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下方“有書”,關注【影片號】
專屬直播好禮等你來拿


文 | 柚子心心 · 主播 | 楊槍槍
來源 | 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屈夫子曾仰天大呼: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當一個人融入社會之中時,很容易迷失了自己。
身在江湖,我們容易因為慾望未滿變得貪心,也會因為得失心過重,陷入內耗,也會因為別人的成功,慌不擇路。
而真正厲害的人,都能掌控自己,讓慾望不失度,讓情緒不失控,讓節奏不慌亂。
人生在世,別做那個可以被任意吹動的沙粒,要做一顆種子,有自己的根,向下生長,控制自己。

掌控慾望,不貪心
宋代教育家程頤說過:
“養心莫善於寡慾,不欲則不惑,所欲不必沉溺。”
凡事皆有尺度,超過這個尺度,就會招致災禍。
適度的慾望,讓人奮進,引人向上。
過度的慾望,只會滋養貪婪,讓人跌入深淵。
很久以前,山裡住著一戶貧苦的人家,父親叫陳富,兒子叫陳侯,兩人相依為命,以種地為生。
有一天,父親去地裡幹活,在靠近山裡的地方發現了一隻受傷的狐狸。
父親將狐狸抱回家,並找來了金創藥給他包紮。
狐狸的腿傷好了之後,父親就將狐狸放回山裡。
幾年之後,父親上了年紀,患上了一種重病,兒子陳侯找來郎中給父親看病。
郎中告訴陳侯:
“你父親的病好治,只是藥材中需要用到千年何首烏,藥材比較珍貴,需要50兩銀子。”
陳侯一聽愣住了,50兩銀子,自己一輩子都沒有見過。
正當他為50兩銀子發愁時,在自己家門口發現了一棵何首烏。
陳侯趕緊熬藥給父親喝下,之後父親病就全好了。
陳侯猜想是多年前父親救治的那隻很有靈性的狐狸,將這麼貴重的藥材送到自己家。
第二天,陳侯來到山上,對著大山裡大喊:
“狐狸啊,我父親病重了,需要千年何首烏,你快出來救救他吧。”
他下山的時候,果然看到一隻紅狐狸叼著一棵何首烏,站在了他面前。
陳侯心裡一片竊喜,果然跟自己預料的是一樣的,是狐狸送來的藥材。
他拿著藥材,跑到郎中處賣了50兩銀子。
陳侯心裡高興極了,想著如果有更多的藥材,以後可以不愁吃不愁穿了。
便夥同郎中,抓住了狐狸。
陳侯對狐狸說道:
“我知道你聽得懂我說的話,我父親的病上一次就好了,這次來是想請你幫忙帶路,去找何首烏生長的地方。 我要更多的何首烏,讓自己擺脫貧困的生活。”
只見狐狸輕輕點頭用前腳指引著方向,帶著陳侯和郎中往深山裡走去。
只是這一進深山,陳侯和郎中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父親在山上發現了兒子和郎中躺在地上,都沒有了氣息。
脖子處有被撕咬的痕跡,一片狼藉,他在兩人的身邊發現了一撮金色的毛髮。
莊子曰:“貪財而取危,貪權而取竭。”
人的貪慾愈是強烈、愈是貪求自我慾望的實現,其所遭受的苦惱和焦慮愈多。
越是貪慾無度,越會招致災難。
人生有尺,慾望有度。
唯有懂得知足的人,才能不被慾望綁架、不被外界裹挾,享受人生的美妙。


掌控情緒,不內耗
網上有句話:
“情緒就像一隻兇猛的野獸,任由它放縱撒野,不僅傷人,也會害己。”
很多時候,真正讓我們心累的,不是事情本身,是事情背後需要消化的情緒。
情緒內耗,正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的生活。
給朋友發了一條微信,對方沒有及時的回應,自己心裡想半天:是不是自己得罪對方了;
出去和朋友吃飯,朋友無心評價了一下今天的衣服如果換個耳釘搭配,效果會更好,自己就開始糾結是不是要回家換身衣服;
工作上被領導批評了,晚上不斷回想,總覺得對方是不滿意自己的表現,想變相讓自己離職。
陷入情緒內耗的人,總是特別容易自我攻擊,特別容易陷入負面情中,有時候會一整天什麼也沒做,也總感覺身心疲憊。
在去年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上,知名喜劇演員金靖和自己的搭檔劉勝瑛在入圍賽中表演失利,意外落敗。
金靖本人並非科班出身,但她的表演卻自成體系:雖浮誇卻不做作,表演收放自如,在喜劇上極具天分。
因此,在比賽開始前,她就是熱門奪冠選手,可誰知總共25支隊伍,卻被擠出12強,別說冠軍,甚至無緣晉級。
面對失利,金靖陷入了失落自責的情緒。
她一直覺得是自己拖累了隊友,也辜負了許多前輩的期望,一度懷疑自己適不適合做喜劇。
即使後來她以復活的資格繼續比賽,可她卻沉浸在失敗的低落情緒裡,走不出來。
儘管最後加入黃渤戰隊,但依舊無緣冠軍。
柴曉峰在《令人心動的offer》中說:
“現在所有發生的事情,好的壞的,好的你也沒有必要去自滿,差的你也沒有必要去自卑,就是那樣,它已經發生了。 但如果你十年以後再來看這些事情,你覺得你到時候還會有這種挫折感嗎?”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與其為過去不如意失落、為將來沒有發生的事情焦慮,倒不如把精力放在當下。
將精力放在值得的事情上,不消耗自己。
只有輕鬆平和的心態,才能滋養我們的人生,越過越好。


掌控節奏,不焦慮
《人間值得》中說:
“每個人花期不同,不必焦慮有人比你提前擁有。”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有的人看似提前到達,有的人看似落後,但其實每個人都有的步調。
不用羨慕他人的成功而焦慮,也不必因為領先而洋洋自得。
真正厲害的人,都只和自己做比較。
著名作家李筱懿曾經講過這樣一段經歷。
因為工作的關係,她能接觸到很多當時已經非常成功的人。
比如已經做過星空演講的演員姚晨,與馬伊琍一起做讀書節目;
還有給自己的天使輪投資者吳曉波老師,採訪他時,他已經是著名的經濟學者了。
而自己只是一個慢慢寫字的作家。
更糟糕的是,2014年她的婚姻亮起紅燈,不得已與對方分手。
離婚之後,李筱懿所在的傳統媒體不斷下滑,中年職業危機讓她情急之下做出兩個要命的錯誤判斷,所有新專案全部失敗。
在大眾看來,她失敗極了。
但是,她卻不著急,也不焦慮,保持每天4點45起床堅持寫作。
別人問她,想不想更出名一些。
她回答說:
“當然想啊,但書總得一本一本去寫,但是面對周圍人的成功,我也不會感到焦慮。 因為每個人的節奏和時間是不一樣的。”
熬過一年之後,她也迎來了自己的轉機和成功。
《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獲得年中新書榜冠軍;公司獲得吳曉波的天使輪投資;
新書《美女都是狠角色》也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此後,她一直保持自己的節奏,從不因為他人的成功擾亂了自己的計劃。
她每年出一本書,38歲和39歲連續獲得兩輪投資,40歲嘗試讀書課程。
41歲當上出品人和主持人,做了自己的節目《聽她說》還有《凌晨便利店》。
TED演講《在你感覺到壓力之前》中說:
“人生每一件事都取決於我們自己的時間,我們有自己的時鐘,你身邊有些朋友也許遙遙領先於你。 有些也許落後於你,但凡事都有它的節奏,他們有他們的節奏,你有你自己的。”
人生在世,你再快也總有人比你走得更快,你再慢也總有人比你走得更慢。
學會計劃自己的人生,能按自己的節奏和計劃去生活,是最要緊的一項能力。
不做那顆隨風飄動的種子,讓自己向下紮根,只有這樣,才能收穫屬於自己的勝利之花。
▽
林語堂說:
“有勇氣做真正的自己,單獨屹立,不要想做別人。”
真正厲害的人,都擁有掌控自己的能力。
人生如棋,我們真正的對手從來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
掌控好自己的慾望,不貪心,才能心安常樂;
掌控好自己的情緒,不內耗,才能輕鬆恣意;
掌控好自己的節奏,不焦慮,才能從容自洽。
人生漫漫,只有掌控住自己的人,才能拿到幸福人生的鑰匙。
點個【在看】,願你我在人生這場對弈中,能按自己的意願,過屬於自己的人生。

作者:柚子心心。本文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最有格調的國學微刊。有書經授權釋出,轉載請聯絡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