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檳城的飛機上,帶上了沒看完的《焦慮的一代》。
一般情況下,我喜歡把一本書完整看完,再來寫書評。但很少有書,會讓我每看一頁都震撼到,什麼?我以前的做法都是錯誤的?什麼?我們這一代人的養育方式,根本是把小孩往火坑裡推?
書的第三章開頭,一個十來歲的美國女孩寫道,在她十歲時,她第一次看了成人電影。她偶然發現了成人網站,出於好奇,又再次訪問成人網站。她並不是那種無人管教的小孩,事實上她媽媽就在隔壁房間,而且她媽媽對她管教嚴厲,經常確保她每天要吃下9種不同的水果蔬菜,堪稱直升機式母親,卻無法阻止女兒上成人網站。她的朋友們也都有相同經歷。
父母保護小孩免受威脅的方向,有點錯了。
我們正在竭盡所能,保護小孩免受現實生活中的危險。為此,每個父母看管小孩的時間都大幅提高,要確保孩子絕對安全,她就必須時時刻刻都在我的眼皮底下。按照作者的說法,現代父母會認為世界上的每一件事和每一個人都具有潛在威脅。
以前我小時候,一大群孩子在一起瘋玩,最多有一個閒著無聊正在曬太陽的老奶奶,以一種打發時間的眼神遠遠看著我們。現在,為了讓孩子得到最好的保護,每天晚上我四歲的女兒下去玩,每個小孩的身邊,都會有一到兩個大人陪著。
大人經常要時不時做小孩的法官,甲小孩推了乙小孩,丙小孩撕碎了丁小孩的畫畫書……諸如此類矛盾層出不窮。這還是相對健康的童年,起碼孩子們正在一起跑來跑去,他們並沒有在一起每個人抱著一個手機,或者被幾個大人包圍起來,如同一株溫室裡的蘭花,半點不受風吹雨打。
我兒子小時候,就是這樣被過度保護的。四個大人,帶著他,我母親經常認為,如果她一個人看,是看不住的,因為小孩很皮。而她很願意為孩子做各種各樣的事,因為她很能吃苦耐勞。
也不僅僅是我家的孩子,當年我一個人開著車帶兒子出去,一個朋友非常驚訝,說你竟然可以一個人帶小孩開車出去?她做不到,她家孩子出門時,標配是三個大人,一個大人開車,一個大人在後邊帶小孩,還有一個大人隨機調動,哪有危險往哪裡撲。
作者指出,一個被過度保護的小孩,很難擁有自己的抗風險能力。因為他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應對成長過程中大大小小的狀況。如果你讓他一帆風順地長大,不可避免地,他碰到一點小挫折即刻容易崩潰。因為他沒經歷過,他會非常迅速地崩潰。而你作為大人只會莫名其妙,這孩子怎麼回事啊?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名為生物圈二號。簡單來講,這是一個封閉的生態系統,主要是為了研究如果脫離地球,在太空裡建造這樣一個系統,人類和各種生物是否可以存活。
生物圈裡有一批樹,當它們逐漸長高,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樹毫無例外都倒了下來。死亡原因是它們沒辦法承受自己的體重。在自然界中,樹從小樹苗開始,就對抗著風,這種對抗效能可以讓它們逐漸長成參天大樹。但是沒有風,它們連自己的重量都無法承受。
這是我們現在的問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過度保護孩子,但在虛擬世界裡,對孩子看什麼玩什麼毫不關心。反正他在家裡,他沒有任何危險。
我想到妹以前非常愛玩遊樂場的轉盤,這種轉盤如果碰到稍微大點的孩子,會轉得非常快,看起來有點危險。我家附近商場門口,就有這樣一個遊樂場。
妹去過好幾次,直到後面兩次,有八九歲的小孩喜歡極其快地推轉盤,上面的小孩不時發出尖叫聲。於是有媽媽上去交涉,告訴那個孩子,你不該推那麼快,你這樣太危險了。她認為她是正義的,把所有小孩從危險性中拯救了出來。

作者提到,其實這種有點危險的設施,是遊樂場裡最好的設施,它很好地鍛鍊了小孩應對風險的能力。
現在,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變成那個受挫的人,被排擠的人,問了避免這種情況,大人們去主導了每一場遊戲,確保沒有小孩受傷。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如果小孩不先經歷一些小小的風險,以後的風險怎麼辦?你一直保護他,然後呢?
看完這段,我下樓帶妹跟鄰居們一起玩。看到鄰居正在給小孩撕開包裝牛奶的塑膠管,她做了件我以前做過的一模一樣的事,為了害怕小孩會把牛奶灑出來,事先喝掉一口。
我跟鄰居說:你太保護他了,其實他只要灑過一兩次,自己就能學會怎麼不灑出來。
鄰居想了想說,“雖然你說得對,但我小時候也是這麼被保護著長大的,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長大了自然會變得什麼都會幹。”
第三章最重要的資訊,是作者告訴我們,很多動物都會有兩種行為模式,探索模式和防禦模式。當我們看到一樹成熟的果實,嘴裡開始分泌唾液,便開啟了探索模式。當去摘這些果即時,聽到豹子低吼,便進入了防禦模式。
兔子和鹿這類動物絕大多數時間都是防禦模式,它們一聽到風吹雨動,便開始奪路狂奔。
人類在探索模式下,會變得更加快樂,可靠,更願意去探索新的地方,經歷更多。如果在防禦模式下,則容易變得緊張和焦慮,他們會更願意把新的處境,新認識的人,新的想法,都想成一種潛在的威脅,而不是機遇。
作為父母,當你不斷告訴小孩,這個很危險那個也很危險,你正在觸發她的防禦模式。而如果你為了讓她乖乖待著,給她一部手機,她的防禦模式等級只會變得更高。
我們已經收走大兒子的手機兩個星期了,他看起來沒什麼兩樣,但還是很喜歡抱著電腦。樓下並沒有能跟他一起玩的小孩。
妹妹有很多一起玩的好朋友,但是大人們心照不宣,覺得不該去遊樂場玩那些很高的滑梯,如果出事怎麼辦?
為了那個很小的可能性,我們把小孩保護得很好,好到我確實開始擔憂,人類的未來,該怎麼辦呢?
如果這一切只是危言聳聽,那為什麼現在焦慮的小孩那麼多呢?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