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餐飲,紛紛關門

雪上加霜的是,隨著消費觀念的轉變,原本追求儀式感的中產,開始趨於理性、注重價效比。
2024年以來,連鎖餐飲大多以短期降價、套餐降價等方式應對消費疲軟。而高階餐飲顯然已經被“高階”綁架,很難透過降價來迎合市場的變化。
如今,在新開的餐廳當中,最為主流的就是低客單價的,百元以下的餐飲品牌客流量比較好。反之,人均消費超過100元的連鎖餐飲店面臨著客流量下滑、單價降低的風險。
而餐飲業的金主爸爸——餐飲投資人,也開始注重客單價。
只有同時滿足“低客單價、可打入下沉市場、已經盈利”這三個條件,餐飲品牌才能得到融資的機會。
即使是已經盈利的高階餐飲,也會因為高客單價、難以複製而被投資人拋棄。
對於還未山窮水盡的高階餐飲來說,保持應有的格調和水準已是一項艱鉅的任務,未來還有什麼出路嗎?答案是有的。
首先,透過更換店址降低租金成本。一般而言,高階餐飲的門店採用長租約模式,房租是逐年遞增的。
而如今,一線城市核心商圈的租金都有所下滑。高階餐飲可以在相同商圈選擇更小的店面,不僅可以應對客戶流失的現象,還能大大降低租金。
還可以考慮小眾的創意園區、設計風格年輕化的建築。這些地方雖位置欠佳,但租金便宜,且符合高階餐廳的格調。
其次,推出子品牌變相降價。例如,日料店寶屋推出了子品牌久保屋,均價在500元左右。專營高階餐飲品牌的“海歸海”開起了東北菜,人均不足250元。義大利餐廳Amico推出子品牌意麵事務局,均價僅百元。
在商務宴請需求削弱之後,高階餐飲店應該更關注年輕消費群體。
一方面,年輕人基數大,推出子品牌至少可以保證客流量。另一方面,推出子品牌也可以為主品牌培養未來的客戶群體,這些年輕人將來可能會嘗試同一品牌的高階產品。
而且,不少年輕人熱衷於在社交平臺分享“漂亮飯”,也能為主品牌帶來不錯的宣傳效果。
除了更換門店和推出子品牌之外,進軍海外華人市場也是值得探索的路徑。
2024年6月,以寧波菜為特色的高階品牌甬府落地新加坡,客單價超2000元,客群以華人為主。2024年5月,新榮記“出海”日本東京,推出人均價格2000元和3000元的套餐。
疫情之後,海外華人的高淨值人群明顯增多,而精緻中餐的供應不足與需求日益增長形成對比。與國內相比,海外華人的高階餐飲需求更為顯著。
總而言之,在這場行業寒冬當中,高階餐飲店的生死存亡,不僅要依賴自身的現金流和品牌力,還應當多方面尋找出路,實現降本增效。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部分地區高階餐飲門店萎縮50%,名酒“場景轉型”能否應對?
https://mp.weixin.qq.com/s/q3QPV7hxxbA4x1zygwGoBA
又有一批人均 500+ 的高階餐廳倒下……2024最慘賽道出現!
https://mp.weixin.qq.com/s/9BP_CHyJmzxG7otwsVV2uA
消費降級下的高階餐飲,面臨倒閉的風險
https://mp.weixin.qq.com/s/3_XZjfJwn6OQGweWyQHXPg
財新週刊|高階餐飲下探
https://weekly.caixin.com/2024-08-10/102225100.html?p0#page2
海底撈步入苟軼群時代 – 21財經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40830/c8abcb0e38da90e1d5db23fd918c0c01.html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
本回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