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幾天,牛津放榜!截止發文,爸爸真棒
一共統計到183封牛津Offer
(去年為178),國內牛津第一的學校首次易主,上海光劍以18枚封牛津成為全國最強!
今年的牛津放榜可以說是非常精彩,不僅黑馬校頻出,而且出現了不少名校學霸落榜的現象(太捲了)。
自從12月牛津面邀發榜以來,就不斷有詳細申請者資料流出:
哈佛中國內地全軍覆沒後,連牛津都變得那麼高不可攀了嗎?下週二(當地時間1月20日)特朗普正式上臺,中國家庭轉向英國留學的會不會愈來愈多?
■ UCAS10月資料(牛劍資料)顯示,2025屆申請人數達到10年峰值
根據最新資料統計,這兩年牛劍的整體錄取率從20%下降到了15%。而且這兩所英國最高學府紛紛提高了申請要求,其中牛津所有專業要求雅思7.5分,劍橋所有專業IB成績要求從40-42分提高至41-42分。
不過旱的旱死,澇的澇死,升本君也看到不少牛娃,不僅在早前的美本早申拿下“藤校+Top10”,今年又再次拿下牛津錄取。
特朗普獲選後,英美雙申這個詞在家長群體中又再次熱起來,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孩子能夠同時獲得英美名校的青睞呢?
一起來看看今天的主角——從普高出發,同時錄取英國劍橋、美國芝大數學系的杭州姑娘Tracy。
第一次看到Tracy的簡歷,小編就為她默默打上了「卷王」的tag。為啥?
別人的高三刷完題庫洗洗睡了,她還要自雞SAT保GPA。
暑期不上培訓班,去MIT推薦的數學夏令營,參加建模比賽設計充電裝置,開學後照樣跟全班同學卷摸底測試。
……
所以Tracy分享那天,滿屏「別人家的娃」的感嘆。但和她聊完之後,你會發現這個女孩真正聰明的地方在於:
所以,強烈推薦鼓勵娃自雞尚不得法的爸媽們看看Tracy的故事,真「牛娃」的思維精髓,都在她的自述裡了。
初中就讀於杭州英特外國語學校,高中就讀於杭州外國語學校本部,被英國劍橋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錄取,現就讀於芝加哥大學。
SAT:1540分、託福:119分、AP四門5分
爸爸真棒年前最後一場線下活動
落地「杭州」—— 1月19日下午14:00
“哈耶普斯麻”大滿貫顧問團解讀
杭州MIT、普林斯頓、威廉姆斯、牛劍等錄取牛娃規劃之路
現場還將送出新春大禮iPhone手機哦~
名額不多!點選下方小程式諮詢+報名
▼
有出國留學的念頭,是大約從初二初三那會開始的,當時我還在杭州英特就讀。
有天學校邀請到了一個英特的學姐,比我大5屆,從英特考到杭外去的,後來到了斯坦福讀大學。
學姐學的是純哲學專業,那會我並不明白“哲學是什麼”,但是聽著學姐的講座我就覺得這個專業和出國留學的經歷特別有意思。
講座結束後,我自己去各個渠道瞭解出國留學。當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數學家,所以我特意去搜索了這方面的內容,發現相較於國內,可能國外的大學在數學專業的課程選擇上會有更多的自由空間,另外我也想跟學姐一樣有機會開闊眼界。於是,在跟爸媽商量過後,我決定出國。
高中的時候,我升入了杭州外國語學校。這是一所普高,說真的從這所學校申請出國是件難事,因為浙江省的普通高中要求不管最後是否參加高考,但學考都必須要參加。
學考的成績也是申請大學要用到的,相當重要。與此同時,我還要準備出國申請的各項標化考試,如何平衡時間對我來說是個難題。
不過這些都不是最困難的點,最困難的是普高不教任何AP課程,也沒有任何SAT課程,我想要參加這些考試都得自學自考。
對於標化考試,我的建議是學會在做題和備考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樂趣。
-
比如SAT閱讀裡有些文章的科普性或文學性很強,讀起來很有意思,我喜歡看文章內容因此一點也不會覺得做題枯燥,效率也比較高。
-
託福同理,在聽力部分會有很多有意思的Lecture,可以在空閒的時候隨時聽。
總之就是儘量不要把備考看作是一件無趣的事情,多去尋找有意思的地方,這樣刷起題來也會輕鬆不少。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在普高的同學大多數都不會選擇出國,很多時候我遇到問題都不知道該如何自己解決,只能去尋求跟我有過相同經歷的學長學姐幫助,整個過程還是挺耗費時間的。
因此我一定要跟各位正在猶豫要不要從普高申請出國,或者還在初中階段的同學說:
務必慎重考慮“從普高出國”這件事,到時候你們要一邊準備高考一邊準備出國,兩條線基本上是不怎麼交叉的,著實會使得身體和心理雙重壓力巨大。
而已經在普高並確定了要出國留學的同學,更早明確自己要做的事情的優先順序對你們會很有幫助。比如這個月有很多工要完成,你可以列一個清單出來,把比較重要或對自己升學影響更大的內容儘量排在前面。
根據我的經驗,我們在一邊準備高考,一邊準備出國時,時間上的衝突比較多,我們需要做一些短期的權衡:
如果馬上要學考,肯定學考複習放在前面,但如果馬上要參加SAT了,那就把校內的任務先放一放,專心備考SAT。
暑期規劃:優質競賽&夏校必須刷
為了增加申請成功率,高中階段即便很忙,我還是參加了一些有含金量的競賽&夏校。
首當其衝就是Himcm(美國高中數學建模競賽)。這是由美國非營利組織“數學及其應用委員會(COMAP)”主辦的一項國際數學競賽,面向全球高中生開放,是美國申請含金量最高的學術競賽之一。
我參加那年的主題是關於充電裝置的,就是在公共場合設定充電裝置,探討其帶來的經濟效應、環境效應。我們當時透過數學和統計學的方法做出了一個模型並進行了具體論述,相當於是寫了一篇論文。
我個人覺得Himcm比較適合喜歡數學或者喜歡理科的同學,同時適合一些比較喜歡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同學,因為這個競賽不只是一個純做題或者純理論的競賽。
我們隊最終拿到了「Outstanding」的好成績,也就是前1%。那次全球有200多個團隊參加那場競賽,只有7個團隊獲得了這個獎。
除此以外,語言學奧林匹克比賽留給我的印象最深。那段時間我覺得語言學特別有意思,它就像解謎語一樣,還蘊含著數學邏輯和一些屬於原始部落的有趣的語言。
大家如果也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話,不妨去嘗試一下,它的入門並不難,還能體現出自己“文理兼修”的一面。
至於夏校,我參加了兩個,分別是AwesomeMath和Ross,都是和數學相關的。
在美國,比較公認的有競爭力的夏校是MIT推薦的一個名單,其中包括18個科研型和數學的夏校,AwesomeMath和Ross就是其中之二。
AwesomeMath(神奇數學營夏校)是為參加數學競賽的學生開設的數學能力提升類集訓營,不僅僅著眼於拓展我們在數學競賽中的技能與知識,更重要的是為熱愛數學的我們提供一個繼續深造開發數學思維的場所,當時同期參加的很多同學都希望透過這個夏校提高自己在AMC10/12、AIME或USA(J)MO等比賽中的水平。
我本來也想參加AMC競賽,但是我那一年遇到考試取消。
不過我覺得AwesomeMath的課程對這類數學競賽的幫助應該會是蠻大的,對於想參加競賽的同學來說還是挺值得參與的。
Ross(羅斯數學訓練營)想必大家也不陌生。六週時間,我們主要是沉浸式學習數論課程,從最基礎的公理開始一步步推導更深的數論定理,相當於追溯和還原了數學家們探索和發展數論這門學科的歷程。
這個過程中我學到了如何非常嚴謹的進行論證和推導,對大學的數學學習也很有幫助。
數學和哲學“幫“我錄取劍橋、芝大
很多人問我如何做申請,非要總結出一個策略的話,我覺得要在申請材料中表現出“個人特質和學術特質如何相結合”的一面。
在上文中我提到自己很喜歡數學,但我又不是典型的純理科學生,同時也對哲學等人文方向的內容很有興趣,甚至會自己創作一些詩或音樂。
我把這些都糅合進了我的文書裡,寫成了一個“探索夢想”的故事,熱愛數學是故事的主線,同時又向幾個方面發散了一下,儘可能地體現我自己“性格多樣化”的特徵。
總之我們一定要從自己最感興趣的地方出發,我認為文書並沒有太多的導向性,如果選了一個自己並沒有什麼興趣的主題,寫出來就會有點枯燥,也不會讓招生官印象深刻。
美國學校對於專業的選擇要到大二的結束和大三開始的暑假才會開始,但也只是確認一個大概的方向,後面隨時都可以變。
其實,專業探索並不容易,我身邊有很多同學的專業會變來變去。想學法律的同學學了之後覺得法律又難又枯燥,後面又會換掉。雖然這是個正常現象,但說實話還是挺浪費時間的,因此我還是建議同學們利用好大一大二的時間,儘量早地確定自己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
-
文科方向的探索可以多看各類主題的書籍,你們也許可以在享受閱讀的過程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領域;
-
理工科則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都關注自己會不會覺得某個概念或者理論很有意思,試著查詢更多資料自學,觸發自己的興趣。
最後,因為美本的RD輪次陸續放榜了,想必各位同學挺緊張的,我給大家推薦兩本書。
一本是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時不時就會翻一翻,對人生有很有意義的啟示。另一本是《大問題:簡明哲學導論》,這是一本講哲學歷史的書,內容豐富有趣,對想讀文史哲的同學相當有幫助。
好了,希望我的經歷能給你們提供幫助,也希望跟我一樣想從普高申請留學的同學都能心想事成!
新年伊始,我們就來探究這一問題的答案。1月19日(週日)14:00,我們將在杭州市西湖區黃龍國際中心舉辦杭州站·英美留學盛典。
本次活動嘉賓陣容也是全面升級,近年來多位杭州大藤牛娃和牛劍學霸背後的顧問都被我們喊來了——
-
早申錄取MIT麻省理工杭州周同學的背後升學專家——拜雅學會梁綺涵
-
曾操刀杭州本土首個普林斯頓的大滿貫顧問——南森誠道Eric
-
斯坦福、普林斯頓申請專家——三士渡教育合夥人高上林
-
Zui懂杭州本地學生的牛劍藤專家——憑遠杭州蔣老師
-
杭州本地SAT滿分名師語培屆大咖——樂亦思Roy老師
本次邀請嘉賓都親手帶出過杭州牛娃
學員遍佈杭外、貝賽思、橄欖樹、HIS…..
或許是杭州地區zui乾貨滿滿的一場分享會
本次講座不設直播,沒有回放!
聊點更深入、更真實的內容
新年這個局,杭州小夥伴千萬別錯過
本次活動僅限100組家庭,
先到先得,掃碼預約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