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

本文字數:2212,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吳丹
據新民晚報,上週末,2.2萬人次觀眾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欣賞了“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2025巡迴演唱會上海站的演出,這是近日上海最火爆的文化事件之一。
往日洋溢著青春氣氛的演唱會現場,這一次有些特別——以往送孩子來看演唱會的“銀髮族”走進了場館,而門口接送老“刀迷”的人成了他們的兒女。甚至有網友調侃:“刀郎演唱會的門票,就是現在最好的‘盡孝硬通貨’。”
之所以被稱作“硬通貨”,是因為刀郎演唱會一票難求。截至開唱前,大麥網刀郎演唱會上海站的“想看”人數高達66.2萬人。

社交媒體平臺上,網友感慨票難搶
另據上觀新聞,考慮到此次演唱會的觀眾群體,梅奔中心特別關注到“銀髮族”的需求。在現場餐飲零售檔口,場館準備了充足的熱食、熱水、熱飲等,以滿足他們的口味和身體狀況。同時,場館還增加了引導服務,確保中老年觀眾能夠輕鬆找到座位、餐飲區以及洗手間等關鍵區域,提升他們的觀演體驗。

刀郎演唱會,盡孝硬通貨
53歲的刀郎時隔11年開演唱會,一躍成了演出界頂流。
據第一財經此前報道,在微博上,“刀郎演唱會門票已成盡孝硬通貨”相關話題閱讀量接近千萬。小紅書上很多年輕人分享替爸媽搶刀郎演唱會門票的筆記,感嘆“比周杰倫還要難搶”。
有網友曬出父親發來的一段話,“老爸感謝你為我爭取到一張寶貴的票,這是我人生第一張演唱會的票,人生值得參加一次這樣的活動。”有人曬出父母舉起熒光棒的照片,有人給父親臉上貼了追星貼紙。
刀郎為什麼突然又火了?一位在北京做了多年演出操盤的主辦方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縱觀演出市場,這些年“一票難求”並非個例,周杰倫、劉德華、張學友、周深等歌手都是開場即售罄。去年劉德華北京演唱會的售票數量是3萬,同時線上搶票人數達到了120萬人。

山歌響起的地方:刀郎2024巡迴演唱會
在他看來,刀郎的火,在於“紅得早、傳唱的經典歌曲足夠多,符合了中年以上歌迷群體的情緒需求”。很多60後、70後在步入社會之初聽刀郎,如今跟他一起進入中年,更能感同身受體會刀郎二十年人生際遇和命運。刀郎嗓音裡的蒼茫與遼遠,歌詞裡的婉約、隱晦和睿智,都讓這一代觀眾動容。
從《2002年的第一場雪》開始,刀郎就以270萬張銷量創下奇蹟,《西海情歌》《衝動的懲罰》等歌曲的傳唱度極高。2023年,刀郎十年磨一劍,推出新專輯《山歌廖哉》,一首《羅剎海市》再次成為現象級神曲,截至2024年12月31日,《羅剎海市》全球播放量超1500億次。
2024年8月30日晚,刀郎在四川資中的沱江河畔舉行線上演唱會,“刀郎的故鄉資中”衝上熱搜,三個半小時的演唱會吸引超過5300萬人次線上觀看,收穫超6億次點贊,打破周杰倫之前保持的影片號直播觀看紀錄。儘管現場演唱會的單人打賞最高限額僅10元,刀郎這場直播依然獲得2600萬元收入,這筆錢被捐給了守護新疆兒童成長公益專案。
在巨大的流量面前,刀郎保持著遊離於名利之外的淡泊感,與當下嘈雜的娛樂輿論場形成反差,也造就了更強烈的化學反應。有人稱刀郎沉寂多年之後迴歸流行樂壇是一場“復仇”,也有很多人為刀郎辯解,說他不是復仇,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毛尖認為,“復仇這個概念絕不至於窄化刀郎,相反,可能召喚更多聽眾入場,而且,復仇文學顯然也幫他加固了粉絲基數。”
作曲博士、音樂作家田藝苗認為,刀郎的純粹在於,他以音樂藝術家的身份做音樂,樂隊裡有越來越多的民間音樂人,其現場演唱極富激情,甚至能看到酒神精神,在國內極為罕見。

演唱會上的銀髮經濟
這些年,不僅是刀郎,鳳凰傳奇、任賢齊、譚詠麟、劉德華、張學友等老牌音樂人的演唱會現場,也紛紛受到中老年群體的追捧。
截至2024年12月24日,2024年中國全年演出銷售票房達216億元,其中,演唱會票房高達179億元。這幾年中國演唱會市場的火熱,也有中老年群體入場的大背景。
中老年群體是文旅消費的生力軍。而今,中老年群體不但有經濟實力和錯峰出行的時間,其受教育程度、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普遍較強。相比年輕人,銀髮群體的消費觀念與消費能力不容小覷,他們願意為興趣愛好投資,為情懷買單,對網際網路娛樂內容也有需求。資料顯示,中國50歲以上中老年網民規模已經有3.25億,“銀髮衝浪族”的月人均上網時長高達127.2小時,在資訊的更新上,中老年網民毫不遜色。
在刀郎演唱會的觀眾畫像中,半數觀眾為60後、70後,80後、90後觀眾佔比30%,95後、00後人群僅佔20%。追星這件事上,刀郎的中老年歌迷能形成不輸年輕人的“飯圈”。
“刀迷”早在2007年就創刊了刀迷雜誌,2011年成立華東刀迷會。去年1月,來自長三角各地的50多位中老年歌迷匯聚上海,舉辦“刀郎作品研討會——從《2002年的第一場雪》到《山歌寥哉》歌詞與中國古典文學交融之美”,聊的不僅是音樂,也有文學與哲學。這些刀迷裡,有教授,有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後。對他們來說,刀郎的作品有著對人類社會命運的悲憫,也傳承著民族文化精神。他們從《清澈見底》的歌詞中,分析出佛道兩家的時空概念以及尼采的虛無主義。
去年11月,華東師範大學遠讀批評中心與浙江大學哲學學院古典文明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向東兩萬六千里:一起談刀郎”線上講座,解讀刀郎歌詞文本里的複雜性和哲學性。這種自發在各地舉辦刀郎作品研討會的活動,形成了“追星學術化”的模式。
刀郎演唱會上的萬人大合唱,也讓中老年群體找到歸屬與認同。尤其對一些年邁的長輩來說,現場聽演唱會是他們人生第一次,也回應了他們表達自我和尋回青春激情的情感需求。
微信編輯 | 龍王
推薦閱讀
“非常強勁”!中國霸榜,取代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