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說
今天繼續清華大學《癌症與社會》通識課期末優秀作文,主題是“我身邊的生命故事”。上一篇見:爺爺消失的記憶。今天的故事,關於母親。
文 | 堅果同學
我來自縣城旁邊的一個農村,父母從小也都在農村長大,聽他們說,在他們那個年代,往往上完小學就要早早輟學幫家中幹農活,我的父親從小很愛讀書,聽我媽說,當時我爺爺奶奶讓他輟學的當天他氣憤的跑到河邊哭了一晚上,但那個年代的農村就是這樣,知識學歷都不如一雙能幹活的手。
我的母親也是一樣,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白天去地裡幫大人割麥子,晚上回來哄姐姐的孩子睡覺,往往要忙活到半夜才消停。母親在三四歲時得了小兒麻痺症,當時並沒有很好的醫療條件,我的姥爺帶著她四處尋求偏方,母親被折騰的上吐下瀉也久久不見好轉,過了好久,不知是偏方中什麼東西起來效果,病情不再持續惡化,但母親也落下了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毛病。但母親不服輸,她在我們村反而是出了名的手腳利索幹活勤快。
但即便如此,母親在結婚後卻被我的奶奶百般刁難萬般嫌棄,覺得我父親娶了這麼個殘疾媳婦十分晦氣,也嫌棄我的父親整天就捧著他那本破書遊手好閒,長得也不如自家女婿人高馬大能幹活,整天在我們村裡說自己的窩囊兒子找了個晦氣媳婦,三天兩頭的就要和我母親吵一架。一直到母親懷上了我,每天原本就不太豐盛的伙食突然就只剩下了菜葉稀粥,起初母親雖然也猜測是我奶奶在針對她,但畢竟也只是個猜測,直到我母親一次偶然間撞見我奶奶塞給她女婿二兩滷肉,她再也剋制不住淚水,找到了我的父親,毅然決然帶著我父親離開了這個家。聽她說,這是她嫁過來後第一次哭,之前就算吵得再兇她都憋著一股氣沒有哭,我問她為什麼,她卻只是輕輕一笑,說:“我可以憋屈一輩子,但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跟著自己憋屈一輩子。”
在生下我後,父母將我交給姥姥姥爺照顧,他們二人便開始了北漂生活。他們一路漂到天津,父親白天在工地上搬磚,母親則在服裝廠碼件,晚上就與十幾個人一起擠在一間老舊的宿舍,伴著陣陣呼嚕聲與老鼠咯吱咯吱咬床板的聲音入睡。因為長期吃不好也睡不好,母親患上了糜爛性胃炎和神經衰弱,直到現在,輕微的走動聲都會把她吵醒,讓她整夜再難入睡。
就那麼過了很多年,直到我到了上小學的年級,父母原希望將我也帶去天津,徹底遠離那個已無容身之所的家,但他們忙碌了那麼多年省吃儉用存下的積蓄卻並不能支援在天津長期租一間房子供我上學,於是他們只能回到了我們村旁的那個小縣城,由母親一個人留在那照顧我和妹妹,父親仍長年在外地打工,只有在過年時才回來看看我們。
父親深知知識能改變命運的道理,每次出門前,我都會看到他小心的將幾本古典著作放進行李箱中,除了我們,那或許便是他唯一的精神寄託了。他一年只在家幾天的時間,每次回家嘮叨最多的一句話便是:“玲啊,一定把倆孩教好,不要讓他倆再吃咱沒文化的虧了。“於是從小學起,母親便拿著父親買的那幾本《三字經》、《弟子規》和《唐詩三百首》讓我們背誦,母親不識幾個字,但每次聽到我和妹妹一口氣嘰裡咕嚕的將那詩文背下時,都會喜笑顏開。當我和妹妹犯了錯時,母親會讓我們面對牆壁跪在地上反思,卻從沒有打過我們兄妹。
時間一晃就過了很多年,我上了初中,有天奶奶突然帶著爺爺找到我們,語氣中透露出一絲乞求,說爺爺最近突然什麼都吃不下,渾身也疼的厲害,想讓母親帶爺爺去縣裡的醫院看看。
母親心還是很軟,沒有拒絕,但也沒有多說些什麼,帶著爺爺在醫院忙裡忙外檢查了一整天,墊上了所有檢查的費用。很快檢查結果出來了,晚期食道癌,奶奶頓時癱倒在地上,爺爺反倒是很樂觀,不停安慰奶奶說沒事的,之前自己什麼大病沒有生過,這次肯定也能好過來的。
父親在得知爺爺患癌症的第一時間也從外地趕了回來,之後的日子裡爺爺便住進了醫院開始接受治療,由於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全身,而在我們那個小縣城也沒有什麼先進的療法,只能是反覆的化療和放療,祈禱著那十分之一的奇蹟能夠出現。但上天並沒有眷顧我的爺爺,他的病情始終不見好轉,反而卻因為化療放療的副作用被折磨的痛苦不堪,最終他選擇放棄了治療,和奶奶一起回到了老家,臨走時爺爺還不忘向我們叮囑醫生給他的防癌建議,要少吃醃製食品,不要喝太燙的水等等等等。
其實我還挺喜歡我的爺爺的,小時候他會給我變魔術,還會把鞭炮裡面的火藥做成呲花逗我們開心。但我那時還剛上初中,並不懂癌症的兇險。
直到一個清晨,父母說要帶我會老家一趟,說爺爺快不行了,還想見我們最後一面,一回去便看到爺爺瘦骨嶙峋的躺在堂屋的長椅上,見我們來了嘴角微微動了一下卻沒有發出聲音,我整個人愣在了那裡,直到離開腦海中仍是那幅讓我終生難忘的畫面。沒過幾天便傳來爺爺的死訊,奶奶說半夜時她聽到有什麼動靜便爬起來看,剛一開門就看到爺爺跪倒在她面前,瞬間就沒了氣息,或許爺爺是想在死前再看我奶奶一面吧。
父母還是回去幫爺爺辦了葬禮,但葬禮辦的並不順利,村裡不少人還是對母親指指點點,但這次母親並沒有與他們爭吵,而是十分平靜的幫爺爺辦完了葬禮,用實際行動堵住了那些人的嘴。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體會到癌症的可怕,爺爺的死也成了我心裡難以磨滅的一道陰影。但生活還要繼續,母親依然在小縣城中照顧我和妹妹,為了補貼家用她在空閒時會從批發市場進一些水果,騎著三輪車在去大街小巷叫賣,抑或是去旁邊的糖廠去包裝糖果。
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了近十二年,我上了高三,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成績也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但由於只是小縣城裡的一所普通高中,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確實有限,年級主任也明白雖然我們這批尖子生的成績已經很好了,但如果想衝擊清北這樣的名校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一次去衡水中學參觀的經歷讓他萌生了一個想法,他想讓我們這批尖子生在高三的最後衝刺階段去衡中呆一年。其他人沒人願意去那個鬼地方,更別說還要呆一年的時間,但我還是選擇去了。
母親與年級主任將我送到車站,母親依依不捨的將我抱在懷裡,說在外面一定要吃好點,不要不捨得花錢,簡單的道別後,我便坐上了遠行的火車,這是我第一次一個人去那麼遠的地方。
而之後的一年絕對是我有生以來地獄般的一年,我還記得凌晨五點半在耳邊炸開的警鈴聲,半夜裡十四個人此起彼伏的呼嚕聲和那一大盤五分鐘就要全塞進嘴裡的飯菜,也記得在大雪紛飛的凌晨穿著單薄的校服跑操,冷風颼颼灌進褲腿的寒冷徹骨。雖然以我現在的視角看,那些荒唐的校規除了折磨人以外沒有絲毫的用處,但那裡的老師確實給我講了很多新穎的知識與解題方法,讓我的成績有了很大提升。
期間母親一共來看了我四次,因為那裡每兩個月才會放一天的假期,每次來母親都會一瘸一拐的幫我把行李一路拎到旁邊的旅館,讓我去好好的洗個澡,而她在陽臺上幫我搓洗換洗的衣服。到下午母親會滿臉笑容的領著我在外面閒逛逛,和我分享最近家中發生的趣事,而到晚上再拎著大包小包不捨的將我送回學校。
而在我臨近高考的那個假期,母親卻沒有來看我,來的只有年級主任,他說母親因為家中有事來不了了,但當我問他是什麼事的時候,他卻只是含糊其詞,只是說你想你媽不,想的話就用我手機給她打個電話吧,我打了過去,電話那頭的母親接過後聽到是我的聲音,她的聲音頓了一拍,接著趕忙說自己要忙著給家裡收麥子,這次就不能來看我了,然後就和我說了說家裡最近發生的事,正常的就像之前她來看我時說過的那些話。
後來的事就都已經知道了,我沒有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考上了清華,但有些事卻被母親藏在了心裡,直到我高考結束時才知道。原來母親當時沒去看我,根本不是什麼要去收麥子,而是她確診了乳腺癌要做手術,因為擔心會影響到我的考試,所以才沒去看我。我後來問她,要是她的手術沒能成功病情惡化了,下次我再見到她時就已是我爺爺那副模樣了,她不擔心我會恨她嗎?“要是最後因為我影響了你的考試,就算我的病好了我也會恨自己一輩子的。”她依舊笑著說。
不過萬幸,母親的手術很成功,目前恢復的也很好。母親教會了我生命的韌性,也讓我減少了對癌症的恐懼心理,開始願意主動去了解這位未來我們很多人都可能會面對的一位敵人。
而這些我身邊的零零總總的生命故事也讓我看到了生命的矛盾性:在人性面前,生命可以是刻薄的,也可以是無私的;在災難疾病面前,生命可以是脆弱的,也可以是堅韌的。生命是什麼樣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如何去使用它。
*附:原本我只是在樹洞上看到有人說菠蘿老師上課很風趣幽默,同時自己也對癌症相關的知識很感興趣,便選了這門課。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真的感覺收穫滿滿,老師真的在用一種特別活潑生動方式將癌症的知識、人生的道理傳授給我們。我也特別向我身邊的親人推薦了菠蘿因子公眾號,讓更多的人不再懼怕癌症,瞭解正確的防癌生活方式,未來我也打算從事重離子癌症放療的研究,將這項技術的成本降低,走出實驗室,讓這項有效的技術替代副作用極大的傳統放療,讓更多人因這項技術獲益。
致敬生命!
菠蘿新書
《癌症天敵:免疫治療的突破與希望》
正式出版啦!
↓點選圖片購買簽名版↓
這是一本系統介紹前沿腫瘤免疫治療的科普書。免疫治療已經改變了無數患者的命運,這本書裡不僅包括已上市的PD1/PD-L1免疫藥物,CAR-T細胞治療,還有癌症疫苗,溶瘤病毒,腸道菌群等諸多已經在臨床中看到積極結果的新型免疫療法。更重要的,看完這本書,大家還能更好地識別市面上那些五花八門,打著“免疫治療”旗號的騙子們,更好地保護自己和家人~
_________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