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新聞集團5月11日報道,最新建模顯示,大多數澳洲年輕人在退休時,其退休金賬戶中的金額可能高達300萬澳元。

工黨此前提出,將對超過300萬澳元的退休金賬戶加倍徵稅。而一位經濟學家的最新建模顯示,這一數字或將在未來成為普遍現象。
目前,澳洲退休金賬戶達到300萬澳元的人極少,僅佔全國人口的0.5%,約為8萬。但是,根據最新的分析,40年後這種情況或將發生鉅變,成為普遍現象。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AMP Capital副首席經濟學家Diana Mousina本週早些時候表示,隨著通脹和工資增長,現在澳洲年輕人退休時,退休金賬戶將普遍超過300萬澳元。
Mousina在其報告中寫道:“以目前的平均收入計算,如果一名22歲的年輕人今後終生維持平均工資水平,除非政府對300萬澳元的上限進行指數化調整,否則這位年輕人最終將在退休時突破這一門檻。”
“你是否認為工黨政府提出的300萬澳元退休金徵稅方案不會影響你,因為他們說這僅影響0.5%的群體?你最好想清楚。”
Mousina表示,聰明的上班族若持續為退休金增加自願供款,其賬戶餘額將會更高。
她還強調,300萬澳元其實是一個“相對保守”的估算,最終的實際數字很可能會更高。
此建模假設工資年增長率為3%,退休金供款比率為12%,並考慮了長期複利效應。設定的平均年收入為較為普遍的9.8萬澳元。

(圖片來源:澳洲新聞集團)
Mousina強調,她的計算完全基於自己的分析,並未使用市面上的各類退休金計算器,包括AMP自家的計算工具。原因在於,這些計算器通常以當前幣值計算,未對未來通脹作出調整,而她在分析中已將通脹因素納入考慮。
按照她的推算,如果政府將300萬澳元的徵稅門檻與通脹掛鉤,那麼如今的大多數年輕人將不會受到高稅率的影響,因為他們所持金額低於“超高資產”標準。
然而,這並不在政府當前的計劃內。
工黨政府自2023年首次宣佈這一政策以來,聯邦財長Jim Chalmers曾明確表示,政府並沒有意圖將該門檻進行指數化調整。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綠黨支援將這一門檻下調至200萬澳元,並主張其應隨通脹進行調整。
當前,澳洲退休金賬戶的稅率為15%。但根據該計劃,超過300萬澳元的部分將徵收30%的稅率。
“這項政策的出發點是在瞄準富裕階層,這一點我並不反對……但不將徵稅門檻進行指數化,就是不合理的,”Mousina在接受《澳洲金融評論報》採訪時表示。
“40年後的300萬,與今天的300萬根本不是一個概念。它遠不止影響0.5%的人口,而是將波及更大範圍內的人群。”
Mousina坦言,她對自己的分析結果感到驚訝。
“我本來的預期是,對於高收入者來說,退休前賬戶達到300萬應當不成問題,因為很多人忘了複利的強大威力,”她解釋道,“但讓我驚訝的,是就連一個普通收入的人,如今開始儲蓄,退休前也會超過這個門檻。”
不過,也有研究表明,澳洲人退休生活所需的退休金遠低於300萬。
Super Consumers Australia在今年1月釋出的研究指出,對於過上“中等消費”水平的退休生活,單身人士大約需要31萬澳元退休金,夫妻兩人則需42萬澳元左右。
該機構表示,這些數字是基於退休後澳洲人實際的花費,而非他們理想化的生活預期。
不過,這些計算的前提是假設澳洲人擁有自己的住房,並在退休後的某個階段開始領取政府養老金。
Super Consumers Australia執行長Xavier O’Halloran指出,將退休金供款、自主住房以及養老金結合起來,澳洲人可以在退休後每年有依靠地支出約4.3萬至6.2萬澳元,直到9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