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授權轉自:科普中國
ID:Science_China
作者: 葩麗澤
雙十一大家都買了些啥呢?
小編掐指一算,估計很多人的購物車裡都少不了一些小零食。

薯片?辣條?是不是還有小魚乾?
在零食界,鮮香四溢的小魚乾當然是有一席之地的。
吃起來,那真是一包接著一包,根本停不下來。

但你知道超市裡1元/包的小魚乾,是用什麼魚做的嗎?有沒有營養價值?吃多了對身體有害嗎?
別光顧著吃,趕緊來看一下!
超市裡1元/包的小魚乾基本為兩種魚製作—鯷魚和銀魚。這兩種魚都是小型魚,無需去鱗、去鰭、去頭和臟器,即可整體食用。除鮮食,其大部分會被曬乾加工成統稱"海鯅"的乾製品或小零食。

這兩種小型魚都屬於優質蛋白質水產品,且含有鉀、鈉、鎂、磷、鐵、鋅和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但因為其它限制攝入量的成分也不低,故不能算是高營養價值和保健成分的食物。這種魚的營養特點利弊如下:
銀魚,屬於鮮見的、可食部位100%的高含量優質蛋白質水產品。銀魚曬魚乾,是為了儲存和運輸。經過曝曬製成的銀魚乾,隨著水分含量的降低,其營養物質得到濃縮,但色、香、味、形會經久不變,可與多種食材完美相配。

據《中國食物成分表(第二版)》,新鮮銀魚蛋白質含量很高,為17.2g/100g。但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並不低,分別為4g/100g和361mg/100g。從現有資料可知,每百克曬乾後的銀魚含蛋白質72.1克,脂肪13克。
鯷魚乾是超市裡小包裝鹹魚乾的主力軍,同樣也是蛋白質與脂肪含量都很高的食物。從文獻資料看,鯷魚乾粗蛋白總量為59.4%,脂肪含量高達16.0%,其中,飽和脂肪酸(SFA)佔總脂肪酸的60.0%。
由此可知,1元1包的小魚乾並不適合所有人食用,特別是血脂異常或控制體重的人群。但在正餐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下,如早餐只吃米粥或啃麵包時,選擇魚乾做零食,可以較好的補充營養,有益保護免疫力。
從食品安全性來講,超市裡的小包裝魚乾是可以放心吃的。
從2021年6月18日起,所有的食用魚類生產加工小魚乾的企業,須落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批准釋出的團體標準——《風味熟制小魚乾(T/CAPPMA 01-2021)》。也就是說,目前市面上銷售的1塊錢1包的小魚乾,其原料加工以及新增的配料都是符合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可以放心使用。

然而,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小魚乾是真的不可以放開吃的。如上所述,小魚乾脂肪含量高、熱量高,雖然也是高蛋白質食物,卻不能像雞胸肉或豆乾這樣的高蛋白食物起到減肥增肌的效果,反而會成為能量炸彈。
更重要的是,小魚乾的鈉含量不低,並且加工中為了改變小魚乾的腥味,免不了加入防腐抑菌增色和改善口感的新增劑。新增劑的量即使是在標準範圍之內,如果無節制的食用,很可能導致幼兒、 孕產婦和年老體弱的人群的體內的蓄積,對其健康造成危害。
首先,科學正確的選擇零食可以補充正餐的營養和能量不足,保持活力和身體健康,即選擇不加工或低加工的低脂、低鹽、沒有新增糖的的食物,如大豆、酸奶、水果、蒸或烤的薯類和適量的堅果。
但是,一旦選錯了零食並發展為長期習慣,就會導致能量超標,營養失衡等健康問題,尤其對兒童、少年來說,會影響其正常成長髮育,為成年後的某些疾病的發生埋下隱患。

比如辣條、乾脆面、薯片……就是錯誤的零食選擇,其不但屬於高油、重鹽、精緻碳水、刺激味蕾成癮的食物,還可能存在各種新增劑、色素、甜味劑甚至重金屬超標和汙染問題,對此應該特別注意,儘量少吃或不吃這種零食,尤其是特殊生理時期的人群。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關鍵詞
小魚乾
營養
零食
含量
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