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產的冰箱,最近塞滿了椰子水。
曾經,椰子水可是“飲料中的愛馬仕”,兩三百毫升的一小瓶就能賣到十餘元,連依雲、巴黎水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不過最近椰子水也悄然加入了“9塊9戰役”,一升裝的椰子水,從線上電商到線下商超,僅賣9塊9,核算下來比不少碳酸飲料還便宜。

電商平臺上椰子水的日常價格
“輕奢”的椰子水,怎麼奢不動了?
01
椰子水,跌了
椰子水的“掉價”,是肉眼可見的。
95後小林自詡為“喝飲料長大”的一代人,椰子水自然也在她的食譜中。小林發現,椰子水的價格,已經從她“飲料金字塔”的頂端幾乎跌向了底端。
在電商平臺,1升裝的椰子水,已經鮮有10元以上的價格。大部分一升裝的椰子水價格都在10元以內,比如盒馬自產的椰子水價格為9.9元/L,三麟的椰子水價格為9.9元/L,佳果源的椰子水則為9.7元/L,最便宜的椰子水甚至只要7元/L。
即便是2024年8月宣佈上調價格的網紅品牌IF椰子水,要求1升裝的價格在14.9元—18.9元區間,如今其官方旗艦店的價格為14.2元/L,在其他淘寶店的價格最低僅為11元/L。
線上渠道價格大殺四方,線下商超也不遑多讓,在北京的一家首航超市裡,一款產自海南的非濃縮還原100%椰子水,一升裝售價為9.99元。

北京首航超市售賣的100%椰子水
屈博洋攝
小林回憶到,早在2020年之前,市面上就已經有Vita CoCo、ZICO、IF等國外品牌入駐。
那時候椰子水很少,能買到椰子水的渠道也不多,往往集中在精品超市或者精品便利店,330毫升一小瓶的價格就能賣到14元,幾乎是貨架上可以找到的最貴的飲料。
椰子水能成為“貴价”飲料,在獨立消費分析師劉戈看來,源於當時踩中了“新消費”的東風——小眾、時髦、健康等元素的疊加。
劉戈分析,一方面是椰子水初來乍到,而且有國外品牌傍身,帶有“稀有”的屬性;另一方面則是“美好生活的想象”,畢竟椰子水一度是熱帶海濱度假場景才會出現的飲料;最後一方面則是其天然果汁的“健康身份”。“當時所有產品都在升級,椰子水可以說是果汁的升級。”
海南省椰果產業分析師馬俊告訴有意思報告,相較其他果汁,椰子水是一種無農藥、無汙染的純天然飲品,無需濃縮還原、無需額外新增糖和人工新增劑。
值得注意的是,椰子水降價的同時,椰子的價格卻在節節攀升。
2024年椰子主要產區如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都遭遇了40度以上高溫的極端天氣。根據食品夥伴網的訊息,2024年年中的時候,隨著高溫的出現,椰子在越南本地的需求就不斷上升,而高溫又會使得椰子本身的產量下降,因此原料的價格在短短一個月內就飆升到了約人民幣3.7元/個。
而一個成熟椰果中的椰子水約佔其重量的15%—30%,平均含量約300毫升。也就是說,假定1L裝的椰子水只需要用到3個椰子,即便不考慮損耗、加工、包裝、物流等成本,市面上的椰子水的價格已經有不少低於椰子本身了。
那麼,椰子水的價格到底怎麼跌下來的?
02
椰子越來越貴,椰子水怎麼便宜了?
梳理市場上的平價椰子水,多為平臺定製產品。比如小象超市自有品牌的小象100%椰子水,一升裝售價為9.9元,而其生產商綠島椰谷,在天貓超市中100%椰子水即便疊加優惠券,價格也達到了13.9元/升。

怎麼多了一道,價格反而降低了?
在劉戈看來,原因在於渠道費用成本的降低,對這些線上線下的平臺而言,自有銷售渠道,因此可以把價格降之又降。
此外,盒馬相關負責人告訴有意思報告,在原料產業端佈局也是降成本的重要方式,比如盒馬合作的椰子水工廠都有源頭的椰源基底,而且還與當地種植園或生產商合作,在把控源頭質量的同時,還可以建立穩定供應鏈和原材料供應渠道從而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體系。
不過盒馬也明確提到,盒馬的椰子水從12.9元降價到了9.9元,是源於椰子水近一年新品牌不斷湧入去年國內椰子水品牌數量激增,不少飲料巨頭也推出了椰子水的子品牌,很多品牌將內卷的重點放在價格上,從而帶來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過去幾年,椰子水的扎堆上市,也確實讓消費者對其“祛魅”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椰子水進入人們的視野,特別是喝的人多了,椰子水自然就會從網紅產品變成常規產品。
在這個過程中,椰子水“健康”的屬性也在漸漸被客觀認知。顧中一曾多次撰文表示,椰子水並不是適宜的電解質飲料。
每100克椰子水還含有1.1克的膳食纖維,250毫克鉀,105毫克鈉,24毫克鈣,25毫克鎂。
我國運動飲料的國家標準(GB15266-2009)中要求,100mL運動飲料的鉀含量應在5—25mg。而椰子水鉀含量基本超過了100mg/100mL,是標準上限的4倍還要多。在本身就大量失水的情況下,攝入過多的鉀,可能出現“鉀中毒”的情況,出現心律失常、低血壓和腎臟問題。
註冊營養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曾寫道:“劇烈運動後,喝椰子水不合適。普通強度運動,喝椰子水沒必要。”說白了,椰子水的健康定位僅是相較果汁和其他飲料而言。
當網紅效應退去,加之玩家越來越多,品牌們不得不透過讓利的方式來獲取市場佔有率,就好比瑞幸和庫迪壓縮利潤空間來搶地盤一樣。
不過降價真的這麼簡單嗎?
03
椰子水國標至今尚未出臺
“我們突然間就成為市面上幾乎最貴的椰子水了,這也令我們百思不得其解。”你好椰品牌常務副總裁葛曉靜告訴有意思報告。
你好椰於2015年面市,當時市面上售賣的主要是330毫升裝,定價在14元左右的Vita CoCo,因此你好椰面市時330毫升裝定位在9.9元,而一升裝的價格為25元。
葛曉靜承認,在規模化之後,生產的效率、裝置的效率不斷提高,成本是可能降低的,但並不是沒有下限。以你好椰的椰子水為例,一升裝的產品僅從最初的25元降價到現在的20元上下,依然是市面上不少產品2倍以上的價格。

葛曉靜表示,其採用的椰子原料不僅為東南亞進口椰子,而且還特別添加了更稀有、口感更好的泰國香椰水。“目前泰國香椰水的原料價格高達20000元/噸,相當於你如果純粹用香椰水來製作椰子水,一升的原料成本就要高達20元。”
多位行業人士表示,降價不排除玩文字遊戲。
在馬俊看來,市面上不少椰子水都標註著100%,但是這並不能保證其品質,“100%意味著使用的是椰子水,但究竟是哪種椰子水則不得而知”。
比如,100%的椰子水,也可能是用更廉價的老椰水和新鮮的椰青水“勾兌”在一起實現的。
馬俊解釋,老椰子主要的價值是用其果肉來製作椰果,而其椰子水則被當做廢料處理,所以在價格上一度一文不值。而今不少椰子水產品將老椰水回收利用,作為基料,這樣就成為了較便宜的老椰水搭配較貴的椰青水的組合。
葛曉靜也提到,終端的價格決定了原料的配比,就好比咖啡豆,便宜的咖啡則用便宜的羅布斯塔咖啡豆來拼配,那麼用更多的老椰水,也能一定程度降低成本。
除了不清楚原料的品質之外,“100%”的概念也存在鮮榨與濃縮還原之間的區別,相較鮮榨椰子水,使用不同倍數的濃縮汁再兌水還原成100%的椰子水,也會降低成本。
在市面上,就存在明確標註“NFC椰子水”(非濃縮還原)和未標註NFC的椰子水。
椰子水的背後之所以有這麼多門道,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椰子水並沒有自己的國家標準。
有意思報告走訪發現,市面上宣稱100%的椰子水主要分為兩類,一類屬於產地為國外的進口椰子水,沒有標明執行標準,僅有企業在華的註冊編號;另一類則是國產椰子水,在執行標準中有兩種可能,一種執行的是GB/T 31121國家標準,全稱為《果蔬汁類及其飲料》國家標準,另一種執行的則是企業內部的標準,比如菲諾椰子水的標準為Q/ZFN0006S。

從左至右依次是進口產品、國產執行企業標準的產品、國產執行果蔬汁國家標準的產品
屈博洋攝
在馬俊看來,沒有國家標準,就沒有統一的執行規範,相應就沒有監管的標準,最終可能造成市場亂象。
以《果蔬汁類及其飲料》國家標準為例,從成分上看,椰子水的主要成分是水(約94%)、天然糖分(如果糖、葡萄糖)、電解質(如鉀、鈉、鎂)以及少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而果蔬汁的成分主要是果糖和維生素,與椰子水大相徑庭。此外,果蔬汁標準的理化指標對果蔬汁的可溶性固形物、酸度、糖度等理化指標有明確要求,然而並不適用於椰子水。
葛曉靜認為,椰子水和其他果汁的製作過程完全不同,不需要去皮、去核和榨取,直接進行無菌採集。“國標的缺乏,讓監管不夠精準。”
但椰子水的市場實在太小了。根據艾瑞諮詢的資料,2022年中國椰子水市場規模約3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50億元。不過椰子水在飲料品類中依然不算大類,為一個小品類單獨制定國家標準並不現實。
至少短期內,椰子水的價格戰還得再打上一段時間。
作者:屈博洋
編輯:餘源
值班編輯:賈詩卉
有意思報告影片
推薦閱讀
時髦女孩又背Coach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