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晶片風雲榜,這些晶片最賺錢

導語
市場分化明顯,哪些晶片最火爆?
來源:半導體產業縱橫
作者:豐寧
2024 年,晶片市場整體呈現出復甦與分化並存的態勢。
在AI的強勁驅動下,全球半導體銷售額成功突破 60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9.1%,一掃 2023 年行業收縮的陰霾。
在這一年裡,不同品類的晶片市場表現各異,有的如日中天,有的則稍顯黯淡。那麼,究竟哪些晶片在2024年迎來了繁榮,成為了市場的寵兒?又有哪些晶片持續承受著市場的考驗,在艱難中探索前行?
01
市場分化明顯,哪些晶片最火爆?
按照品類劃分,2024 年躋身 TOP15 榜單的晶片中,儲存器件有 2件,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有 3 件,功率器件有3件,模擬器件 4 件,微控制器 2 件,射頻器件 1 件。
從佔比中能初步看出市場對各類晶片的需求側重,那麼,這些上榜晶片都是誰,它們又憑什麼佔據榜單呢?
儲存器件:受益於高效能計算,價格飆升
首先看儲存器件,2024年儲存晶片市場經歷了多次價格波動。從年初的平穩開局,到隨後的快速上漲,再到下半年的波動調整,年尾供需失衡加劇。不過總體來看,2024 年儲存市場態勢良好。
2024年12月,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預測顯示,2024年半導體市場將強勁增長19%。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增長勢頭僅集中於少數幾個產品線。其中,儲存市場預計將在2024年增長81%,邏輯晶片預計將增長16.9%。相比之下,微型產品線的增長則較為平緩,僅約3.9%,而分立器件、光電器件、感測器以及模擬器件等領域均將出現下滑。
如果剔除儲存器市場,那麼在2024年,WSTS對其餘半導體市場的預測增長率僅為5.8%。(在下文撰寫過程中,筆者發現此處提及的這組資料得到了充分驗證。)
2024年儲存器的強勁表現也反映在了半導體公司的營收狀況之上。相較與前一年同期,在2024年前三季度,三星儲存和SK海力士的收入分別增長了109%,美光科技增長了78%,鎧俠則增長了54%。
榜單中的兩款儲存器件產品均來自於美光,其中MTFDKBZ3T8TFR-1BC1ZABYY是一款支援PCIe 4.0的儲存器,具有較高的效能。隨著資料中心對高效能計算儲存晶片的需求增加,這類高效能儲存器的價格也隨之上漲。
在經歷前兩年的持續低價之後,整個儲存晶片行業包括美光都在刻意控制產能,期望恢復價格。美光在2024年向多數客戶提出調升Q2產品報價,漲幅超過20%,MTFDKBZ3T8TFR-1BC1ZABYY 作為其重要產品,也在這一輪漲價策略範圍內。
MT40A1G16TB-062EIT:FTR作為一款高效能的動態隨機存取儲存器(DRAM),適用於需要高速、高密度記憶體的資料中心計算工作負載。美光 MT40A1G16TB – 062EIT:FTR 為順應市場趨勢,價格自然也不斷攀升。
如今,儲存市場的供需關係再度站上十字路口,雖然與AI相關的HBM儲存的產能已經被訂購一空,但DRAM的價格在2024年年底出現鬆動,有下行趨勢。2025儲存行情將如何演變?這一議題仍是未知數。
功率半導體:受益於汽車及工業市場
接下來看功率半導體市場,2024年以來,在經濟復甦的大背景下,疊加下游行業景氣度攀升,功率半導體需求不斷增長,各大晶圓代工廠的產能接近滿載,部分功率半導體公司產品價格上調,庫存持續最佳化,逐漸走出2023年的週期谷底。
BTA41 – 600BQ 這類閘流體可用於充電樁、車載電源等關鍵部件,隨著2024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攀升,對其需求大增。工業自動化程序裡,在電機控制、電力調節等環節也廣泛應用,工廠升級改造促使需求不斷增加,旺盛的市場需求推動價格上漲。
BAS70LSYL 作為小訊號肖特基二極體,可用於汽車電子系統的訊號處理、電壓箝位等關鍵環節;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各類感測器、控制器中也廣泛應用此類二極體。
力特 Z0107MNT1G 作為過壓保護器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能有效保護電路免受瞬間高壓衝擊;
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新興技術的寵兒
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CPLD、FPGA等)需求旺盛,主要得益於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以及市場對高效能、靈活可程式設計解決方案的迫切需求。
在 5G 通訊、工業自動化、人工智慧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對晶片的靈活性、可定製性要求不斷提高,
ATF750LVC-15SU、EPM240T100C5N、EP2C5T144C8N這三款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憑藉自身優勢,能滿足不同場景下的電路設計需求。在一系列加成下,推動上述三款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的價格持續上漲 。
微控制器和模擬器件:逐步回暖,但仍需觀察
再看微控制器和模擬器件,這兩大類產品在最近幾年經歷著消費低迷和庫存高壓等行業困境後,不過仍有一些產品在 2024 年迎來價格上漲,這些產品分別為微控制器產品:STM32F103CBT6、STM32F103C8T6TR 和模擬器件產品:AD536AJQ、K7805-500R3、LM358DR、UC2901MDREP。
其中,微控制器STM32F103CBT6 和 STM32F103C8T6TR在物聯網裝置的資料採集與傳輸、智慧家居的裝置控制以及工業自動化的小型控制系統中都有廣泛應用。
模擬器件方面,AD536AJQ 作為精密真有效值轉換晶片,在通訊、電力監測等領域不可或缺。
K7805-500R3 是一款小體積、高效率的 DC-DC 電源模組,在新能源汽車中,可用於車載電子裝置的供電;在工業自動化領域,各類感測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的穩定執行離不開可靠的電源供應,K7805-500R3 能夠滿足這些裝置對電源模組的需求。
LM358DR 作為通用雙運算放大器,在工業控制、消費電子等基礎應用場景廣泛。TI UC2901MDREP 是一款高效能的電源管理晶片,可用於工業自動化的各類電機驅動、電源轉換等環節。
整體而言,躋身榜單的這 15 款產品,在 AI、5G、汽車電子等新興行業蓬勃需求的強勁拉動下,於 2025 年展現出頗為亮眼的市場表現,發展態勢良好,市場前景較為樂觀。
半導體市場向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產品表現分化顯著。
一部分產品受益於下游產業的蓬勃發展,需求強勁,價格一路攀升,自然也有部分產品正在持續面對市場低迷。具體涉及哪些產品,詳見下文。
02
哪些晶片,相對疲軟?
從表格資料來看,2024 年元器件價格跌幅 TOP15 的晶片涵蓋了模擬器件、感測器、功率器件、可程式設計邏輯器件、通訊及網路 IC、數字訊號控制器、微控制器等多個類別。
其中,模擬器件中的電源管理 IC 有 3 款產品上榜,如 TI 的 O3853AQDCARQ1,年初價格為 350.5 元,年末價格僅 31.7 元,跌幅高達 94.60%;意法半導體的 VNH3SP30TR – E,年初 373.2 元,年末 42.6 元,跌幅 92.56% 。此外,感測器類別也有較多產品價格大幅下跌。
正如上文所言,除了儲存市場與邏輯晶片市場,其餘分立器件、光電器件、感測器以及模擬器件等領域的表現大都不佳。
僅從表格中的資料或許難以看出深層次的原因,但深入分析可以發現,這些晶片的銷售疲軟並非僅僅受市場週期的影響。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表中多款產品屬於通用型晶片,而國產晶片的快速發展也對它們構成了不小的競爭壓力。
此外,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湧現,部分舊型號晶片的市場需求逐漸減少,導致導致價格下跌。
03
2025年,這些晶片走勢如何?
那麼,這些行業在2025年走勢又將如何呢?
儲存晶片,曙光難現
近期,市場研究機構Omdia釋出了一項令人矚目的調查結果,揭示了記憶體市場價格走勢的新動向。據悉,由於IT產品市場需求疲軟以及中國供應量的顯著增長,記憶體價格預計將維持下滑趨勢直至今年下半年。
如此來看,2025年記憶體市場的光景怕是沒有那麼好過。
具體而言,Omdia預測PC、伺服器以及移動DRAM的價格將持續走低,至少在第三季度前難見回暖跡象。其中,今年上半年價格預計下降約10%,而下半年的降幅則可能穩定在5%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記憶體價格的下跌並非僅限於舊款產品。2024年,DDR4的價格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而到了2025年,新推出的DDR5產品也未能倖免。例如,64GB伺服器DDR5的價格從2024年第四季度的270美元一路下跌,至2025年第一季度已降至248美元,第二季度更是跌至228美元。市場人士預測,這一價格走勢可能延續至第四季度,屆時產品價格或將跌破200美元大關。
分析指出,這一現象的背後存在多重因素。一方面,伺服器市場中GPU供應的限制對記憶體需求產生了影響;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的加入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與此同時,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主要記憶體公司也在第一季度集體減少了出貨量,這導致DRAM市場整體呈現出萎縮態勢。
三星最新的業績報告同樣揭示了記憶體市場的嚴峻形勢。在移動和PC領域,客戶庫存調整預計將持續到第一季度。而在伺服器方面,由於GPU供應受限,部分資料中心客戶的計劃被迫延遲,這也進一步推遲了記憶體需求的釋放。
模擬晶片,正在走出低谷
從全年來看,模擬晶片市場依舊過的比較艱難。直至去年第三季度,模擬晶片市場才開始出現明顯復甦訊號。
至於2025年模擬晶片市場的走勢,目前來看,消費電子類模擬晶片開始復甦,由於中國消費電子類模擬晶片佔比較高,中國模擬晶片廠商也相較於海外企業更早進入了衰退週期。但 2023 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開始回暖,以及國內手機廠商相繼釋出新品,中國智慧手機市場逐漸走出下行週期,消費電子類模擬晶片需求明顯回升。
工業、汽車市場對模擬晶片的需求仍在下行,但存貨、訂單等資料已經出現了見底的訊號。不過,隨著汽車電子化升級、工業自動化推進,這兩個領域對模擬晶片的需求長期來看仍有較大增長潛力。
MCU市場,複雜多變
MCU市場也在去年第三季度迎來初步復甦,不過總的來看,2025年MCU的市場走向仍將比較複雜多變。隨著物聯網(IoT)、智慧家居、汽車電子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持續擴充套件,MCU的需求有望保持增長。然而,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尤其是國產MCU廠商的崛起,將進一步加劇價格壓力。

此外,技術進步和整合化趨勢將推動高效能、低功耗MCU的需求,而傳統通用型MCU可能面臨更大的市場挑戰。供應鏈的穩定性和原材料成本波動也將對市場走勢產生重要影響。

總體來看,2025年MCU市場將在技術創新和市場競爭的雙重驅動下,呈現分化發展的態勢。
推薦閱讀:
1、光刻機產業鏈圖詳解
2、算力相關產業鏈梳理
3、2024年,誰在退市名單上?
4、國內催收行業分析
5、中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
——END——
【PS:點選詳情可檢視內容】
點選微信小程式👉:"報告搜一搜";免費下載各行業研究報告pdf和word、可視資料、學習資料。提供研究報告、市場研究報告、行業報告、行業研究報告、調研報告、市場調查報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