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印度移民超越中國移民——深度剖析BC省選舉現狀

戳藍字“北美觀察家”關注我們哦!

在加拿大BC省,印度和中國移民都佔據著顯著的社會經濟地位。然而在政治參與和選舉成功率方面,印度移民明顯優於中國移民。本文將從人口比例、參政模式、以及參選成功率等角度深入探討,為何印度裔移民在BC省的政治舞臺上取得了更大的影響力,而華裔移民卻面臨一系列障礙。

1. 人口比例與背景差異

根據最新的2021年人口統計資料,BC省的華裔人口占總人口的11.8%,而印度裔則佔6.8%儘管華裔人數更多,但印度裔在政治上的表現顯然更加活躍。這部分源於兩者移民歷史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印度裔移民通常具有更早融入加拿大主流社會的歷史。許多印度裔社群成員自1960年代便開始移居加拿大,而這段歷史為他們在政壇積累了足夠的時間與資源。相比之下,華裔移民大規模進入加拿大的時間相對較晚,特別是來自大陸的移民,在參政經驗和融入本地社群的程度上較為落後

2. 參政模式的差異

印度裔社群在政治動員和參選模式上具有顯著優勢。首先,他們非常善於建立政治聯盟,尤其是與其他族裔的團結合作。例如,印度裔政客通常透過與少數族裔和主流政黨建立緊密聯絡來提升自己的參選機會。印度裔社群內也廣泛動員年輕一代,透過參加社群服務和政治活動為參政鋪路
反觀華裔社群,參政模式更傾向於傳統的方式,如籌款晚宴、社團見面會等這些活動在吸引核心支持者方面效果不錯,但缺乏創新和永續性,難以吸引更廣泛的華裔選民和其他族裔的選民
點選觀看影片

3. 政治成功率的對比

在BC省的政治舞臺上,印度裔候選人的參選成功率顯著高於華裔候選人。在2021年的BC省議會選舉中,印度裔議員的數量明顯超過華裔議員。這部分歸因於印度裔選民的高投票率以及強有力的社群支援
相比之下,華裔選民的投票率較低,尤其是第一代移民由於語言障礙和對政治體制的陌生,對選舉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儘管近年來華裔參選人數量增加,但華裔社群的政治動員能力依然較為薄弱。選民教育和政治意識的缺乏,直接影響了華裔候選人在選舉中的表現

4. 社團在參政中的角色

印度裔社群社團在選舉中的動員手段多元且高效,這與其高度團結的社群氛圍緊密相關。許多印度裔社團早早地開始選民教育,並在選舉中透過集體投票展現政治影響力
反之,華裔社團的動員方式依舊停留在“臨時抱佛腳”的傳統模式上,往往缺乏長遠的選民教育和政治人才培養此外,部分華人社團內部管理結構僵化,未能有效吸引新移民和年輕一代的參與,導致在選舉動員中影響力有限

5. 中加關係對參政的影響

中加關係的惡化也對華裔參政產生了負面影響。相較之下,印度裔社群的政治參與並未受到類似的國際關係影響,這使得他們在參政動員中更加靈活和自信。
印度裔移民在BC省的政治成功與其早期的社群建設、有效的政治動員、以及高度的參政熱情密不可分。而華裔移民儘管在數量上佔優,但其參政模式和社群動員能力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要在未來的選舉中取得更大的成功,華裔社群需要從根本上提升選民教育和創新動員方式,並加強與其他族裔的合作,真正融入加拿大的政治主流。

參考文獻:

  1. NewToBC 2023年統計報告
  2. Wikipedia – BC省人口統計
  3. Statistics Canada – 2021年人口普查
  4. Toront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 政治參與研究報告
還有別忘記下載睡美療愈APP!

壓力山大,療愈一下,睡美療愈APP 提供

想了解更多溫哥華熱點話題?
歡迎關注北美觀察家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掃碼關注我們,獲取第一手權威資訊,深度解讀熱點話題!
北美華人每天都在看的公眾號,權威新聞資訊,
解讀熱點話題,獨家觀點評論,講述北美華人故事!
–  微信公眾號 :北美觀察家 –
內容編寫 | 北美觀察家責任編輯
出品方 | 聚焦海潤

宣告:【除原創作品外,本平臺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影片及音樂屬於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絡,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註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並與我們聯絡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路創作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