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釋出了一條短影片,呼籲大家幫幫中國這批最優秀的科技創新公司。
很快,這條影片就引發了整個創投圈的廣泛關注和討論。
最近,牛文文一直在為創業公司回購的事情發聲。在昨晚的短影片中,更是直接呼籲:
希望大家都來幫助中國這批最優秀的科技創新公司,助其解開“對賭回購”的結,化解這場因為上市路遇阻而生髮的劫難,讓他們繼續為科技、為產業、為未來創造更大價值。
他還給出了五個具體建議,真誠希望各方能夠給予幫助和重視。
01
上市難
今天,跟大家談一個嚴肅緊急的問題。
我們國家的一批明星創業創新公司、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公司,正面臨一個極大的難關:
公司到了回購期,卻上不了市,自動觸發了“對賭回購”,不得不自己出錢回購。
希望咱們不要讓這些好企業被“對賭回購”逼死。
如果這200家、500家企業都要回購的話,可以說,過去十年中國創業創新的精華,一夜之間就毀了。
02
投資人的苦
這些年來,我們很多創新公司,很受資本VC(風險投資)的青睞,沉澱了一大批獨角獸公司。
他們的估值大都達到了70億人民幣左右。這意味著,他們起碼在VC那裡融了10億人民幣左右。
現在,他們的難題是什麼?
這些公司絕大部分已經到了Pre-IPO階段了,可是碰上資本市場不太好,他們的上市之路遇到了很多困難。一旦上市之路停下來,就會自動觸發“對賭回購”。
我們不要怪VC和PE,有這樣的條款。因為到了PE階段,美國也有這樣的條款。
如果是早期天使輪有這樣的條款,那是不講武德。但是到了B輪以後,有退出條款就是正常的,中美都有這樣的遊戲規則。
我們不要把這個難題,都壓在風險投資身上。
因為VC也沒辦法,VC只是一個GP(普通合夥人),也就是代理人責任。他們的錢是透過LP(有限合夥人)融來的,而LP背後也可能是個公司。所以,整個鏈條很長,單方面根本解不開。
有人說,既然咱們提倡“耐心資本”,建議GP可以取消回購條款。但如果GP取消回購條款,他背後的LP也會起訴他。現在法院裡,這種圍繞“回購退出”的連鎖起訴非常多。
這個不好,誰也不願意這麼幹,但是大家都得想辦法免責。
風險資本,本來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當。免責和風險,完全是兩種事,不相容。
所以在這個情形下,我們要用社會智慧、用理智、用創造力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要過度情緒化,也不要互相指責。
其實,對賭回購這件事,我說他不是毒瘤,也不是單方的欺詐。
風險資本,都是代理資本,VC都是拿別人的錢,再去投資企業。這種商業生態是健康的,也是正常的。
目前,不正常的事情在於,“對賭回購”集中爆發了。
03
創始人的劫
現在,明星公司的創始人都在忙什麼呢?都在水深火熱地忙回購。
這個對賭回購,有的是要求企業回購,有的是要求創始人個人也要連帶回購。
也就是說,企業還在,也有利潤和現金流,只因為暫時上不了市,就需要回購。
大家知道,億級以上、甚至10個億級的回購,對於任何一個創新公司來講,都是“不可承受之重”。對於創始人來說,更是“不可承受之重”。
很多獨角獸、明星公司的創始人,看上去很光鮮亮麗,但實際上是個窮人。
他們是沒有錢回購的,因為VC一邊不允許你在上市前賣老股退出,一邊還要你憋到最後。
我們說“熬鷹”,好的風險資本都是希望:我拿錢,創始人拿時間。希望創始人忍著,延遲滿足感,你中間不要過太好的日子,一直苦哈哈地奮鬥。
你看,企業還好好活著,但是因為上不了市,公司要出一筆錢,創始人也要出一筆錢,去把VC的錢回購出來。
我跟大家講,這是一個“劫”,是“中國科技創新創業之劫”。這個劫難,我們要想辦法幫他們化解。
04
如何破解?五點建議
那麼,現在怎麼才能解開這個扣呢?
我作為一個為創業服務的人,自己融過資、上過市,我們的黑馬基金,也投過企業,做過LP。可以說,我非常瞭解大家的想法。
今天這個影片是說啥意思呢?不要責怪任何一個單方面不道德。
咱們要解決的問題,不是道德問題。而是一整個商業鏈條,在碰到經濟下行危機時,遇到的重大困難。
想解開這個“劫”,就得一起想辦法,要談判。
第一招,希望國家開放新三板,針對從科創板、創業板或者境外撤回材料的這一批明星公司,特別開個口子,讓他們快速登陸新三板、創新層甚至北交所,儘快擺脫回購悲劇或殘局。
這一步就實現了什麼呢?對賭條款就失效了,大家都有交代。
儘管交易可能不活躍,融資可能不多,但是風險投資VC的責任就輕了,LP也不能追責了。
大家追責到法院去起訴的這個鏈條,就停下來了。不會有限高,也不會搞得大家都非常狼狽。
第二招,希望有關部門快點放路條,讓他們可以去海外或者中國香港上市。
因為這是在融國際投資人的錢。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大家都擠著去港股排隊。
我們也都知道,香港的資本市場,交易不活躍,估值很低。但沒辦法,大家不是為了拿更多融資,不是為了要更高的估值,而是為了解除對賭條款。
公司上市後,創始人把企業做好,GP 給 LP 也有個交代,大家各安本分,才能繼續奮鬥。
第三招,希望VC和創始人一起,儘快把估值降下來,去跟上市公司去合作。
但是併購這條路,也需要路條的,可能不會太暢通。
第四招,希望國資帶頭做耐心資本,把對賭期或者基金的投資期限自動拉長5年。
比如,國家有關部門發一個政策,讓所有國資LP和母基金,不要去追責前面的風險資本,不要去追責明星公司,把對賭期或者基金的投資期限自動拉長5年。
希望在這個時候,國資可以帶頭做“耐心資本”,這樣就能幫助到前面創業創新的一整個鏈條。
我們的獨角獸和科技創新企業的“水”,就活起來了。
第五招,像當年四大銀行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一樣,成立一個專門機構。把這批創新公司的股權從VC那裡接過來,讓VC退出,哪怕是打折退出。支援這批創新企業走好耐心資本和長期發展之路。
根本之道在於政策,政策是最大的生產力,國家是最大的力量。
當然,我們身在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埋頭奮鬥。同時,把我們的想法說出來。
大家不能誰也不說,眼睜睜地看著這幾百家優秀公司和這麼多創始人,在當下的困境中苦苦煎熬。他們一方面要把企業辦好,一方面還要回購,確實太難了。
我們不能讓揹負著創新責任的新質生產力代表,同時在另一個戰線上面臨生死考驗。
我們要讓負重前行的人,包袱儘量輕一點,專心致志去攻關、去科技創新、去創造社會價值。
希望全社會群策群力,幫助中國最優秀的一批科技創新創業公司和創始人,解開“對賭回購”這個扣,讓他們為國家、為產業繼續前行。

聯絡我們
本文編輯:xyr608
i黑馬,創業黑馬旗下媒體,讓創業者不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