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Slowtime | 慢時光

最近這幾天,“不好惹”的那英,感受到了網友的威力。
尤其是當她開啟自己的評論區,不知道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只有100多萬粉絲,平常評論只有幾千條的她,卻突然湧入了近300萬條評論。
而且,這個資料增勢還非常猛,今天一天就漲了近100萬條評論。
而絕大多的評論都提到了兩個詞,這也是一切的起因——
刀郎,《羅剎海市》。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羅剎海市》是刀郎在7月19日發行的新歌。
這也是他自從2012年隱退後,再歸來發行的第一首新歌。
刀郎發新歌,為什麼網友會瘋狂湧入那英的評論區?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不得不提到13年前的那場恩怨衝突了。

2010年,音樂風雲榜十年盛典正在評選華語樂壇“十年影響力歌手”。
當時刀郎被提名了,但是作為評委會主席的那英,卻表示還需要商量。
因為在那英看來,入選應該有3方面的標準:
音樂性,貢獻力,市場。
她認為刀郎的歌雖然銷量高,可是沒有審美。
“他(刀郎)不具備審美觀點。”
“剛才大家說了半天,但說到刀郎的銷量呢,我又閉嘴了!的確我們誰都沒賣過他,可是咱們也不能光靠銷量。”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並且,那英還舉了一個例子:
“如果說在奧運會上想要等著看他(刀郎)和劉歡,我一定是更想看劉歡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在當時的盛典上,很多音樂人也表示支援那英的觀點。
不過,最後是否能夠得獎,還要根據最後的投票決定。
而刀郎在得知訊息後,表示不想介入這個紛爭:
“不管得不得獎,都不會參加那個盛典。”
最終,“內地十年最具影響力歌手”名單中,也明確寫到:
“空缺一名”。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雖然當事主人公都沒有正面回應過此事,但那英卻被網友們罵慘了。
而那些曾在公開場合貶低過刀郎音樂的歌手,都一一被網友挖了出來。
比如,楊坤。
“他(刀郎)有音樂嗎,你認為他那是音樂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比如,汪峰。
“無論專業、創作實力,還是作品本身,他(刀郎)的歌都很普通。”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比如,高曉松。
在我找到的唯一一篇早期高曉松評價刀郎的文章裡,高曉松一開始肯定了刀郎的社會價值。
“(唱片行業)從業人員屬於士大夫,排擠那些非大學出身的人,我們企圖以精良的製作引導大眾,刀郎的成功恰恰證明了這種引領的失敗和社會的可笑。”
“刀郎繞過了老中醫,直接看了病。”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但高曉松也認為:
“刀郎沒有嶄新、銳利的音樂,沒有詩一樣的詞句。”
“如果是小柯、朴樹,我自己拿錢也要做的,他(刀郎)的專輯我可能會直接扔進垃圾筒。”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不過這些業內大咖的點評,並不影響大眾對刀郎的喜愛。
《2002年的第一場雪》、《衝動的懲罰》、《披著羊皮的狼》……刀郎的歌在那個年代到處傳唱。
就連超級富豪王健林,都在萬達晚會上唱起了刀郎的《西海情歌》。
可惜的是,在2012年,刀郎卻忽然隱退,從此再無訊息。
但也許,他只是感到累了,想要遠離世俗的紛紛擾擾,只想創作最純淨的音樂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按理說,這場恩怨都已經過去十一年了,當事主人公也從未再提起過。
可為何這次刀郎復出發新歌,網友們便火速翻起了舊賬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羅剎海市》這首歌的歌詞了。
《羅剎海市》歌詞靈感,來自於蒲松齡《聊齋志異》的同名短篇故事:
有一個羅剎國,此地以醜為美,越醜的人官做得越大。
長得越好看,反而越是被視為異類。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羅剎國有一條一丘河,河水流過苟苟營”,這不就是一丘之貉、蠅營狗苟的意思嗎?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隻雞。”
“勾欄從來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豈有畫堂登豬狗,哪來鞋拔作如意。”
……
雖然刀郎唱的是唱蒲松齡的古曲,批判的是烏煙瘴氣的社會現象。
但網友們一看,這好像是在指桑罵槐,是在“文化人罵人”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這世上的事,就怕對號入座。
號和座,對應得越是嚴絲合縫,就越容易破圈。
網友們覺得,刀郎肯定是借這首新歌,報當年的一箭之仇。
於是,不僅是那英,還有楊坤、汪峰、高曉松三人的評論區,都湧入了大量網友。
“聽一聽刀郎新歌”、“求導師為刀郎轉一次身”……
甚至,網友們還規劃了一條“那英→楊坤→汪峰→高曉松”的標準路線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雖然網友們都在各種分析,但我總覺得吧——
刀郎這首《羅剎海市》,真沒有罵人的意思。
因為,這麼多年來,刀郎並不是這麼小心眼的人。
比如,“聽刀郎歌的都是農民”,這句話在網上流傳的很廣,很多營銷號都說是那英說的。
但我查了很久的資料,都沒有查到這句話的真正出處。
倒是刀郎在面對記者以這句話故意挑事時,反問道:
“你如果不是親耳聽她(那英)說的,就不要亂說。”
“空穴來風。”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那時候,刀郎橫空出世,而且是以一種相對“野路子”的方式。
這讓一些科班出身的音樂人感到不服氣,有一種傲慢心理,甚至嫉妒心理,我認為這都是正常的表現。
非要說多大仇多大怨,其實也談不上。
但媒體喜歡添油加醋,喜歡斷章取義來製造對立,然後越傳越離譜。
不過這麼多年來,刀郎是真的沒回應過一句,不管誰罵他、嘲諷他、針對他。
而且,當年那麼紅的他,都從不上綜藝,從不接代言,巔峰時期說隱退就隱退。
可以看得出,刀郎是個體面人。
所以,如今早已時過境遷,刀郎更不可能專門寫歌來罵人了。

不過在這件事上,還是讓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在這裡也想要分享給大家。
一、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
那英、汪峰他們,其實都是擁有一大批擁躉的實力派歌手。
一般的事情,真的動不了他們分毫。
但這一次,卻因為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說過的一番話翻車了,我只能說——
你在網際網路留下的任何痕跡,都可能在未來被扒出。
這樣的事情,其實太多太多了。
姚晨當年一句“惡之花”,到現在都被嘲諷;
張娜拉因為一句“沒錢了就去中國演出”,至今都還沒得到網友們的“原諒”;
大網紅“陳一發兒”,因為幾年前的一條不正當言論,被永久封殺。
所以說,不管是在現實還是網上,都要學會謹言慎行。
否則,你曾經說過的某句話,就可能會在未來給你一記迴旋鏢。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二、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話說的太滿。
在刀郎剛火的那個年代,網際網路才剛剛開始普及。
因此,愛聽刀郎音樂的人,沒法像現在一樣透過網路表達自己的聲音。
所以,當時掌握了行業話語權的人,可以毫無遮攔地表露出對“草根”音樂的不屑一顧。
但這種高高在上的精英論,在如今早已被網友們看清了真相。
當年高曉松稱,如果刀郎來找他,他會把刀郎的專輯扔進垃圾筒。
可沒想到刀郎大火之後,他跟宋柯合夥開的太合麥田,第一時間就找上門,以近8位數的天價收購刀郎歌曲版權。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所以說,任何時候都不要把活說得太滿。
尤其是掌握了話語權的人,對於底層不要太過於傲慢。
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可能就要求著曾經看不起的那個人。
三、藝術沒有標準,大眾喜歡的就是主流
高曉松有一句話說對了,“刀郎的大火是‘士大夫階層’的失敗。”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已經21世紀了,但其實某些人還是自詡“士大夫階層”,尤其是在文娛行業。
他們為自己的地位洋洋得意,他們對民眾的喜好指手畫腳,他們瞧不上“不是一個路子”的人。
但音樂、電影、攝影、時尚、藝術這些東西,本沒有貴賤之分。
它們不是數理化,不是隻有一個標準答案。
所以,大眾並不需要有人來告訴我什麼才是對的。
現在的抖音神曲,比刀郎曾經的那些歌更直白,更下沉。
但它就是能火,就是很多人喜歡。
你能說喜歡聽的人都是沒有品味,都是沒有鑑賞能力嗎。
什麼是好音樂?我喜歡聽的就是好音樂。
什麼才是主流?大眾喜歡的才叫主流。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雅俗共賞而已。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最後,用一句《羅剎海市》裡的歌詞結尾吧。
“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又鳥是雞,不過都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人性問題,放在哪裡都有。
但人活一世,不求盡如人意,但求問心無愧,做好自己就足夠了。
喜歡今天的文章,那就點亮“贊”和“在看”吧。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當請聯絡刪除)
*作者:時光君-雙木,來源:慢時光(ID:manshiguang3)。這裡是100萬知性人都在看的治癒系公眾號,分享最溫情的故事,探索最理想的慢生活方式。關注我,幫助你治癒焦慮,成長為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雷允上薏米紅參飲
祛溼 瘦身 補氣
秒殺49.9元/2盒
▼
(點選小程序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