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夜騎開封”成為了一個網路熱詞。
自從鄭州的四位女大學生為了吃開封灌湯包,騎共享單車55公里的事蹟在網路上走紅後。
這種原本在當地小眾且環保的運動出行方式,經過四五個月的傳播和發酵,已逐漸成為了“Passion”的代名詞,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組團夜騎開封,嘗試冒險體驗。
一句青春沒有售價,來自各地的“大學生特種兵”率先出發。在引起數萬人“夜騎開封”狂潮的同時,也帶來了現實的交通安全問題,並給當地造成了諸多不便。作為“攻打”這些網紅城市的主力軍,來自各地“夜騎”的大學生們首當其衝地成為了焦點,卻被貼上了“自私”“不務正業”“沒苦硬吃”的標籤。
正所謂“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受”。再次回看這次聲勢浩大的青春“騎行”,有滿腔熱血,也有現實的一地雞毛。面對眾多的質疑與不解,我們與這些“夜騎開封”的年輕人們聊了聊:從最開始的慷慨激昂,到現在的遺憾收場……如同一次大考,對流行生活方式“跟風”上頭的Ta們,第一次面對了成長的代價。
挑戰夜騎失敗
家長化身外掛“救駕”
近兩年來,特種兵式出遊已經不算新鮮。就像之前流行的“青春沒有售價,硬座直達拉薩”的口號一樣,不管是夜爬武功山的人滿為患,還是陪爬泰山成為大學生的熱門兼職,這次“特種兵式旅遊”也迅速風靡了大學生群體,並在社交媒體上得到了“病毒式”傳播。
特別是在開封清明上河園等多個景區推出大學生24小時免費入園的“寵粉”套餐,以及鋪天蓋地的主流媒體宣傳後,11月8日晚,鄭開大道的人流、車流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身為這次十萬“鐵騎”大軍的一員,與欣和妹妹Very已是第二次挑戰“夜騎”,原本計劃5個小時的騎行路程,這次她們硬生生“騎”了11個小時。
雖說11月8日“夜騎開封”當晚熱鬧非凡,但與上次不同,這次的“夜騎”十分擁堵。

當時道路上到處都是人,騎行的、徒步的,路邊圍著喊加油、拍照打卡的。”
由於長時間的堵塞,共享單車在非機動車道根本騎不動,與欣和Very只能斷斷續續地推著走。

受訪者供圖
其實鄭開大道當天的交通擁擠完全可以預料,因為在正式開始“夜騎開封”的活動前一個小時,整個鄭州市區的單車都被騎走了。如同陷入了騎行的泥潭,連鄭開大道的機動車車道都被單車“佔領”。
與欣和Very當天騎的共享單車,還是家長開著車帶她們在偏僻的路上找了一個小時才找到的。但直到晚上8點她們正式進場才後知後覺地體會到交通堵塞的嚴重性。在當晚雜亂的人群車流中,她們不僅和家長走散了,還遭遇了小黃車超區騎行被鎖,手機一度沒有訊號等緊急情況。

那時候我們有些無助,想著總不能走著去開封。”
後來在路過的其他騎行者幫助下,她們處理了近半小時才解決。如今回味起來Very頗為樂觀地說:“趁此機會也可以休息一下。”平時與欣和妹妹Very不太喜歡運動,但她們的性格都比較衝動很容易被氛圍帶動,往往說走就走。
去年Very就和朋友夜爬了嵩山,那時候山上也全是大學生。扛著大旗,衝向山頂,她說:“當時很有激情、青春的感覺。”夜爬很累,山頂的人很多,基本上看不見日出,但她回憶在路途中卻看到了美麗的星空。
鄭州到開封全程六十公里左右的路程,她們第二次“夜騎”總算在早上七點完成了。與較晚出發的“夜騎開封”挑戰者來說,當天她們已經算是較早到達開封的一批大學生。
當晚的後半夜很冷,沿路的廁所也不是很多。一路上她們都在關注自己已經騎了多少公里,有時她們自己感覺騎得很遠了,但乍一看手機只走了兩三公里,她們也很“絕望”。由於人太多,一直沿路指揮交通的交警封了路,暫時不讓汽車上路,臨時安置的非機動車道圍欄也被迫放開。
其實最開始很多“騎手”都想從鄭州騎到開封再從開封騎回來,但現實是大多數人騎到開封時就已經累得不行了。由於日常沒有鍛鍊,Very在騎到30公里的路程處就明顯感覺到了體力不支,腿疼,而上次她們挑戰“夜騎開封”,也僅堅持騎了3小時就以失敗告終。
當時第一次“夜騎”與欣和Very沒有遇到大部隊,路上也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人。她們也沒想到打電話求助後,自己的家長會直接在深夜開車來接她們,沒有責備她們的半途而廢。在四十多歲的姨媽——魏女士連人帶車將她們拉回鄭州後,這段影片被家長髮到網上也迅速在社交媒體上走紅。

受訪者供圖
在十二點半被家長接回家的路上,與欣和Very看到紅綠燈對面烏泱泱的“夜騎”大部隊時又重新“燃”起了信心。

突然就覺得自己又行了”大受青春氛圍感染的Very說,當時自己特別想和他們一起去挑戰。
而在第二次“夜騎開封”挑戰成功後,與欣和Very看著先到開封的“大學生特種兵”在馬路邊草地上坐著休息,趴著睡覺,她們十分慶幸自己第一次騎行失敗有家長接。在第二次夜騎開封前她們還興致勃勃地專門定製了“再戰開封”的旗幟,還順帶帶了四十多歲的魏女士和她的閨蜜這兩位家長,共同體驗了一把青春“夜騎”的感覺。
原本到達開封后,她們也打算去清明上河園等熱門景點逛逛,但連夜通宵11小時“騎”完60多公里後實在是太累,連腿都是軟的,一看到園區那麼多人,她們就直接選擇打車回家了。與社交媒體的眾多網友一樣,與欣身邊的朋友也很不解,不明白她們為什麼要花費這麼多時間、精力、體力去挑戰“夜騎開封”。
與數萬人一起騎單車,聽著騎行人群中傳來熟悉的《強軍戰歌》,儘管當天“夜騎”有時會演變成為了“夜走”,看起來這個場景的確有些“苦中作樂。 但無關騎行最終目的地是哪兒,正值青春的她們說,在這條路上並不後悔。
一人徒步55公里
Passion在大學生中具象化
不同於以往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這樣網紅城市的爆火,這次開封的走紅不只是因為“灌湯包”“清明上河園”“萬歲山武俠城”……似乎早在脫口秀舞臺上,付航每場聲嘶力竭地吼出“Passion”直至贏得冠軍的那些瞬間,已經點燃數萬觀眾的激情。
代替美食,開封騎行一路上無處不在的“青春”“Passion”口號,幾乎成為了一座城市新的流量密碼。
但面對這潑天的流量,在高德地圖上早已“變紅”的鄭開大道,卻不得以暫時對非機動車亮起了“禁行”的紅燈。可即便是這樣,也很難徹底攔住年輕人瘋狂追逐“青春”的腳步,甚至部分鄭州大學生們已經開始了由“騎行”改為“徒步”去開封了。
來自鄭州金融系的大一新生昊子,就是這樣一位獨自徒步55公里到開封的“狠人”。其實在“夜騎開封”爆火之前,他在學生時代就已經騎行去了開封三次。由於鄭州到開封是一條下坡的直道,在鄭州大學生之間一直流行“騎行”或“徒步”去開封的方式,每年都有不少人前去體驗。
在“夜騎開封”被主流媒體轉發後,昊子在社交媒體上也刷到了不少騎行去開封的影片,便萌生了換一種方式去開封的想法。作為第一批徒步去開封的“特種兵大學生”,11月6日下午5點左右,昊子一個人從鄭州地鐵口市體育中心出發,經過10個小時的徒步終於走到了開封這座最近在網路上爆火的城市。

受訪者供圖

主要還是青春,想做就做了,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評價。”
完成了開封徒步55公里的昊子說,其實在他徒步了10公里左右的路程中,已經可以看到陸陸續續有很多大學生騎共享單車去開封,但一路上昊子只聽到了他們給他加油的聲音,沒有質疑。而對於想換一種方式去開封的他來說,這幾乎成為了他堅持下去“不斷前進的動力”。
正式決定徒步開封前,昊子已與父母提前溝透過。雖然難免擔心,但他們還是支援了他的決定。為了在大眾面前挑戰、證明自己,途中他還突發奇想去列印店列印了“想要與眾不同,徒步開封”幾個字貼到了自己的揹包上。

受訪者供圖
相比於騎行去開封,一個人徒步55公里的路程所需的體力消耗是翻倍的。“累”是昊子對這段旅程的最直接的感受。在徒步到將近20多公里的時候,他的腿就走不動了,變得非常痠痛。有時身體實在承受不住了,昊子就走一會兒,歇一會兒,常坐在路邊休息幾十分鐘,給自己做按摩放鬆肌肉。
11月的鄭州晝夜溫差很大,身體隨時會有失溫的風險。好在為了確保自己的行程安全,昊子提前就準備了保暖的衣物、食品、通訊充電裝置等,而且一路上也有特別多的志願者,免費提供熱水以及補充熱量的食物。在徒步的路途也有很多開汽車、騎電動車、摩托車停下來主動詢問昊子是否需要幫助帶他一程。

對此我都婉拒了,因為我既然選擇了開始,就要自己走下去。”
想在徒步路上體驗更多青春氛圍的昊子,從始到終都沒有想過放棄。凌晨3點到達開封后,他發現自己的身體除了腰痠背痛,小腿肩頭痠疼外,腳也磨了三四個水泡。在賓館休息了近6個小時,昊子的身體才恢復過來。
秉承著中國人刻進骨子裡“來都來了”的精神。11月7日上午昊子就強打著精神打卡了開封的鼓樓,又去了免門票的清明上河園逛了逛,最後還在萬歲山武俠城看了表演……回到鄭州後,11月8日那天週五,他們又計劃著一個寢室組團去挑戰“夜騎開封”,最後沒有找到共享單車便只能放棄。
自從完成徒步挑戰後,還是大一新生的昊子說:“現在不管面臨什麼困難和挑戰,自己腦海裡最先出現的念頭就是堅持下去。青春就這一次,吃過了55公里徒步的苦頭後,昊子難以想象先輩們長征二萬五千裡是如何堅持下來的。

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這麼長時間的徒步根本就走不下去。”
身為徒步去開封的過來人,昊子也真誠建議:大眾不要盲目跟風,要考慮量力而行,徒步不能完全一口氣走幾公里,中途也要充分預留好自己的休息時間。
青春狂歡背後的一地雞毛
僅間隔一天,火爆11月的開封夜騎活動就偃旗息鼓了。
雖說最開始開封文旅區域性門也像淄博、哈爾濱、天水等城市一樣,為了接住這波大學生帶來的“潑天富貴”,推出了交警加班護航,當地多個景區對全國大學生免費、24小時入園、提供熱水、早餐及優惠住宿等服務,甚至當地城管部門還連夜設立共享單車接駁點……
11月9日,鄭州、開封釋出了“交通管制通告”,因鄭開大道多處路面被共享單車等物品佔用,決定暫時對鄭開大道非機動車道實行禁行措施。緊接著,同樣不堪重負的美團、哈囉、青桔三大單車平臺也聯合釋出了宣告,提醒使用者嚴禁超區域騎行,超區騎行將強制鎖車,收取相應的排程費用等等。
這一系列舉措迅速讓“夜騎開封”活動從最高潮降至了“冰點”。在夜騎被緊急叫停後,各大媒體也紛紛喊話夜騎“要Passion,更要安全”,倡議騎行別扎堆也不必深夜。鄭州各大高校正式開始實行嚴格查寢、離校要請假,統計即時位置等,在“一刀切”的封校舉措引發學生不滿的同時,更多“夜騎開封”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暴露了出來。
從“開封共享單車被售價20-50元倒賣”到“34歲男子跟風夜騎開封后住院”,開封的接待能力已經飽和,肯德基、高鐵站等地擠滿了席地靠牆而坐的大學生。而被共享單車“圍攻”的部分開封市民,由於大量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佔據了城市的主幹道,連日常出行都出現了不便。
雖然不少當地的居民對年輕人追逐青春的熱情表示了理解,但仍希望他們能考慮到其他人的感受。

受訪者供圖
鄭開大道多路段的擁堵,也影響到了正常車輛的行駛,甚至有孕婦被堵在了路上,部分路段出現了嚴重的噪音汙染,垃圾更是往日的數倍。被迫出公差的共享單車,面臨大量的清運、歸位工作,一度讓負責鄭州開封區域的共享單車排程員忙得直呼:

一天拉四趟,每趟拉 40輛共享單車也根本搬不完!”
雖然最近在社交媒體上又興起了一股從開封到鄭州“反向騎行”的風潮,但由於開封到鄭州路段為上坡較費體力,數千開封大學生喊話“要把成千上萬的共享單車還回去”的確有些杯水車薪。
同時騎行了五六十公里的共享單車將面臨集中回倉保養或系統全面升級的問題。目前11月15日,美團和哈囉單車已分別因此在鄭州市停止運營。
短短兩三週,數萬人眼中膨脹的青春,在“失控”後就這樣潦草結束了。
TALK TALK
對於此次大學生夜騎開封,
你有什麼看法嘛?
編輯 Sissi Hua
撰文 小萬
排版 薏涵
校對 新月
先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