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深度好文)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2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選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雲谷師 
來源:日行一善共修平臺(ID: RXYSGXPT)
經事長志,歷事成人。
♬ 點上方播放按鈕可收聽洞見主播安東尼朗讀音訊
《廣韻》中有言:“耐,忍也。”
有所承受,事才能有成;有所忍耐,德行才能有全。
一個人最後能走多遠,就看能否做到一個“耐”字。
01
  • 耐得住寂寞,沉澱自己。
古人云:“獨來獨往,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人生,總會走過一段“潛水艇”似的生活。
短暫隱形、找尋目標、默默忍受、積蓄能量,最終才能浮出水面。
施耐庵原叫施子安,起初他創作《水滸傳》時,總是耐不住一個人寂寞的日子,常常寫著寫著就不願再寫。
直到有一次,他寫頭陀敲木魚這一段,便想起來東林庵中珍藏的木魚木槌,就問住在庵內的好友:“你這庵內木魚木槌,怎麼一直不見拿出?”
好友說:“這庵內原住著一個老和尚,他三十多年如一日獨自一個人枯坐在庵內敲木魚,居然把木魚敲出了一個坑,我為了紀念,所以便把這木魚木槌收了起來。”
施耐庵聽罷,深受感染,便改名耐庵以警戒自己。
自此,施耐庵坐穩了冷板凳,在潛心創作中,寫出了流傳千古的《水滸傳》。
聽過一句話:“所有孤寂的日子,都是生命的禮物。”
它使淺薄的人戒掉浮躁,淡泊的人變得恬靜,睿智的人更加清醒。
也使我們能妥帖的安放自己,遇見自己。
人這一生,你如何度過時間,時間就如何回贈你。
熱鬧消磨人的意志,而那些無人問津的歲月,卻造就了最好的你。
在無人支援,無人理會的歲月中一直堅定走下去,你終究會到達花開的地方。
02
  • 耐得住冷眼,守好自己。
宋濂是明朝開國第一文臣。
他幼年就很好學,可家裡窮,便常向藏書的人家借書。
面對身邊許多人的嘲諷與攻擊,他不以為意,也不以出身卑微而自憐,而是默默抄寫書卷,增長自己的學識。
後來求學的時候,為了能夠解惑,宋濂常常拿著書籍,去百里之外向一位有學問的先生請教。
可先生弟子很多,對於宋濂的到來,常常冷眼相待,不假顏色,更是會不耐煩的大聲斥責。
可宋濂的求學之心卻從未改變。
那時他陪侍在先生左右,在遭到訓斥時,便會把態度放的更為恭敬,禮序更為周到。
直到等先生心情好轉後,這才再次虛心請教,最終得到了不少教益。
有這樣一句話:“春冰薄,人情更薄。耐其薄,測其險,才可以處世也。
許多人,一遇到奚落,就陷入自我否定,灰心喪氣;
受到什麼冷遇,就在心裡反覆咀嚼,懷疑自己。
可“譭譽在外,安能避得?”
人在低處時的冷眼與嫌棄,有時並非是打擊,而是在語重心長地告訴你:只有強大自己,才能最有底氣。
行走於世,我們應該篤實的穩住自己,吞得下心中的委屈。
獨自扛過人情冷暖的你,最終定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廣闊天地。
03
  • 耐得住風雨,磨練自己。
古人云:“經事長志,歷事成人。”
生命的旅程浮浮沉沉,日常的遭遇跌跌撞撞。
你所經歷的一切,經不住,就是障礙;
熬過去,那些磨難,便是命運給你的另一種成全。
黎庶昌早年參加科舉時,縣試府試屢獲第一,可兩次去應天府考試時,都名落孫山。
直到他後來認識了曾國藩,這才得到了推薦,做了吳江縣令。
可吳江當時不僅盜匪橫行,而且有歷年積欠的漕尾錢糧,挪墊公款問題,這讓黎庶昌心中很不安,於是便寫信給曾國藩,希望能幫忙調動一下。
可曾國藩勸他:“自古英傑,多自磨礪中出,吳江之事,你尚需振奮精神,耐勞耐苦,等待事情轉機,則往後皆是坦途。”
黎庶昌收到信後,不再逃避,而是盡心民事,力圖做出成績。
果不其然,江蘇巡撫張之萬見黎庶昌勞心勞力,便心生愛惜之情,將其調離了吳江。
而黎庶昌也因為政績可觀,被朝廷看重,官越做越大。
有些時候,早期的辛苦,如今回過頭看都是命運的祝福。
古人就曾雲:“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未曾歷經苦楚,怎能堅韌心智;未曾遭遇困境,何談崛起重生。
所有的風雨磨礪,其實都有它的意義。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當你感到特別難的時候,咬緊牙關堅持。
只要經受得住洗禮,那些難以忍耐的苦和痛,最終都將鋪成通向美好生活的路。
古人云:“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全靠一耐字撐持過去。
人活一世,再大的“能耐”,都比不過能“耐”。
所以永遠不必逃避,也不必著急向生活尋求一個答案。
好的人生,定會在你所忍受的時光與流出的汗水中結出果來。
點個在看,願你能耐住最差的,也能迎接最好的。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