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10年的上海白領,後悔了嗎?

被父母冷臉趕回上海三次後,曹涵第四次嘗試返回山東老家。
父母百思不得其解。家中幾代與土地、農貨打交道,努力想把孩子託舉到更高更遠處。
現如今,大有前景的工作、優渥的薪水和唾手可得的上海戶口,孩子都不要了。
曹涵的注意力已完全被廣袤的土地吸引。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堅持繼續和農戶、作物打交道。從此之後,平均每輛車年行八萬公里,成為常態。八萬公里,是繞赤道兩圈的長度。
從北方平原的山河四省到國土最南端的海南,他走過耕地、果園,以“水果遊俠”的名字,將所瞭解到的作物特點、時令情況、挑選方法傾囊相授,並藉由抖音電商,讓越來越多好吃但囿於運輸的果蔬,打破桎梏,從被遺落在田間地頭,到進入千家萬戶的餐桌。
不直播的日子裡,主播在幹啥?@水果遊俠 的答案是無止盡地趕路。
剛剛過去的九月,他在兩週時間內,穿梭于山東、陝西、河北,三個省份五六個城市。早起趕清晨五點的飛機,三天後又在午夜一點降落,半夜三點抵達目的地。四小時後,鬧鐘響起,又一次起身出發。
他本可以不這麼奔波。成為@水果遊俠 前,曹涵有著份大眾眼裡安穩而大有前景的體面工作。
10年前,大學剛畢業進入醫療器械行業時,他每月稅後收入已能達到八千左右。兩年時間,升職加薪,領導器重。而且他符合上海市人才引進的條件,只要工作滿一定年限後,就能轉為上海戶口,在此安家。
這份工作需要出差。完成工作之餘,他總喜歡開著車轉遍大街小巷,瞭解當地風土人情,且習慣性地去農村跑跑。
他祖輩幾代與農作物打交道,童年時,他曾坐著卡車隨父母穿梭於各地的農村,抵達船運不通暢、高速未建成的海南。他走過大棚技術並未普及時的各地秋收的農田,見過海南冬天琳琅滿目的瓜果。
工作兩年後,曹涵決定辭去上海的工作,回家繼續和農產品打交道。眼下的生活還不錯,但年輕人滿是衝勁。得知家鄉很多朋友都在從事農產品行業,他深聊後與朋友一拍即合。
他們相信農作物大有所為,也真心實意地想為家鄉不算富裕的親戚做點什麼。
他的家鄉在山東魯西南地區,並非富饒之地。孩子能走出去,是一家人所期望的。
最初,他向老闆請了一個月長假,回家籌備。父母得知後,把他攆回上海。前前後後,他回家三次,每次面對的只有父母的臭臉和各種冷言冷語。吃飯、喝水、出門,無論幹什麼都會被嘲諷,父母想盡辦法把他趕回上海。
但曹涵心意已決。他想起工作這兩年“被迫”接待的外賓。他讀書時學的是啞巴式英語,最初接到領導分派的接待任務時,不知道如何與他們交流應酬。後來硬著頭皮開口了一次,他發現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會說,就連聽力也都好了起來。
萬事開頭難。如今,他卻已經擁有了走第一步的決心和勇氣。
2016年,他辭去工作,第四次返回山東老家,由此圍繞農產品嚐試了多個創業方向。
他帶著當地村民嘗試在河堤旁種植更高收益的桃樹,去壽光請來技術員教授大棚搭建技術,建過廠做過農產品深加工,電商興起前還做過供應鏈銷售。
2020年初,所有人被迫慢了下來。曹涵無法自由去往各地村莊收貨,收款,工廠無法開工,他索性隨著家人再一次前往海南。
家人收果蔬,他和表弟嘗試直播。機緣巧合下,他將朋友的朋友在當地種植的菠蘿蜜掛在抖音購物車裡。所有人想的都是“試一下”。
當天下午開始的直播,到夜裡已經賣出1500多單。
曹涵看到希望,在海南尋找更多可能。
在芒果園,看到果農將挑選出的芒果裝筐,打算扔掉,曹涵立即上前詢問。
這種狀態的芒果用行話叫一寸黃,尾部黃了 1/ 3,軟了 1/ 3。當時的條件來看,一寸黃從產地運到內陸,受制於運輸時間和距離,沒有貨架期,沒有人收;爛在地裡則會滋生蟲子。
得知曹涵想要,果農直接以很低價格讓他拉走
和農作物打交道多年,曹涵清楚一寸黃的口感有多好。從果農到中間商到商超銷售,運輸時間漫長,確實會導致芒果軟掉影響口感。不過,透過直播間,芒果不再需要層層運輸週轉,可以跳過中間環節,由產地直接送至消費者手裡,時間緊張、沒有貨架期、易壞果子的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曾經無人問津的樹上熟貴妃芒從低價逐漸迴歸正常市場價,無需催熟、到手即食反而成了它的一大特色。
曹涵也有了新的名字@水果遊俠 。他將原本的線下生意有序轉讓、關停,藉助抖音平臺,開始尋覓大江南北的水果。
團隊三輛車常年在外找水果,每輛車每年平均行駛8萬公里,不算飛機、高鐵等公里數。
找果園並不容易,過去兩個月裡,曹涵的同事們跑遍二三百個秋月梨果園,最終定下來可以直播的,只有兩三個。
類似的情況時刻都在上演。在沃柑產區,為了尋找到口感最好的果園,他們一個接著一個果園嘗,同一個果園裡,不同密度、不同太陽朝向的地方,都需要去確定口感。每個沃柑每人只吃一瓣,不用一天,大家都會飽到嗓子眼,但這是工作,不能停下。
水果的外觀可以看,糖度、酸度可以用儀器測量,但綜合口感和更細節的品質,只能用人力去嘗、去把控。
而沒日沒夜的趕路不僅是因為果園數量多,更是為了和時間賽跑,有些水果的最佳賞味期只有十天半個月,且許多水果成熟期相近、重合,他們要在這個期限到來前,定下果園,爭分奪秒將水果以最好的口感送出去。
某幾個爆款的橙子,他們每年探尋數百個果園,可已經三年沒真正賣過了。降水增多導致橙子的口感發酸,沒達到他們的挑選標準,他寧可不賣,倉庫至今堆著2020年時訂購的價值幾萬元的紙箱泡沫箱。
百裡挑一對他們來說,不是一個形容詞,而是每天每年正在做的工作。
尋找果園的間隙,@水果遊俠 日常更新著路上的見聞,科普水果知識。最初,他講述的只是基本常識,比如不同種類的芒果、荔枝口感區別以及如何挑選。
走過的地方越多,他越意識到公眾對農產品瞭解的匱乏,包括他自己在內。僅蘋果品種就有七八千種,農科院研究西瓜的博士,從海南一路看到黑龍江。他認為,在農產品行業,沒有絕對的專家。他能做的只有每年向研究者請教,向果農學習。
事實上,團隊裡每個人都需要懂許多相關農業知識。不到20個人的隊伍,不僅需要篩選果園,還要負責所有售後工作。當顧客詢問時,他們得從專業角度解答,葡萄柚吃起來發麻是因為手上沾了皮上的汁水,再去吃果肉;講清楚手中的地瓜為什麼是煙薯不是紅瑤蜜薯。
網際網路上,卻有太多裝懂誤導的人,長在樹上的山竹被歪曲長在地上、河邊,竟有許多人信以為真;葡萄打了24遍農藥的謠言,誤導了很多人。
@水果遊俠 決定多做點什麼,他拍攝記錄真正的山竹樹,科普某種水果或甘薯甜度不如往年的原因、價格漲跌的變化,講解葡萄膨大劑是植物本身可生成的生長調節劑,不必恐慌。
科普脫酸劑時,出現一些反對的聲音,稱世界上沒有這種東西,他在販賣焦慮。看到評論時,他就在果園,腳邊放著瓶脫酸劑。很多事沒辦法用一個影片說清楚,他只能在影片裡總結道,柑橘類儘量不要嚐鮮,買當季的最好。影片下,四川眉山種植耙耙柑的農戶評論,年前的不要買,年後才能自然成熟。
這也是他堅定將直播間留在抖音電商的原因。在官方平臺群裡,工作人員經常提醒果蔬生鮮類店家,不要過早採摘售賣,不要一味追求低價。從業者心知肚明,過低的價格沒什麼好貨,平臺目前的規定看起來多,歸根結底是對商家和消費者的負責。
果園和平臺都有了著落,剩下的難題就是如何讓那些果子被看到。

最窘迫時,一晚上只賣出兩單,單量太小無法在果園採摘發貨,他只能打電話請下單粉絲退貨,結果發現,兩單還是同一人買的。即便如此,遇見真正好口感的水果,他還是堅持包下整個果園。

在廣東高山上,他發現了難得的桂味荔枝,大概有1,500單的貨,但那時,對他來說,賣500多單已經不易。

他咬牙定下果園,夏天頂著三十多度的烈日在山間直播,從早到晚。帶的水喝完了,為了不耽誤賣貨時間,他走向餵雞的水桶,撇去表面的雞毛,只為省去往返山間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多播一會,多賣點就少能賠點。
堅持了幾個月後,直播間裡的回頭客越積越多。隨著下單、回購數量的增長,粉絲300、500、1000個的增長,在沒有任何大爆款的前提下,溫吞著達到了七十多萬。
去年秋天,他在陝西直播獼猴桃,靠著老粉回購,一夜間賣出一萬多單。
夜裡兩點,直播結束,他毫無睏意,坐進車裡時仍淚眼婆娑。一萬多單在果蔬行業裡並不是什麼顯眼的數字,但對他來說意義非凡。
在每年8萬里的行程裡,許多改變悄無聲息地進行著。
去年春天,他行至雲南西雙版納找牛油果,聽說當地村鎮有一棵神奇的榴蓮樹。榴蓮適宜生長在氣溫10度以上的地區,而這棵樹所在最低溫能達到2度左右且前幾年下過霜的地區,活了30年,依舊開花結果。
他透過分析,猜測它可能有抗寒屬性,於是將發現上傳,並用最簡單的話解釋這棵樹意味著什麼:可能能使大家在未來吃上十元三斤的榴蓮。
影片引發了廣大網友的討論,有人推薦專家,有人幫忙@農科院和相關科研機構。最終,在地基土堆即將填到樹下前,眾人合力給榴蓮樹搭建了5m×5m的保護區,農科院研究人員順利抵達、取樣。
今年新年後,中國農科院和海南農科院給他寄來感謝信,工作人員告訴他,廣大網友展現出的對農業科研的支援和熱情,讓研究人員倍受鼓舞。雖然目前沒有研究成果,但理論上來說,有這個可能性,就要保護下來。畢竟,珍貴的種子資源全世界都在爭搶。
如果有抗寒屬性,取走的榴蓮枝條,也是這樣一顆珍貴的種子。
@水果遊俠 還在路上。發現種子,發現果園,助銷,也助產。
在福建尋到了百裡挑一的葡萄柚果園後,他向果農請教種植技巧,再將種植、修枝、施肥技巧傳播給其他合作的果農試驗,試驗成功後,每斤均價能再漲五毛錢,一個果農一年便能多增加幾萬元收成。
在山東海陽,有一種很小眾的網紋瓜,味道好但所知者甚少。@水果遊俠 等幾個專研農產品的抖音博主,決定將它加入直播間。幾年過去,他發現,當地網紋瓜產量翻了2-3倍,果農收入也翻了一番。
他在海南拾起了樹上成熟後被遺棄的貴妃芒,在陝西耐心講解儲存期只有40天的翠香獼猴桃有多可口,在天南海北努力尋寶。10年前,因時間、距離,難以走出遠門的珍果,透過@水果遊俠 等果蔬博主,經由抖音電商,打破多次運輸限制,銷往各地,成為如今眾所周知的熱門品類,又帶動果農增產增收。
被改變的,不只是@水果遊俠 和他接觸的有限數量的果農。在抖音電商,越來越多創作者藉助平臺,讓地方小眾農產品被更多人熟知。
過去一年裡,抖音電商裡掛車售賣農產品的短影片數量為1157億條,直播間裡農特產商品講解總時長達3825萬小時,帶動農特產品銷量同比增長60%,切實解決農戶實際問題,創造就業崗位,潛移默化改變著農業生態和農產品的現狀,幫助農戶增產增收。
此外,抖音電商先後推出“山貨上頭條”“金產地計劃”等助農專項。今年以來,金產地計劃在全國多個優質產業帶開展溯源活動,助力產業帶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陸續幫助海南芒果、浙江安吉白茶、山東蓬萊櫻桃等地特色農產品被消費者看見和認可,同時為上下游產業鏈主體發展提供了機遇。
《2024豐收節抖音電商助農資料報告》顯示,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抖音電商累計銷售農特產品71億單,平均每天有1740萬單農特產包裹銷往全國各地,平臺全年農貨商家數量同比增長63%。
平臺成為連線果農、商家和消費者的穩健橋樑。藉由橋樑,@水果遊俠 得以順利走向更遠處。今年,他租了塊地,嘗試種植秋月梨、維納斯、潤香紅蘋果。他的家鄉地處平原,為了更好地種植需挖溝埋暗排管道,一畝地種植成本近萬元。但他想摸索出穩定口感的水果種植辦法,再傳授經驗,擴大生產或訂單種植。
大費周章尋來的水果和種植經驗,為他贏得了無數回頭客。在他的直播間,兩萬人觀看,一萬人購買。店鋪上架的一些高品質果蔬,常常會秒空。
@水果遊俠 的賬號有時十天半個月不直播,粉絲反向催起了他。“我真的想買水果,你什麼時候開播?”
此時的@水果遊俠 正奔波於果園,他想要找到新的寶貝,太秋脆柿。它難種、成果率低、產量低,口感卻是脆柿中的天花板,往年產量少時,高階渠道就幾乎能走光所有的貨。
今年11.11到來前,@水果遊俠 和夥伴們用時兩個月,跑遍天南海北,終於在數百個園子裡挑出了滿意的太秋脆柿、新疆蜜梨和大涼山的醜蘋果。這個秋天,他想讓更多人吃到更好吃更優質的水果。
雙十一好物節期間,抖音電商優選了各地特色的果蔬優品,推出價格優惠,消費者透過抖音商城和直播等渠道就能買到。針對生鮮等非標品的售後保障問題,平臺聯合部分商家為消費者提供“壞了包賠”等服務,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平臺足夠可靠,@水果遊俠 也沒什麼後顧之憂。除了尋找果園。他目前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獼猴桃度過自然生長期,等蘋果霜降後,他總是這樣年復一年地等著。等到水果自然成熟時,便是它可以從農戶手中、從直播間裡運往每個值得更好生活的人手裡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