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上海的讀者朋友“狸貓先生”的提問:
奶爸您好,關注您很久了,經常對您的各種銳評深感佩服,想請教一下你是如何看中文教授想穿越回到魏晉南北朝看帥哥的?很好奇這種專家為何會說出如此奇葩的言論,不得不加深對文科生的偏見了。
奶老師答:
你說的這個熱搜我也剛看到了,中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楊雨,在節目上聲稱,如果能夠穿越,她最想穿越回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可以去看帥哥。

這位教授能說出回魏晉南北朝看帥哥這種話,說明她根本不懂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代看上去是同一個時代,其實是三個時代。
一共持續了360多年,這300年間,動亂頻出。
魏晉勉強算一個時代,因為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兵變,官員老爺們殺來殺去,老百姓也不在乎。
西晉衰落開始就出現各種人間慘劇了,各地的胡人紛紛起兵造反,圍困晉朝國都,貴族老爺都吃不上飯了,老百姓過的就更慘了。
304年到439年,司馬家逃到了南京,在中國南方建立東晉,而中國北方正式進入到了五胡十六國階段,足足135年,胡人內遷進入北方地區,成立了很多個不同政權,打來打去,你看16國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在這100多年裡,誕生過很多類人生物,比如劉聰,石虎,這些都是赫赫有名的殘暴諸侯,愛吃人肉的也不少。
第三個階段才是南北朝建立,420年後,南方的劉裕篡位,把晉朝改為劉宋,劉宋政權之後也被權臣篡位,先後建立宋齊梁陳4個朝代,北方地區也逐漸統一為了兩個國家,先是東魏西魏,然後各自被權臣篡位為北齊和北周。
南北朝的結束是北周倒數第二個皇帝宇文邕英明神武,滅掉了北齊,但是壽命太短傳給了自己不懂事的小兒子,這個小皇帝沉迷玩樂,被老丈人楊堅篡位,改為「隋」,楊堅在北周龐大國力的基礎上,南下滅陳,歷經360多年大亂世,終於統一。
這三個時代的風氣,審美,其實都不太一樣。
楊老師說她想去看帥哥,這個時代是大女主時代,帥哥很多。
這裡的帥哥,應該是現代審美體系裡的帥哥,小鮮肉,白白嫩嫩的,四肢孱弱。
在當時的確是有,西晉時候有端倪出現,到了東晉時期氾濫成災。
但是這種帥哥的出現,其實標誌著整個國家和整個時代的不幸——注意,我沒有在影射當下,我是在認真講歷史。
中國對於男性的審美,歷來都是以雄性荷爾蒙爆棚為美的,所以對帥哥的頂級讚譽,不是小鮮肉,小白臉,而是三個字:
美鬚眉。
也就是鬍鬚眉毛濃重,孔武有力,雄性荷爾蒙爆棚,才是美。
所以古代最頂級的帥哥標準,就是關羽那種,除了關羽之外,得到過頂級帥哥讚譽的,還有劉秀,讀書時候就被公認為京城第一大帥哥。
那為什麼到了兩晉時期,審美就徹底被顛覆了呢?
因為國家風氣變了。
崇尚美鬚眉的時代,是因為全民尚武,透過軍功開疆拓土,可以封賞列侯,出相拜將,所以以荷爾蒙爆炸為美。
但是到了兩晉時期,社會體制是「九品中正制」,士族和官僚貴族徹底掌握了權力,實現了壟斷。
壟斷就意味著底層人才沒有希望,十分絕望,
而上層階級必然無止境的腐朽,墮落,因為沒有考核沒有競爭,不管怎麼作都不會有事。
所以晉朝的上層子弟,官二代富二代,就極度的奢靡,鋪張,浪費,而且殘暴。
石崇勸酒的典故非常有名,就是石崇作為首富喜歡請官二代們來喝酒,而且一杯杯不停的勸停不下來,有人不喝,他就當著他的面把敬酒的美女給砍了,嚇得二代們不敢不喝,只能喝的酩酊大醉,醜態畢露,防止他發瘋砍了無辜美女。
到了東晉時期這種風氣更加腐朽墮落。
上層子弟以清談,無所事事,無聊為榮耀,
如果你想做實事,為老百姓做點事,做出政績,是被人非常瞧不起的。
因為貴族子弟才能升到上品大員,寒門子弟不管怎麼努力能力多厲害,都只能是下品官,這種天生註定的制度保障,然後一個上品子弟,看下品官操勞辛苦,肯定會覺得非常滑稽可笑,徒勞無功。
王羲之有個兒子叫王徽之,被人分配去看馬,上司過來考察他工作,問你知不知道自己工作是幹什麼的,答不知道,就看到這裡好多馬,於是就問那你手裡掌管多少馬匹,答不知道,於是就問,那死掉了多少馬你總知道吧,答不知生,焉知死。這是孔子名言,王徽之還頗為得意。
考察王徽之工作這個上司叫桓衝,他為什麼注重實務,是因為他們家是寒門上位的,不過走的是贅婿路線,他的大哥桓溫,年輕時候屬於傳統帥哥,也就是美鬚眉,豪爽,姿貌偉岸,風度不凡,你們可以自行想象有鬍子的張涵予姜文這類人。
當時被公主相中了,成了駙馬,藉此一步登天,慢慢展現了自己的個人才能,成了名將,重臣,也是整個東晉朝罕見的注重實務的大官。
但是這樣的大官被所有名士群臣所瞧不起,當著面嘲笑,有一天他出去打獵拿著弓箭,遇到太守家官二代,當面直接開罵,老賊你幹嘛去?桓溫笑道,我要是不拿武器忙著軍務,你們這些小B崽子還能天天坐著清談沒事幹?
這個就是當時整個的社會風氣。
在這種社會風氣下,男子的審美,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畢竟桓溫這種孔武有力的人被人瞧不起,視為賤民,老賊。
那麼帥哥就是唇紅齒白,每天塗粉,精緻打扮,要比女子還要更美的,才算是帥哥。
而且不能孔武有力,必須要孱弱無力,最好走路都走不動,下馬車有三個小廝僕人攙扶,才能顯得身份尊貴。
塗粉,塗唇,面容清秀,四肢無力,比女子更美者,才算是帥哥。
用現代的話術來講,就是社會形態固化,上層極度腐朽不堪,整個社會風氣墮落,極度奢侈,所誕生的必然審美改變。
包括像這位楊教授所盛讚的山水田園派詩人,陶淵明,其實也是實在無法容忍這幫人妖把社會把朝堂搞的烏煙瘴氣,憤怒之下辭官不做,才出走田野,才有靈感寫詩的。
田園詩人不是浪漫,而是被社會強行掐斷了理想後的無奈。
而陶淵明這些人有能力可以快樂的種地,歌頌大自然,可以寫優美的詞句,恰恰也是因為在前線有桓溫,祖逖,劉琨這些人在出生入死,抵抗北方蠻人政權的南下入侵,才有這個安穩日子可以過,可以種地歌頌歌頌大自然。
所以為什麼小清新,優美,文藝之類的東西,容易引起人的反感,
因為它其實本質是一種對嚴肅的調侃,逃避乃至侮辱,只有優美的能力,沒有嚴肅慷慨的能力。
這徹頭徹尾是一種輕浮和自大。
楊雨教授最喜歡的人是李清照,認為自己和李清照一樣:
好酒,好賭,還好色。
這顯然是壓根就沒讀懂李清照。
李清照的確是優美的婉約詞人,但是別忘了,她可是寫過這樣的句子的: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可遠不只是看帥哥,好酒,好賭,好色,
她最讚賞的,是人傑,鬼雄這種嚴肅豪邁的事物。
而且李清照的豪邁詞遠不止這一句: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這些句子你要不看作者名,你都會懷疑是不是蘇軾寫的。
楊雨的言論其實就是一種輕浮的,自大的,娛樂至死的言論,她把一切家國慷慨悲歌給庸俗化,無聊化,結構化,膚淺化了,讓觀眾失去了嚴肅的能力。
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被解構的。
就像李清照的詩詞一樣,她有婉約的一面,也有慷慨豪放的一面,其實蘇軾辛棄疾也有婉約優美的詞句,人是不能只用一個面來看待事物,來思考問題的。
這樣人的必然是極度膚淺和過度淺薄庸俗的。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