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美食驚悚片,戳穿了$$$$米其林餐廳“騙局”

今年刷爆社交媒體的電影,美食驚悚片《選單》要屬其中之一了。
故事的開始,是一對甜蜜的年輕情侶的一次特殊“約飯”。他們即將踏上渡輪,前往一座私人島嶼上的高階餐廳Hawthorn,享受奢華的大餐。
上圖:電影《選單》截圖
這家餐廳人均費用高達1250刀,就餐前餐廳工作人員還會帶領客人參觀島嶼,瞭解當晚食材的培育和背景。而來訪的客人都是社會名流、美食評論家、老錢貴族、科技富豪等等…
聽上去是不是挺像紐約的某些“米其林式“高檔餐廳?
沒錯,這部電影裡瘋狂玩梗,充滿了對米高階餐廳的揶揄,還群嘲食評家和美食編輯。
上圖:電影中場景(不是美食紀錄片截圖哦)
小隊長今天就給大家扒一扒電影到底借用了哪些元素、暗暗吐槽了哪些餐廳?
其中不乏吃貨們早就熟悉的店。看看你發現了哪些吧!
(以下內容包含輕微劇透、介意的朋友可以留到看完電影后再享用!)
  Atelier Crenn  
電影的Chief technical consultant是Dominique Crenn,她是舊金山著名米其林三星餐廳的Atelier Crenn的主廚,也是美國第一位榮獲米其林評星的女性主廚
上圖:Crenn在片場指導食物製作
Cren擅長用藝術的詩意的方式去呈現食物,給傳統的法式料理帶來了現代的風味。
上圖:Atelier Crenn的菜品
上圖:電影《選單》裡的菜品
不得不說電影裡的菜品,確實有幾分Atelier Crenn的意蘊了。
  Chef’s Table  
電影中美食愛好者Tyler十分仰慕主廚Julian Slowik(電影中的虛構角色),並聲稱他看過無數遍Slowik的Chef’s Table。
Chef’s Table(中譯《主廚的餐桌》)是由Netflix出品的美食紀錄片,團隊根據權威雜誌《Restaurant》評選出的美食權威榜單Best50,遍訪全世界的名廚和名店。
紀錄片自2015年推出就大受歡迎,後來一口氣出了6季。劇集以相當精緻的攝影和敘事,俘獲了很多觀眾的心,可以說是美食愛好者必看的紀錄片了。
《選單》裡的菜品呈現,也是走“Chef’s Table風格”,淺景深特寫、暗調背景、360度旋轉等等,讓人一秒穿越到Chef’s Table。
  NOMA  
《選單》中的餐廳Hawthorn,不完全是復刻現實中的某個餐廳,而是融合了多個高檔餐廳的特點。
上圖:電影中的餐廳Hawthorn
但其中最明顯的,要屬Noma了。
Noma是一家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米其林三星餐廳。但它不僅僅是🌟餐廳那麼簡單。
上圖:NOMA
Noma的主廚René Redzepi是北歐新風料理教父級的人物。北歐新風料理(New Nordic)是北歐這幾年飲食文化界最著名的運動,可以說撼動了以法餐為“老大”的歐洲餐飲體系。
上圖:Noma的菜品
電影中主廚Julian Slowik開場就教育了一波來訪客人,告訴他們還原食材本味、取用當地食材的的意義云云,放到Noma做開場介紹也毫不違和。
上圖:電影中主廚“伏地魔”現場演說中
Noma擅長用創意和考究的技術,展現菜餚中獨特的時令食材,和食材原始的風味。作為北歐新風料理的根據地,Noma對餐飲文化界的影響力,也許超越了食物本身。
著有美食奧斯卡之稱的榜單“世界50佳餐廳”,自2010年至2012年,連續3年把榜首的位置頒給了Noma。(Noma2014年重新開張後再次拿下全球第一。2019年Noma得了第二)
上圖:Noma的菜品,這不是菜葉,是藝術!
Noma有時會在全球各地開快閃餐廳。今年五月就在紐約布魯克林開設了為期五天的快閃餐廳,700刀一位,每晚僅僅接受50位持有特殊信用卡的客人。
  Blue Hill at Stone Barns  
Blue Hill at Stone Barns是一家紐約米其林一星餐廳。
上圖:Blue Hill at Stone Barns
除了客人用餐的餐廳本身,他們還有雞眷、羊群的牧場、溫室、有機蔬果園、蜂房,以及登山步道等等,讓食客在用餐前感受大自然的恬靜和豐富。
上圖:Blue Hill at Stone Barns
可以說把“吃飯”擴充套件成了“旅行”
Blue Hill採用的是近年來世界各地新興的飲食概念——Farm to Table。就像字面意思,是把食材從在地農場直接送達到客人的餐桌上,讓食客清楚地瞭解這些食材的來源。
上圖:Blue Hill at Stone Barns
這個理念鼓勵食客選擇更有機的當地食材,減短農副產品和餐桌之間的供應鏈。這樣既能簡化食材預處理和加工的步驟,讓食物更天然,又能節約其中儲存和運輸需要的勞動力和能源
上圖:電影《選單》場景
《選單》中的餐廳Hawthorn正是如此,用餐前也帶領各位食客參觀了餐廳水產養殖區、香腸熏製室、free-range的家禽和山羊等等。
上圖:電影中餐廳的拍攝模型-Ethan Tobman
除了上面這些,電影裡的香料架也參考了西班牙餐廳El Bulli的設計,最後的小禮物袋,也頗有“致敬”紐約老牌米其林Eleven Madison Park小禮盒的意思。
總而言之,無論你是愛打卡$$$$級的高檔餐廳,還是嘗試後覺得太“坑人”,相信你都可以在這部電影裡找到熟悉的樂趣。
上圖:電影《選單》場景
Fine Dining自然有它精緻和美妙之處,但如果太過追求形式主義,也許有時也會偏離“美味的食物”本身吧。
文字 排版 | 蛋卷子
圖片來自網路,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僅代表作者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