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青春劇,女主賣萌男主耍帥,偏偏這家男女主表情好“癲”。
表達驚奇,女主沒停在賣萌程度,表情自然地隨情緒波動到鼻孔微張,既好笑又真實。


好久沒見過這麼活人感的青春劇了,飄追完都有點憶往昔了。
不賣關子,是最近號稱青春片黑馬的《樹下有片紅房子》,好久沒見過有毛邊的青春劇了。
大光圈、清新濾鏡和清秀靚麗的主角變成如今青春片的標配,可是青春雖美好,卻不代表潔白無瑕。
毛邊意味著“平凡、細碎、甚至有瑕疵”,這部劇裡的青春反倒對味。

設定乍一聽完全沒有新鮮感:小鎮姑娘陳歡爾(楊肸子 飾)搬到醫院家屬區大院,和院裡子弟學渣景棲遲(翟瀟聞 飾)、學霸宋叢(周柯宇 飾)成為朋友,一起長大。

但沒有花裡胡哨的設定,要靠透過細節把故事講好,就更需要毛邊感。
比如開頭我迫不及待聊的,他們玩得起勁兒時用力過猛的表情包。



陳歡爾、景棲遲打鬧時,恣意飛舞的劉海和奮力奔跑的表情,就已經自然流露出專屬於青春的感染力。

青春,本來就是不管不顧,簡單直接。但凡有什麼注意髮型和管理表情的下意識,這些童稚感和憨純勁兒就不可能存在。
青春劇要好看,外在形態只是起點,更重要是要把一種對情感的懵懂心態描繪準確。
就好比男主景棲遲和女主陳歡爾初次見面的場景,一見鍾情?怦然心動?
屁咧,他人未到足球先至,砰一聲把鳥嚇拉了,而屎……剛好滴在陳歡爾頭髮上。

是的,這倆初遇,第一句話就是圍繞鳥屎展開的。

景棲遲對陳歡爾沒興趣到什麼地步?人家女孩剛要自我介紹,他就突然跑開呼朋喚友踢球去了。是的,同一年紀更晚熟的男生,心中沒有異性,只有他個球。
而他倆後來的熟識,真的只是純潔的朋友關係。景棲遲對陳歡爾的態度是,一心想收她當小弟,畢竟他唯一的小弟連人類都不是,是條小黑狗。


打打鬧鬧,是這對官配前期相處的日常。而青春期懵懂的喜歡,他們都錯位給了別人。
景棲遲對叛逆的富家女祁琪(鶴秋 飾)有好感,因為他覺得她和自己一樣與眾不同。
但表達喜歡的方式就很“高中生”了。
沒事就愛湊過去,張嘴卻是嫌棄:哎呀,你的頭髮能不能放那邊。

他只會笨拙地在女生面前找存在感,卻還沒發育出熟練討好女孩的神經。
而還很孩子氣的陳歡爾,自娛自樂地從樓梯上飛馳而下,卻無意間跳進了深沉內斂的學霸宋叢(周柯宇 飾) 心裡。

當今青春劇大篇幅描繪的所謂愛情,在這部劇的前期只是精巧的點綴。
畢竟這些因細節而萌發的淺淺好感,在那個混沌的年紀裡,往往都被藏在只有自己知道的心底角落,在早期根本沒空發揮什麼荷爾蒙效應。
這才對呀,少年的注意力怎麼可能都放在情情愛愛上,他們每天有一百萬件小事需要處理。
比如,剛鄉下轉學過來的陳歡爾,就因為讀三角函式的cos不標準的發音而被取笑。由於不適應新學校,成績還墊底了。

於是,原本信心滿滿開啟新生活的陳歡爾,一邊為融入集體而頭大,回家還要忙著裝哭,分散媽媽對自己成績的注意力。

而景棲遲忙著瞞著媽媽去踢球、追理想;學霸宋叢不想聽媽媽的去留學,只想和爸爸一樣讀醫當醫生,書皮下是一本醫學史……


這才是正宗的青春期心態。那是一個對生活有期待、對未來有憧憬的年紀,這些小事已經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精力,畢竟在那時候看來這都是天大的事。
這是一部終於站在青春當下描繪青春的劇,而不是用成人視角編撰一些所謂重要的大事,自然沒有狗血,也自帶清新。

在規避了那些大的起伏和矛盾後,它又怎麼描繪成長呢?
實際上,絕少人會經歷什麼車禍、墮胎、絕症三部曲。青春不是某些標誌性事件堆砌出來的,成長更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而是一件件小事慢慢累加的變化。
比如,文理分班。
陳歡爾和死黨同桌祁琪分開了。這倆好到什麼程度呢?下課一起上廁所是基操,陳歡爾覺得祁琪頭髮香,祁琪第二天就把洗髮水拿來當禮物。
所以分班後,即便她們在不同樓棟,課間十分鐘還是得跑著來見上一面,好像這才能確保友誼長存。

但不同於女主的天然呆,
祁琪是個心思重的女生。當她多次看到陳歡爾身邊的位置變成別人時,她的心態就變了。
她想要唯一的友誼,但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這種感情。一開始,她還努力在“爭奪”陳歡爾。

後開她開始慢慢疏遠陳歡爾,可大神經的陳歡爾還一臉懵。直到有次她們真的聊開了,不同的友誼觀才讓她們分開。
這也是這部劇很經典的一個橋段。不是火急火燎地大聊戀愛什麼的,而是靜下心來,好好探討了一波高中生的友誼。作為生命中同樣重要的情感體驗,友誼值得被重點描繪。而祁琪這個看似幼稚的想法,對於年少時敏感的人,應該或許多少都能共鳴。

陳歡爾依然不理解祁琪,但一直傻樂的她那天哭了。往後,隨著心智進一步成長,相信她們總有一天能理解彼此。
這件高中時的“大事”,只是人生的一個小預演。畢竟往後,每種感情都會面臨這樣那樣的考驗,人生境遇不同就要分道揚鑣,成長總會如期而至。
而一直又樂天的景棲遲在一次受傷後,也和足球運動員的夢想失之交臂。曾經只需要在象牙塔裡努力的他,奔波在醫院中,獨自面對傷痛、治療和艱難的恢復訓練,這人生的第一個挫折也讓他成熟了。
曾經呼朋喚友的他,謝辭了朋友的陪伴——他不想讓朋友見到他無助脆弱的樣子。


只能獨自承擔的隱痛,不可說,無人懂,接納它是每個人成長的必修課。
而原本忙忙碌碌但歡樂祥和的家長們,也遇上了變故。
宋叢的媽媽是護士長,因醫鬧中被撞擊昏迷,再醒過來有一條腿走不了了。
在起不來去廁所的夜晚,她無助失禁,想過自殺。但朋友一直用瑣事“叨擾”她,轉移她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心理巨大的落差被實務撫平。
她一邊痛哭一邊說“這道菜用電飯鍋煮不好吃”的時候,病痛這件大事,彷彿被生活磨成了一道可以跨過的坎,而不再是大山。

一切,又歸於平靜。
宋叢從看見爸爸躲起來的哭泣,第一次學會理解父母的無助,感受到自己未能擔當的無能;

從看見媽媽失禁時擦地擦一半跌坐在黑暗中,知道了什麼叫迷茫。

身為學霸,他的世界不再只有分數和暗戀一個女生的小心思,而有了更多成年人的疼痛和疼痛過後的平靜。
即便最終,也歸為外人不可見的平靜。

長大後會好嗎?
這是無數經典影視探討過的問題,不少青春片乾脆把長大當作美好大結局。而這劇的答案更接近現實:小時候並沒那麼差,長大沒有所謂的變好,也沒有所謂的變壞。
陳歡爾、景棲遲終於在一次次稱兄道弟的懵懂中確認了對彼此的感覺,順利在一起了。
但成人世界不是校園,還有很多現實因素。
聰明堅定、抱負遠大的景棲遲最終沒有當運動員,卻在大學還沒畢業時,就因為高三那年,為幫同學們賣學習資料掙外快而建的二手書網站,提前拿到大公司的橄欖枝。

但是問題也來了,他和陳歡爾要異地了。忙著研究生的陳歡爾和天天加班的景棲遲不能隨時分享心意,很快就爆發矛盾。

公司收購他的網站後,打算開拓業務,把這個富有情懷的平臺,改造為一個更商業的購物平臺,這已脫離了其初衷。
徒勞一場後,景棲遲離職回到了陳歡爾身邊。他們的未來會怎樣?不清楚,但大概沒有大富大貴,只有和我們一樣平凡而努力的人生。
就連學霸宋叢和白富美祁琪這一對,也沒有獲得圓滿結局。
他們曾短暫在一起過,又火速分開了。
是的,這劇就是這麼真實,我們身邊的校園戀情往往就這麼有頭無尾。
祁琪對宋叢可是有著三年的漫長暗戀,可是當真正在一起時,才發覺對方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美好。

祁琪發現內斂務實的宋叢並不懂她圈層中的藝術審美、交際人情,於是試圖改造他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而驕傲的宋叢欣賞和自己完全不同,對藝術和文學執著追求的祁琪,卻不願接受她的改造。
分手後,祁琪堅定地前往外國修讀國際文學。而宋叢踏踏實實地走在自己想好的醫生道路上。
上大學後,他遇見了一位能輕而易舉拿下全校第一的15歲神童,宋叢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是第一而痛苦,但最終擁抱了還是自己的平凡。

進醫院實習後,他又見到病人的生老病死,有了深深地震撼……宋叢堅定著一部分的自己,又顛覆著另一部分自己,遺憾著,也前進著。
最有意思的一筆是,在醫院實習時,宋叢和曾經的老同學分到了一起。在慢慢的接觸中,他看到了曾經不起眼的、冷漠的老同學感性、生動的一面,在某個急需釋放壓力的夜晚,他們親到了一起,但又馬上分開,裝作無事發生。

直到大結局,面對別人的詢問,他們都否定著關係,更沒給觀眾留下後續。
哈哈,好突然好不可思議好戛然而止。可偏偏這樣反倒讓人意猶未盡。
主角沒有金手指,也沒有圓滿大結局。所有人的故事,全都有不了了之,未完待續。
而生命中的那段叫做青春的時光之所以美好,正是因為青春作為一種青澀形態,有其特殊的味道。它回不去了,但不管往後如何,那個當時意氣風發的自己,可千萬別忘記。
生活還在繼續,所以沒有所謂結局。



若喜歡本文,還請三連支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