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全澳!幼兒園孩子一餐僅33澳分!吃的“令人作嘔”!

吃的可能是豬食
期,澳洲幼教行業的驚天醜聞隨著ABC的一檔深入調查節目而曝光。
在全澳都震驚於一連串的虐童事件之餘,

其中幼教行業內的亂象,還遠要比大家想象中的來得更加廣泛。

比如說今天要談到的問題——吃飯
根據近期ABC對於澳洲幼托行業的深入調查發現:
澳洲部分盈利性質的托兒中心對外宣傳餐食豐富營養,實則背地裡“糊弄”家長,
孩子們每天吃到的食物標準低得令人震驚,有的中心一餐的成本甚至只有33澳分。
多位家長和員工直言,部分托兒中心的餐食“低劣”且“令人心碎”。
住在墨爾本Reservoir的Jenny Shih表示:
她2023年把孩子送進了Genius托兒中心,眼看著中心的餐食質量一路下滑。
她每個孩子每天要支付140澳元,每週700澳元的費用,但孩子們吃到的飯菜卻 “非常低劣”。
Shih說:
他們給孩子們吃的居然是冷凍的香腸卷。看到這個真的很心痛。
我親眼看到我兒子在吃幹麥片,連牛奶都沒有,完全是乾的。。。

曾在Affinity Education集團旗下多家位於維州、新州和首都領地的托兒中心工作過的Letiha Loveday和Chey Carter揭露:
很多中心所謂的 “美食選單” 只是用來吸引家長的噱頭,實際提供的餐食根本不一樣。
Loveday說:
我確實向家長們展示過廚房選單,但我心裡清楚,我們根本沒提供這些食物。
孩子們一天四餐,算下來每餐大概只有42分錢的成本。
你在家能用42分錢做出一頓飯嗎?
Carter也表示,不同中心之間的差距非常明顯。
她說:
有些中心確實做得很好,飯菜營養充足,
但有些卻完全不把孩子的飲食當回事。
預算成本低到每天每個孩子只有50分錢到1澳元。
而根據ABC的調查發現:
個別中心的餐食預算低至每餐33分錢。
一位匿名人士透露:
在一次會議上,老闆居然說,一個孩子午餐只需要半個三明治。
很多餐食都是靠大量的米飯和意麵來填飽肚子的…
一位將孩子送去Affinity中心的家長則無奈地表示:
他們跟你說在做慢燉羊肉,結果你走進廚房一看,全是成堆的速食麵。
還有員工透露:
他們所在的中心一週給80多個孩子的餐食預算,竟然只有500澳元。
面對質疑,Affinity在回應Four Corners時稱,他們提供的餐食並未因預算縮減而受到影響。
昆士蘭腦科學研究所的Bonnie Searle和Karen Thorpe長期研究澳洲早教和托育機構的食物和營養質量。
他們的調查發現:
有11%的托兒中心存在嚴重的食物短缺問題,很多提供的餐食遠遠達不到澳洲兒童國家膳食指南的標準。
Searle說:
大約80%的孩子攝入不到足夠的蛋白質,蔬菜的攝入量也差不多同樣低。”
給孩子們吃的都是餅乾、小香腸、米餅,還有一大堆米飯和意麵。
這樣的餐食根本不合格,不管是給幼兒還是5歲的孩子吃。
完全沒有蔬菜,也沒有蛋白質…
Thorpe教授直言,她看到的許多餐食 “令人作嘔”。
她說:
有一次,研究人員看到中心只給孩子們吃塗了Vegemite或果醬的米餅,
甚至還有員工給孩子們盛上乾癟的肉末配土豆泥。

澳洲營養師協會主席Fiona Willer指出,孩子有權獲得能夠支援他們成長、發育和健康的飲食標準。
她說:
相比亞洲和世界其他一些地區,澳洲在托育行業的食物和營養標準上嚴重落後。
該協會呼籲聯邦政府儘快對托兒行業的質量框架中的食物和營養標準進行全面改革,併為中心提供更明確的指導。
Willer說:
現行體系正在辜負服務機構和家長。
孩子們的每一頓飯不僅關乎營養,更關乎他們對食物的終身認知,
並影響他們的學習能力、發育成長,乃至更廣泛的健康和發展…

那爆的雷一個接一個,作為家長來說,最關心的就是,

作為父母究竟該如何判斷和選擇,才能確保孩子在一個真正安全、健康、有保障的環境中成長?
迪肯大學兒童早教榮譽副教授Anne-Marie Morrissey建議:
家長在選擇托兒中心時,一定要主動了解工作人員的資質。
她表示,按照規定,所有從業人員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資格證書,
但在人員短缺的情況下,有些中心會申請豁免,這一點必須問清楚。
除此之外,家長還應關心托兒中心平時是如何管理和引導孩子行為的。
她強調,正規的做法應以積極引導為核心,絕不能採用任何形式的體罰或壓制。
如果條件允許,家長最好提前去中心實地觀察,親自感受那裡真實的運作和氛圍,
尤其在孩子正式入托之前,儘可能多去幾次,
中心也不該對家長的探訪設定任何限制。
聯邦政府的兒童早教服務網站Starting Blocks同樣建議:
家長要主動索取托兒中心的投訴處理政策和流程,瞭解一旦發生問題,自己該如何維權。
那麼,哪些現象是家長在實地觀察過程中必須留意的“紅燈”訊號呢?
首先是員工流動性大。
家長權益組織The Parenthood的Georgie Dent提醒:
如果一家機構員工頻繁更換,很多人幹不長時間,很可能說明這裡的工作環境或者待遇有問題。
高流動率不僅影響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建立,也打破了孩子日常的安全感和熟悉感,
甚至意味著管理層對員工本身的關懷不足。
她還特別指出,收費貴並不代表服務質量高。
私營機構和富人區的托兒中心普遍收費更貴,
但很多非營利性質的中心,反而評分更高、服務更穩定。
那些裝修豪華、手機App每天給家長髮一堆照片和影片的中心,並不等於教育質量高。
真正值得關注的是:
孩子是否在中心裡得到了充分的挑戰和參與,是否在日常活動中保持興趣和專注?
如果你發現孩子每天都無精打采,老師們也不積極參與,
而是低頭玩手機或者站在一旁發呆,這絕對是危險訊號。
另外,孩子如果長期哭鬧不止,也說明環境存在問題。
Morrissey表示,一個好的托兒中心,孩子們大多會沉浸在遊戲和互動中,
雖然偶爾哭鬧是正常的,但如果你一走進門,耳邊全是孩子的哭聲,
甚至經常看到有孩子打架、情緒失控,那就很不正常了。
家長們必須提高警惕。
雖然澳洲的《國家質量標準》(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對托育機構的健康和安全有明確要求,
包括滿足孩子的休息和睡眠需求,做好衛生管理和疾病防控,鼓勵健康飲食和體育活動,
同時還要做到全程監管,避免孩子受到任何形式的傷害。
中心必須制定完整的事故應急預案並定期演練,
所有員工也必須接受兒童保護培訓,具備識別並應對虐童和忽視風險的能力。
不過,現實情況是,監管系統存在不少漏洞。
根據Four Corners調查:
很多托兒中心四年才複評一次,而監管部門根本跟不上行業擴張的速度。
Morrissey提醒:
評分雖然是參考標準,但家長絕不能只看評分,而應該實地考察。
如果一間中心經營得好,基本不會突然變差,
但如果評分只是剛剛 “合格” 甚至 “不合格”,
那麼後續很可能會有改進,也可能越做越差,家長一定要看清楚。
想查托兒中心的官方評分,家長可以直接上澳洲兒童教育與護理質量管理局(ACECQA)官網查詢,
搜尋孩子所在中心的名字後,拉到網頁底部找到 “NQS Rating” 評分項,
尤其要重點檢視 “Quality Area 2”,因為這直接涉及到健康和安全。
此外還要特別注意評分的評定日期,畢竟有些評分可能是好幾年前的,參考價值有限。
如果發現孩子所在的托兒中心存在問題,家長可以直接向所在州或領地的監管機構投訴舉報。
來源:ABC

突發!維州緊急通知:水庫發現噁心東西,自來水別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