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數百萬美國人因蜱蟲叮咬進急診室,專家警告今年夏天萊姆病風險增加

隨著夏季來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選擇外出活動,但醫生報告稱,因蜱蟲叮咬而就診的急診室人數也在急劇增加。專家表示,這一趨勢與氣候變化和人類與自然的接觸增多密切相關。
專家指出,氣候變化和戶外活動的增加是導致蜱蟲叮咬病例激增的主要原因。溫暖的天氣為蜱蟲提供了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同時,人們在戶外活動的時間增多,也增加了與蜱蟲接觸的機會。
埃默裡大學的尼爾·溫特沃斯博士表示:“氣候變化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隨著天氣越來越暖,我們在戶外度過的時間也越來越多,人與自然的接觸面擴大了。”他說,蜱蟲通常棲息在低矮的植被或草叢中,伺機等待不知情的行人或戶外運動愛好者。“它們是機會主義者,”溫特沃斯博士解釋道。
蜱蟲叮咬本身雖然不痛,但它們可能攜帶如萊姆病等嚴重疾病。溫特沃斯博士指出,蜱蟲需要在皮膚內停留超過36小時,才能開始傳播疾病。如果蜱蟲在24小時內被及時清除,感染的風險將大大降低。“如果在24小時內移除蜱蟲,感染的機率非常低,萊姆病至少需要36小時才能開始傳播,”他說。
然而,蜱蟲非常小,尤其是在幼蟲階段,幾乎只有罌粟籽那麼大,常常被人忽視。它們特別容易藏在皮膚的褶皺處、腰帶下或頭髮裡。
為了避免蜱蟲叮咬,溫特沃斯博士建議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 進入樹林或草地時,穿長袖衣服,並將衣服塞進褲子裡,以減少暴露的皮膚面積。
  • 選擇淺色的衣服,更容易發現蜱蟲。
  • 使用含有20%至30% DEET的驅蟲劑,幫助驅趕蜱蟲。
  • 戶外活動後,徹底檢查身體,特別是皮膚褶皺、腰帶下和頭髮裡等易藏蜱蟲的地方。
  • 將衣服放入烘乾機中烘乾10分鐘,以殺死可能附著在衣物上的蜱蟲。
如果發現蜱蟲附著在皮膚上,溫特沃斯博士建議不要嘗試用火或酒精燒掉它。正確的處理方式是使用尖頭鑷子,儘量靠近皮膚處抓住蜱蟲,直接拔出來。“千萬不要讓蜱蟲的頭部留在皮膚裡,這可能會導致感染。”
如果蜱蟲傳播了疾病,可能會出現發燒、疲勞、頭痛、肌肉疼痛、寒戰,甚至是典型的靶心狀皮疹。如果症狀出現在接觸蜱蟲後的幾天或幾周內,醫生通常會開具兩到三週的抗生素療程。
每年都有數百萬美國人因蜱蟲叮咬就醫。溫特沃斯博士提醒,特別是在蜱蟲活躍的季節,保持警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希望你能避免成為其中的一員,”他說。
專家強調,預防和早期發現是關鍵,及時處理蜱蟲叮咬能夠有效減少感染的風險。保持對蜱蟲的警覺,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可以讓你在享受戶外活動的同時,確保自己的健康安全。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