家裡條件不好,也得買一套好點衣服出門穿。大連市裡的土著,不光是對於東三省其他城市的人看不上,甚至會把自己下面的地級市,普蘭店瓦房店莊河的人,統稱為北面人。
說了這麼多,是想說雖然大連已經開始高速發展,變得光鮮亮麗;但也有著東北城市的一些風氣和通病,只是大連有契機和運氣,趕上了潮頭,經濟的高速發展促進了娛樂業和高消費,但也從校園裡也衍生出了黑道和江湖。
實際上無論當時的東北黑社會,還是所謂夜場,我都不是真正的親歷者和參與者。真正親歷者是我的一位長輩,從小我就叫他江叔。
江叔的父親是大連一個區的法院院長,媽媽是大專的老師(其實就是大學老師,那時候沒幾所大學)。江叔小時候因為淋雨發過一場高燒,得了小兒麻痺,之後就成了瘸子。
但這一點沒影響他的性格和腦子,很年輕就是大連某軋鋼廠財務科科長,而且人事科、房產科和保衛科的科長都是他鐵桿小弟。
年輕人可能不懂,上了歲數的人都知道我在說什麼,他的背景,在單位的位置和權力,基本就是軋鋼廠的土皇帝。
江叔從小養尊處優,父母也不捨得打這個獨子(有一個妹妹,但他是唯一男孩)。所以他性格比較張狂,但人非常講義氣,很多人拿他當大哥。但這注定也是個得罪人的性子。
在一個大雪夜,他獨自走到香爐礁的立交橋下面(大連立交橋是比較早的)時,被幾個帶著匕首的人襲擊了,他也是夠猛,和對方互捅(他自敘,這段我感覺有點誇張,我認為伏擊他的只有一個人,畢竟他是個瘸子),把對方都捅倒了(說是大雪掩蓋了所有痕跡,對方也是盲流子,這事就過去沒下文了),他也受了重傷,跑了幾步失血過多,昏倒在路邊。
這個時候,我爸剛好參加完掃雪任務路過,就用破腳踏車把江叔馱到醫院,給他救回來了。從此江叔不但是瘸子,臉上還多了一道駭人的豎著的劈山刀疤。
所以江叔每次說到臉上的刀疤,都會感謝我爸的救命之恩,雖然他倆價值觀和性格出身完全不一樣。
因為救了江叔,我爸和整個家族的命運都改變了。
不久後,全國公檢法系統面對廠礦企業青年招收崗位,江叔喊我爸去考,但我爸死活不去,嫌考不上丟人。考試當天,江叔找了個麵包車,綁架一樣生拉硬拽把我爸送進考點。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結果竟然考上了。
實話實說我爸的性格特別不適合當警察,太過於善良,也很容易信任人,同時還不喜歡人情世故。他那一批,上鋪的兄弟最後成了大連某局局長,他警校最好的朋友當上了某局政治處主任。只有我爸,到去世也只是個派出所副所長。
後來國企倒閉大下崗,我爸得益於已經進入公安系統,沒受什麼影響,其他人基本都下崗了。國有企業的下崗和分流,源於效益的急劇下降,除了大環境和政策,其實內部原因也有很多。上層享樂,中層鑽營,底層磨洋工,也有很大關係。
江叔也辦了停薪留職,出來乾飯店。他闖社會,無論是時機、社會關係、能力,還是人脈、背景、死黨,都把握的很好,算是把buff疊滿了。
當時在東北開飯店,其實就跟香港九龍城開飯店差不多,那時候娛樂場所少,不光是商務宴請還是紅白喜事,最主要還是個談判和交際的場所,像是黑道的商學院和談判會場,還記得東星耀陽,烏鴉哥嗎?對,難辦就別辦了(邊說邊掀桌子)。
江叔開飯店那真是老天爺賞飯吃,集齊了所有的有利因素,不管是黑道還是白道,到江瘸子的飯店吃飯,還是要給點面子的。
而且江叔人腦子也活,很早就上了川菜的水煮魚,我第一次在他店裡聽說要吃水煮魚,一臉不屑。我海邊長大的,我爸釣的活海魚,煎炒烹炸都吃夠了,誰還吃你清水煮的魚,還是淡水魚。
結果上桌才發現,水煮魚是油水煮的魚,還挺好吃。
他也是很會經營,對廚師、服務員、後廚大媽都很好,錢給的比別的飯店都高(這個品質延續到夜店就更如魚得水了)。大家也玩命幹,提高服務體驗和菜品質量。翻檯率這個詞我就是第一次從他嘴裡聽說的。
即便經常給認識的人免單啥的,收益率也很好,在我印象裡每次去都是爆滿,都是江叔提前留位置給我們。如果這樣下去,江叔未來最多就是大連餐飲的一面旗幟,變成連鎖餐飲老闆,故事寫到這也就結束了,但世事難料,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不斷變化
隨著大連經濟的快速繁榮和發展,早晚要倒逼城市管理水平和城市治安,所以我個人是不太認同什麼香港獅子山精神,臺灣純良,日本工匠這些精神。無非是經濟發展的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
日韓投資的比重在大連是最大的,當時大連萬達足球隊主教練遲尚斌,之前就因為退役後太窮,出國勞務去日本掃大街,被國際比賽交手過的日本國腳在大街上遇到,對方甚是驚訝,之後介紹遲尚斌去日本職業聯賽青年隊當教練,才讓他重回職業足球的行業。
日本人和韓國人在九十年代到2008年之前,在大連真的是外賓待遇。因為經濟發展水平和平均收入差距太大了(比現在誇張十倍不止)他們出手闊綽,又沒什麼背景,相對服務簡單。
所以大連最早的一批高檔消費的娛樂場所,主要是針對日韓商人和接待日韓的國內商人,即便現在,大連的日料店的水準也和日本本土不相上下。那時候什麼金碧輝煌,碧海藍天(夏洛特煩惱取景地,和假那英唱歌的場子),萬紫千紅,富麗勝豪。那時候受傳統觀念約束,女孩子願意陪酒還是相對少,日韓客人基本素質還線上。
當時真是有償陪侍的黃金年代,堪比前幾年的網際網路和直播的黃金期,哪怕長得不咋好看,只要願意幹,哄客人開心,不用被灌酒,也不用被亂摸,甚至可以到處串臺,同時服務幾個包間,一晚上酒沒咋喝,人也沒咋樣,就能收入幾千甚至上萬元。
要知道,那時候大連普通正式工人一個月工資收入是幾百元。但姑娘們如果願意出去的,甚至會隨機開出名錶貴重金屬等隨機獎勵。據那些服務完回來的姑娘反饋,早期的日韓客人,主要是日本客人,都是在本國有身份有地位的上層。都是訂大連頂級酒店房間,提前買花買禮物,非常客氣,不會強來。據個別姑娘說,過程中比自己男朋友都更用心更小心翼翼。
我初中同學某依依就趕上好時候了,她都不用起名字,用自己本名就很有詩意,沒幾年就有房有車,那個時候同學聚會都羨慕她。自稱做生意賺的,後期初中同學給日本人當專職司機,在夜場偶遇她,才在同學圈傳開。
類似現在網紅聚集地,夜店女王的集合地叫勝利地下廣場,也是當年大連最有名的購物和休閒場所。裡面地下好幾層,極其複雜,你從哪個入口進去,休想再找到原來的入口出來。快三十年了,至今我也沒走明白過。
裡面很多姑娘和女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白天有的逛街,有的開個小店,晚上就成群結隊的奔赴大連各個夜店。我大學同學是朝陽的,他沒事就會坐公交車到勝利地下臺階上坐著,一坐能坐一天,就看來往的各色美女,不花錢純欣賞,堪比現在看抖音小姐姐直播。
江叔陪客戶和朋友去了幾次這種會所,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商機,他又有buff加持,很快就從飯店生意出來,投身到商務KTV的行列中,起了個只有他能想出來的名字,明顯和之前我說的什麼帝豪,金碧輝煌,碧海藍天這種土了吧唧的名字不一樣。
叫做蝶戀花。
……
……
這是一篇會員的投稿,用親歷者的視角讓我們看見90年代的一段大連往事,商K、會所、洗浴、姑娘,江叔的故事不僅關乎個人的命運,也反映了社會的變遷。
這篇沒有大城大國的蕩氣迴腸,也沒有英雄好漢的縱橫捭闔,但是有一份切切實實的真,也得以窺見時代留下的那深深淺淺的印痕。
(全文共11000字,這裡大概是4000字的內容,完整內容加入青雲讀書會可看)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的【青雲讀書會】會員系統。
我們一直有一個價值1299的知識付費社群【青雲讀書會】,今年已經是第六年,只不過我們一直沒有很大力的宣傳這個社群。
這六年積累的各類內容和文章大大小小應該也有幾千條:
會員文章如:《北方的鐵王座》《毛澤東1921、1929》《偉大的壬辰變法》《日本國運史·下》《深海·楊琳篇》《雙面杜特爾特》《一個家族的覆滅》《永不落幕的黑暗》……
嘉賓分享如:《體制內,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兒》《環球軍情》《成功培養清北孩子的背後邏輯》《誰還能握住美國的方向盤?》……
知識星球作為會員權益之一,就不用提了,大家都知道,每天一篇時事熱點深度分析。
優質內容,不止以上,還有更多。
作為滿級鐵粉擁有權利,加入社群,我們產出的全部內容都有許可權看
每天為你梳理國內外大事的來龍去脈,避免無文可看的尷尬情況,也能讓你掌握足夠的資訊差。
如果你是顏粉,加入青雲讀書會有【粉絲特價】僅需699/年,每天不到2元。我們預計今年將上調青雲讀書會的價格,現在上車就是最好的機會!
長按識別二維碼就可以加入青雲讀書會!
———————————————-
已經加入我們讀書會的讀者務必加一下管理員【柚子】:
掃描上面二維碼就可以新增,不要被組織落下了,會拉您進入社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