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4+6位北大人入選2024年“青年北京學者”名單

近日,北京市人才局公佈了2024年“青年北京學者”名單,全市共有來自各領域的48位專家學者入選。北京大學共有10位校友及教師學者入選。4位校友名單如下。
郭 
郭靜,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本科畢業於蘭州大學,201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2016年至2018年在北京大學江穎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2018年加入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研究領域包括表面科學,單分子物理化學,低維輕元素材料等。2015年受邀參加第65屆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2016年獲得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援計劃,2020年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主持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專案。
郭 維
郭維,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009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獲博士學位,後在中國科學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工作15年,於2024年全職回到首都師範大學物理系工作。曾獲中國科學院盧嘉錫青年人才獎,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優秀會員,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市科技新星。研究成果2023年獲湖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是國內最早開展固體材料中人工離子通道研究的學者,在奈米孔道和奈米流體領域深耕近20載。主持基金委數理學部《水科學若干關鍵基礎問題研究》重大研究計劃專案《受限水的結構與效能研究》,化學學部優青、面上、青年專案等。
遊自勇
遊自勇,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008年度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主要從事隋唐史、敦煌吐魯番文獻研究。2000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06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文史》等刊物發表論文近30篇,目前正從事中國中古時期的信仰、英藏敦煌社會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等課題。
曲愛娟
曲愛娟,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專業,獲醫學學士學位;200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部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獲博土學位;2008年至2014年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2014年受聘於首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生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系。同時擔任北京生理科學會常務理事、心血管病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及病理生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Metabolism-Clinical& Experimental,Am J Physiol,ToxicolSci等SCl雜誌的審稿專家。研究領域為心血管重塑性疾病的基礎與臨床轉化研究,主持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食品新增劑辦公室聯合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B類重點專案1項,北京市教委長城學者計劃,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基金等專案。
此外,北京大學共有6位教師學者入選,獲批人數在所有申報單位中位列第一。他們分別是:王源、劉珏、申佔龍、劉雲松、高翔宇、朱華。
北京大學新聞網:《北京大學6人入選2024年“青年北京學者”名單》(點選閱讀原文檢視詳細連結)
延伸閱讀
“青年北京學者計劃”是北京市推出的重要人才專案,是加強青年領軍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以服務國家創新發展戰略和北京市高精尖產業發展為導向,透過選拔一批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較強的原始創新能力、較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國際學術視野的青年學者,給予長週期穩定支援,形成與北京學者計劃相銜接,與北京市各行業各系統人才計劃和工程相補充的優秀人才選拔培養體系。
部分資料根據各官網內容彙編。
編輯:楊雪霏、邱放
排版:董思涵
責編:張張
稽核:李存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