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真正
活著的瞬間
希望你在漫長的歲月裡
能夠有足夠多的時刻
—————————————

新學期的工作會上,範老師對我們說,她感到現在校園中的大學生沒有什麼活力,感覺大家缺乏年輕人身上的那種活力、張揚和熱情。
範老師給我們講述了一些她年輕時在學校裡的故事,那些故事確如青春電影和青春文學中一般,有種獨屬於回憶的熱烈,而我好像確實也說不出來我在這兩年多時間裡有什麼可以用青春二字定義的瞬間,好像青春已經是前一個時代的名詞,而現在的我們好像無法再用青春闡釋。就像範老師說的一樣,校園裡的大家看著好像都有些疲憊,做個比喻的話,今天的風很清爽,你也很漂亮,但是總感覺這風將你吹得不悅。
於是我開始思考,青春是什麼,是一個所有人都會經歷的時間段嗎,還是一種時代想象,又或是一種只能在回憶中成立的名詞。

我走在校園裡,開始努力回憶有哪些目睹過的時刻能夠配得上青春二字的重量,可是我發現青春這個詞,要麼太大,要麼太小。我回想起來的那些稱得上是青春的瞬間,晚會上的歌唱,旅途中的照片,球場上的汗水,獎盃旁的微笑,我總覺得這些畫面似乎都缺乏範老師口中故事的那種實在感,或是為了貼近青春而做,或是被貼上了青春的標籤,總有種表演的飄渺。
我帶著這個問題,觀察校園中的一切,好像一切都如老師所說,一切都很好,只是覺得缺了點什麼。
過了飯點食堂就沒多少人,有一桌卻十分熱鬧。幾個同學坐在一起玩桌遊,他們旁若無人,好像食堂是他們的歡樂場。我覺得不屑,為什麼要在食堂這種公共場合玩桌遊,覺得他們有些幼稚、現眼而多少缺乏了一些公德心。可在我轉身走出食堂時,我突然找到了那個問題的答案。
好像青春,不正是這樣嗎?
我覺得他們應該會想到,在食堂玩桌遊並不是一個很受歡迎的舉動,雖說並沒有違反什麼大的準則,但也絕不算是一個多麼令人稱道的行為。但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的快樂,在不違反規則和大的底線之上,不去介意他人的冷眼與譏笑,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好像我們總是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當我們想成為我們自己的時候,我們也總想成為別人眼中的一個具有魅力的人,似乎只有被別人認可,我們才能接受自己,或者說,成為我們想成為的自己,也包括成為一個別人希望的自己。

於是我想到了,大雨滂沱中躍動的舞蹈,醉酒之後喊出的詩作,身邊如風般一掠而過的歌聲…青春從不只是熱烈,活力,青春也包含著無數的悲傷和遺憾。青春於我們,是那些我們只將做自己當作世界上唯一大事的時刻,那些勇氣才是青春的腳註。
那些時刻,才是我們活著的瞬間。
文 | 一顆蘋果
圖 | 一顆蘋果
編 | 一顆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