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這個故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你居住的地區出現了某種生物氾濫,而政府請求大家幫幫忙——齊心協力盡量多吃它,並附上了各種烹飪攻略,你會配合嗎?
你可能會說:當然,放著讓我來吧!這不就是咱最擅長的?
但如果有一天,當地相關部門這樣鄭重其事地告訴你:“我們有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任務——吃老鼠。”你還能接受嗎?
最近,美國加州政府,聯合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正在全國範圍內大張旗鼓地發出一項令人“胃口大開”的呼籲:為了拯救生態,請大家多吃點…巨型海狸鼠(Nutria)!

對,你沒聽錯。這不是段子,是官方動員!
在美國多個州,一種體型堪比小豬的“巨型海狸鼠”正在瘋狂肆虐,體重能到30斤,長得像個“沼澤怪獸”,還頂著一口橙黃色大牙,破壞力驚人!
為了對付這群“入侵吃貨”,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最近放大招,不僅鼓勵大家獵捕,還直接喊話:“請大家一起吃掉它們吧,味道超棒!”
他們甚至貼心地附上了烹飪攻略:煎炒燉湯都行,還能做辣椒燉鼠肉、海狸鼠香腸!

這波操作真是腦洞大開,網友看了直呼“太魔幻了”!
故事的主角是海狸鼠(nutria),一種原產於南美洲的大型齧齒動物,來自智利、阿根廷、巴西等地。
它體長可達60釐米,加上細長的尾巴總長度超1米,體重能達到30斤以上,長得像個超大號老鼠,一口橙黃色的大牙,活脫脫一個“沼澤怪獸”。
不過,這傢伙可不是什麼“生態小可愛”,而是大名鼎鼎的入侵物種!

19世紀末,美國為了皮草生意引進海狸鼠,當時它的皮毛厚實柔軟,保暖效能極佳,做成大衣、帽子特別時尚,擁有一件海狸鼠大衣可是相當奢侈的事兒。養殖商們也因此掀起了一陣“海狸鼠熱潮”,賺得盆滿缽滿。
然而,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皮草市場突然崩盤,眼看無利可圖,繼續飼養還得虧本,許多養殖商直接把海狸鼠放歸野外,或者乾脆讓它們逃跑。
從此,這些傢伙在美國野外“安家落戶”,繁殖能力強得嚇人:雌性海狸鼠3個月就性成熟,一年能生多達27只後代,48小時後還能再懷孕,簡直是“生崽機器”!

更別提它們的食量驚人,一隻海狸鼠每天能吃掉自己體重的25%的植物,沼澤裡的草根、蘆葦、溼地植物,全都被它們啃得精光。
據統計,截至2025年,海狸鼠已經入侵美國18個州,包括加州、路易斯安那、德克薩斯、佛羅里達、俄勒岡、華盛頓、馬里蘭、紐約等地,尤其在加州的聖華金河三角洲地區,簡直是“海狸鼠樂園”!

另外再做個小科普:別看海狸鼠名字裡有個“海狸”,它們和海狸可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動物喲!
海狸是“大自然的生態工程師”,能建河狸壩保護溼地,捷克還曾靠海狸修好了7年未動工的水壩,省下120萬美元工程費。
而海狸鼠呢?完全是個“破壞王”。它們不築巢卻愛挖洞,經常把河岸挖得千瘡百孔,導致沼澤地土崩瓦解,植被被連根拔起,連稀有動物的棲息地都被毀了。

想分清它們也很簡單:海狸的尾巴寬扁,像鴨嘴獸的尾巴,游泳能力超強;海狸鼠的尾巴細長圓,跟普通老鼠一樣。再看牙齒,海狸鼠那口橙黃色大牙,遠遠就能認出來。
面對這群“沼澤噩夢”,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FWS)徹底坐不住了。
2025年2月24日至28日,正值全國入侵物種意識周,他們突發奇想,發起了一場“吃掉入侵物種”的運動,口號喊得響亮:“拯救沼澤,煎炒海狸鼠!”

他們不僅號召大家去獵捕,還一本正經地宣傳:
“海狸鼠肉很瘦,味道溫和,嚐起來像兔子,甚至有點像火雞暗肉,絕對好吃!”
為了讓大家動起來,他們還在官網和社交媒體上放出狠話:“EAT ME! Please? I’m invasive and delicious!”(吃了我吧!我不僅是入侵物種還很美味!)

這畫風一轉,簡直是從環保科普變成了美食節目……
更絕的是,他們不僅鼓勵吃,還教你怎麼吃!
這次FWS的宣傳一共羅列了5種可食用入侵物種,海狸鼠高居榜首,其次是黑魚、綠鬣蜥(被譽為“樹上的雞”)、鯉魚和野豬。
FWS的“官方攻略”裡,海狸鼠肉被吹得天花亂墜:高蛋白、低膽固醇,口感嫩滑,完全可以上桌。

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動物部門還翻出了1963年的老菜譜,推薦了各種下飯菜式:
海狸鼠辣椒燉肉、海狸鼠肉餡土豆、海狸鼠秋葵濃湯、慢燉海狸鼠、煎炒海狸鼠,甚至還有海狸鼠香腸雜醬湯和海狸鼠玉米卷!
想象一下,週末聚餐端出一盤“海狸鼠漢堡”、“爆炒海狸鼠”,朋友們會不會當場“感動”到落淚?


他們還說,烹飪方法灰常簡單,煎、烤、燉都能行,有人調侃:“加點辣椒醬,說不定還能變成網紅美食!”
不過,專家也提醒,野生的海狸鼠可能攜帶鉤端螺旋體病、沙門氏菌、狂犬病、弓形蟲病等多種疾病,吃之前得處理乾淨,別到時候吃出“驚喜”。
這波“吃鼠救沼”計劃一齣,網友反應顯然非常兩極分化……
路易斯安那州的居民最淡定,畢竟他們從1997年就開始吃海狸鼠了。當年,常規治理方法(下毒、投放避孕藥)都失敗後,路易斯安那州率先制定了“海狸鼠選單”,還每年舉辦海狸鼠烹飪大賽,鼓勵大家開吃。
當地甚至有一家狗糧公司,用海狸鼠肉做原料,號稱“最環保的解決方案”,還拿下了“年度商業環保主義者”稱號。

一些老饕紛紛留言:“我小時候在路易斯安那吃過,味道真不賴,醬汁一拌更香!”還有人腦洞大開,提議全國開海狸鼠料理大賽,獎品是“沼澤保護大使”稱號。
但更多人直接拒絕:“巨型海狸鼠?饒了我吧,我寧願吃土!”
尤其加州居民炸鍋了,自家後院就住著這幫“破壞王”,聽說要吃,嚇得趕緊檢查後花園:“不會真的要我自己下廚吧?!”
還有人吐槽:“這玩意兒看著像老鼠,吃下去心理陰影得有多大啊!

不過,這一招在亞洲市場或許更管用?不少亞洲網友看了報道後表示:“這不就是加強版竹鼠嗎?加點醬油八角,一鍋紅燒了解一下!”
其實,“吃入侵物種”在美國不是什麼新鮮事。佛羅里達州的部分居民已經開始吃綠鬣蜥,號稱“樹上的雞”,據說味道還不錯,肉質健康又美味。
但海狸鼠畢竟長得太像老鼠,心理門檻實在太高。加州魚類和野生動物部門也表示,他們對“吃海狸鼠”這招持保留態度,認為風險不小,普通人估計不太容易輕易嘗試……
海狸鼠入侵的故事,聽起來像個笑話,但背後卻藏著環保的苦心,不過是又一個“外來物種失控”的典型案例。

從亞洲鯉魚、到蟒蛇、到現在的沼澤鼠,這些本來被人類“引進來賺錢”的動物,最後卻成了生態噩夢。
FWS表示:“海狸鼠吃掉了沼澤裡的植物,連根都被啃光,導致大片沼澤棲息地消失,嚴重破壞了環境。”
2024年,加州捕殺了近5000只海狸鼠,但數量還是壓不住。它們繁殖力太強,一隻母鼠一年能生200個寶寶,簡直太可怕。專家說,光靠捕殺不夠,鼓勵吃是種“以毒攻毒”的新思路,既能控制數量,又能變廢為寶

“海狸鼠香腸”
但玩笑的背後,其實值得我們每個人反思:在對待自然、生態與經濟之間的平衡上,人類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最後,再補充一句:
如果有一天你在美國南部度假,看到一隻長得像小河馬的“毛老鼠”在河邊悠閒曬太陽……請記住,它也許是美國正在通緝的“生態逃犯”。
在此也問問大家:你敢不敢試試烹飪和享用海狸鼠?對政府的這個請求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Ref:
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25/mar/05/california-nutria-rodents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smart-news/the-us-fish-and-wildlife-service-wants-you-to-eat-these-giant-invasive-rodents-180986123/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14477577/nutria-invasive-creature-rodent-eat-california.html
-
你相信嗎?Omicron變種或將成為加速疫情終結的曙光!
-
英國此後再也不封城!新加坡停止統計新增病例!發達國家“棄療”新冠,底氣在哪裡?
-
倫敦一切安好,井然有序,不用恐慌,倫敦小夥伴給你們報平安!
-
女王95歲低調慶生!永遠悲喜不驚、淡定從容,她是全世界人的至愛
-
如果英國女王去世,哪些事必將發生?英國人已經為此排練60年!
-
批了!英國終於官宣出境遊,英航恢復香港直飛!世衛批准中國疫苗緊急使用權!
-
全世界都磕過的cp男主:率性雙子男,多面菲利普親王的離奇與傳奇!
-
“呵呵,今天是你最後一天見到太陽。”英國封城背後的家暴故事,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
-
七夕各大牌限定款來了,巴黎世家影樓風醜出新高度:準備好你的荷包了嗎?
-
鮑里斯“淡黃而蓬鬆的頭髮”日漸稀疏,是新冠搞得?英國網友真是操碎了心……
-
驚天反轉!那個曾被英國移民局剝奪國籍的ISIS“聖戰新娘”,真要回來了?
-
凱特王妃被黑,竟是梅根閨蜜“背後操作”?還趁機叫冤“王室就像打了梅根一耳光”?
-
病糊塗了?鮑里斯承認自己新冠後遺症,仍力挺顧問卡明斯
-
一晚賺1.9萬!中國女網紅女主播被英國BBC扒了個底朝天……
-
臨危受命、急速脫歐、死裡逃生、喜得貴子…坎坷鮑里斯用九個月演繹“不科學”!
-
2歲路易小王子海量萌照曝光:髮量驚人,長相複製貼上幼年凱特
-
社交隔離要到2021年?牛津教授:群體免疫有誤讀,人類必須面對“與病共舞”!
-
見證歷史!伊麗莎白二世將發表68年以來第四次演講,鼓舞民眾共渡“至暗時刻”
-
女王暖心演講(附完整影片):美好的日子會回來的,成功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國籍不同,中英家庭哭訴因疫情被迫分離的噩夢,英國政府發話:請你們承認雙國籍
-
英國硬核領導班子帶頭“群體免疫”: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
查爾斯確診引爆媒體,牛津研究稱英國一半以上人已經感染是真是假?
-
史無前例的英國:今晚餐廳酒店全關,國家給發薪水!今夜的英國將很令人難忘吧…
-
疫情所迫,全英停課!“放假”模式一開啟,先被這些“英式幽默”暖哭了……
-
哎,英國,我是有多討厭你
-
怒懟!細數梅姨的N宗罪!可別被她哭鼻子給迷惑了…
-
英國女王:別低頭,脖子會斷,王冠會掉
-
尷尬!英國新外交大臣訪華,錯把中國老婆說成日本人…英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箇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
你相信嗎?Omicron變種或將成為加速疫情終結的曙光! -
英國此後再也不封城!新加坡停止統計新增病例!發達國家“棄療”新冠,底氣在哪裡? -
倫敦一切安好,井然有序,不用恐慌,倫敦小夥伴給你們報平安! -
女王95歲低調慶生!永遠悲喜不驚、淡定從容,她是全世界人的至愛 -
如果英國女王去世,哪些事必將發生?英國人已經為此排練60年! -
批了!英國終於官宣出境遊,英航恢復香港直飛!世衛批准中國疫苗緊急使用權! -
全世界都磕過的cp男主:率性雙子男,多面菲利普親王的離奇與傳奇! -
“呵呵,今天是你最後一天見到太陽。”英國封城背後的家暴故事,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 -
七夕各大牌限定款來了,巴黎世家影樓風醜出新高度:準備好你的荷包了嗎? -
鮑里斯“淡黃而蓬鬆的頭髮”日漸稀疏,是新冠搞得?英國網友真是操碎了心…… -
驚天反轉!那個曾被英國移民局剝奪國籍的ISIS“聖戰新娘”,真要回來了? -
凱特王妃被黑,竟是梅根閨蜜“背後操作”?還趁機叫冤“王室就像打了梅根一耳光”? -
病糊塗了?鮑里斯承認自己新冠後遺症,仍力挺顧問卡明斯 -
一晚賺1.9萬!中國女網紅女主播被英國BBC扒了個底朝天…… -
臨危受命、急速脫歐、死裡逃生、喜得貴子…坎坷鮑里斯用九個月演繹“不科學”! -
2歲路易小王子海量萌照曝光:髮量驚人,長相複製貼上幼年凱特 -
社交隔離要到2021年?牛津教授:群體免疫有誤讀,人類必須面對“與病共舞”! -
見證歷史!伊麗莎白二世將發表68年以來第四次演講,鼓舞民眾共渡“至暗時刻” -
女王暖心演講(附完整影片):美好的日子會回來的,成功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國籍不同,中英家庭哭訴因疫情被迫分離的噩夢,英國政府發話:請你們承認雙國籍 -
英國硬核領導班子帶頭“群體免疫”: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
查爾斯確診引爆媒體,牛津研究稱英國一半以上人已經感染是真是假? -
史無前例的英國:今晚餐廳酒店全關,國家給發薪水!今夜的英國將很令人難忘吧… -
疫情所迫,全英停課!“放假”模式一開啟,先被這些“英式幽默”暖哭了…… -
哎,英國,我是有多討厭你 -
怒懟!細數梅姨的N宗罪!可別被她哭鼻子給迷惑了… -
英國女王:別低頭,脖子會斷,王冠會掉 -
尷尬!英國新外交大臣訪華,錯把中國老婆說成日本人…英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箇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