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可以有趣嗎?
在大多數人的日常中,工作往往佔據了個人生活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用怎樣的精神狀態去度過這三分之一,影響著人們另外三分之二的生活。
年輕人還有機會接到更快樂的offer嗎?
答案無法固定,過程值得探索。由抖音平臺出品的互動職場求職類真人秀《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用一場大型的「職業種草」,鼓勵年輕人跳出格子間,開啟求職新思路。
抖音豐富的內容生態為這檔綜藝找到了「巧妙」的定位。它並不試圖定義「有趣工作」的標準,也非教育年輕人應該去選擇何種工作,擁有怎樣的工作態度。在緊張疲憊成為年輕人面對工作的日常狀態時,《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嘗試著讓趣味的工作百態被看到,從而說明當代青年面向工作的話題,不是隻有「逃離」。
為年輕人「去班味」,不一定要遠離職場,也可以靠近有趣職場。
「有趣」最重要,工作不止「朝九晚五996」
抖音豐富內容池,跳出工作「朝九晚五996」
朝九晚五or996?這是一個問題。
在當代年輕人的職場選擇中,朝九晚五按部就班或是996高強度高薪往往是被提到最多的兩項。這樣的話語背後,考量的主要是生活與工作的平衡。不同觀念的年輕人有不同的選擇,但都將工作置於待遇、時間的衡量體系下,側重的是工作的「工具化」性質。
區別於傳統常規職場綜藝,《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的焦點不在於此,從節目形式到核心議題都跳脫出常態化的職場綜藝,從「有趣」的角度切入為年輕人們展現小眾新奇的特色工作。
在上海,有不用坐班,卻需要24小時待命幫助主人尋寵的「寵物偵探」;有莊重地幫助人們告別的白事管家。在山城重慶,有能夠親自上手炒火鍋底料的火鍋店督導,近距離接觸小動物的動物飼養員。在「直播電商第一城」杭州,有MCN內容策劃,以及每天都在創意腦暴的棉娃策劃師。

節目中還專門設定了求職巴士,從上海開往重慶,最後到杭州。每一個城市,求職大巴都帶著職人前往一個個工作地點參加面試,和心儀崗位雙選成功的職人將會順利下車。這樣的設定將社會中真實的求職過程具像化,讓職人們感受到職場的不確定性和未知挑戰。

「開盲盒」也好,因為體驗即真理。
無論是未知的職場領域,還是熟悉卻未曾深入瞭解的崗位,都在節目中得到了充分展現。年輕人們去體驗,去挖掘這些多元小眾職業的「內部真實」,踏入傳統辦公室之外的世界。
在這裡,「有趣」被置放在了最首要的感知標準上。有趣,意味著在工作中獲得了情緒價值,意味著在簡單勞動之外,年輕人們同樣付出了情感勞動,並在其中獲得了「使用與滿足」。
這種視角觸及到年輕人們對工作的理想追求。當下的年輕人十分願意在工作之外去尋找趣味,但少有向工作去索取趣味,工作大多作為生存的手段來支撐自己的工作之餘的「有趣消費」。《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反其道而行之,一方面讓更多的新奇職業被看見,一方面展現年輕群體對於有趣工作的渴求。
站在與傳統工作評估標準不一樣的的視角上,生活與工作不再處於一個對立位,而是像節目中JACK中所說的那樣:「幸福感可以從工作中來」。思路開啟,「神奇就業圖鑑」揭曉的,是年輕人與工作快樂相處的可能性。
節目中的有趣工作,實際上都以抖音中的「工作百態」為藍本。「記錄美好生活」的點點滴滴裡,有太多年輕人在回答「有趣工作」的自主命題。不同職業的人們記錄著自己美好的工作瞬間,也為更多使用者帶來了一份生動豐富的「職業圖鑑」。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時間。」這是一位使用者在看了00後入殮師@湯木檀澤 的影片後在評論區的留言。把「辭職體驗100種職業」的flag堅定執行,@池早是我 讓許多使用者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她用看似輕鬆的語氣調侃各種職業的不易,也做到了即便是體驗也要盡全力。無論是入職寵物店,還是體驗消防員,她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人生的無限可能,每個有所成長的瞬間都值得被紀念。

還有@江湯鍋底 ,在他的影片裡,他不只是鄉村教師,還是守護村裡孩子足球夢的守門員;@塔吊於野 分享自己的工作日常,「自由在高處」,他的生計也在高處;原來不止古代有「鏢師」,@雨豪(鏢師) 帶你瞭解大件運輸的奧秘;外賣員@小宅宅的日常 ,會記錄自己第一次收到顧客打賞的心情,即便再普通的工作也有獨特意義。
多元小眾的新奇職業,實則都是人們生活常態運轉的一個「部件」。有人願意分享,有人便可從社交媒體的連線中看到不一樣的經驗。
因此,抖音內容生態的豐富性在這些職業的多元性中得以顯露,在抖音上,豐富新鮮的職業vlog可以讓更多使用者可以看到未知工作領域的有趣。《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在一定程度上取之於使用者,又反饋於更多的年輕使用者。讓好內容的idea產生與流動傳播形成了正向的鏈條。

選角看重生命力,職場不止「績優主義好學生」
拋棄績優主義,打造年輕打工人眾生相
區別於其它職場綜藝選角的「優秀」標準,《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選擇的年輕求職者們都各有特點,不再是顏值學歷統統完美的精英職場人。
賣鍋女孩王娜,曾在賣鍋直播間因為使用者的一句關心而情緒失控,一邊哭泣一邊背賣貨臺詞;06年體育男大黎東海,大專背景,夢想是青史留名;曾參加過《創造營》的再就業偶像何圳煜,從舞臺來到農場,甚至負傷工作。
就像世界上不會有完美的工作一樣,世界上也不會有完美的打工人。漁米可禧以選角訴求出發,著重打造「年輕打工人眾生相」。將「不完美」呈現出來,將年輕職場遊歷的百態展現出來,是《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的一大看點。讓素人綜藝迴歸真正的樸素與平凡,才能讓年輕使用者真正感同身受,而非作為旁觀者去觀摩距離自身很遠的職場人生。
比如《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將有趣工作對年輕職人們的挑戰展現出來,有趣並不意味著輕鬆。擺渡人的兩位實習生,王娜面試不透過爭取機會後立即卸下美甲,侯婉婷在聽到需要當天晚上產出串詞稿時,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要求,當場痛哭。

年輕職場人常見的求職痛點被真實記錄下來,職場成長的過程中避免不了這樣的壓力情境,這屬於每一位年輕人的真實寫照,也很直接地撬動了年輕使用者的共鳴。
與此同時,節目跳脫出了職場綜藝節目傳統的「能力」燒錄模型,大大方方地向用戶展示出,「適合」是能勝任工作的關鍵條件之一。而「適合」,一方面來自於千差萬別的經驗背景與工作內容的匹配程度,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不同求職人對於工作是否有趣的判斷。
因為小眾新奇,本質上無法直接對等於「有趣」。有趣與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不同年輕人們的主觀感受。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無趣的,勢必會影響年輕人們在該崗位上正向反饋的獲取。
在關注年輕人們是不是做得足夠好之前,先關注年輕人在工作中作為人的「主體性」。經驗背景與工作完成度會作為參考,但並不作為工作能力評估的唯一標準。面對同樣一份工作,有人覺得有趣,有人覺得無趣。個體對於「有趣」的定義不同,也反饋著當代年輕人擁有更多元的職業觀。
對於這一點的肯定,《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能夠為很多因工作焦慮的年輕使用者緩解情緒,傳遞出更實際的情感關懷。這種以人為本的職場視角,是節目擁抱年輕人的關鍵,同時也有利於當代青年的職場心態調整。

遵循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工作,逐漸成為年輕人們在職場啟用自己的一種方式。《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想要鼓勵的觀點,是職場生命力與職場能力同樣重要。

不止長影片,抖音組合拳放大綜藝IP價值
短直崛起、長線陪伴,職綜的「抖音玩法」
《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不僅是一部職場綜藝,更是結合抖音特色,多體裁全方位打造的新型題材複合型產品。「特色模式+內容賽道」的創新打法,獲得的是新職綜IP建立,社會效應、內容生態與品牌多維啟用效果。
在分眾化時代下,抖音把握住的是稀缺注意力的高價值。抖音的內容生態就是抖音綜藝的「創意池」,《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體現出來的新奇有趣的特色人生和生活方式,就來源於抖音特色向內容產品的轉化。
透過前期專案調研、觀眾偏好研究、使用者畫像建構、內容標籤建構、品牌客戶針對性調研,節目模式搭建各個環節中的大資料研究,《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精準捕捉年輕人在在網際網路上如何聊工作、如何看待工作、對工作抱有怎樣的期待,抓住了年輕群體的「國民時刻」,依靠著一系列的「數智化」導引完成了從0-1的創意突破。
在有了精確的基調後,《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採用「長短直」複合開發的模式,調動藝人職業體驗官的影響力,撬動話題來百分百發揮內容效力。
「長短直」不是簡單的長影片切短,不是無主題直播,更不是簡單「長到短、長+短」的平臺遷移和複製,而是內容從策劃到運營整體鏈路的改變與升級。在抖音,短影片、直播等多體裁複合型內容是組成一個綜藝IP的重要內容,也是IP運營的重點。
錄製前,節目對飛行藝人的經歷、職業體驗城市當代特色、熱議話題進行了充分背調,並在節目中預埋相關點位。例如杭州美食荒漠、杭州上下班時間、上海「滬幣」相關內容,均是年輕使用者群體之間的熱門潮流話題,輕鬆登上同城榜單。

從《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預熱期開始,創意短影片和採訪短影片便輪番造勢。「重生之我在職場cos表情包」「職場奇葩好物」等短影片在正片上線前就「玩」了起來,重新整理年輕使用者對職場綜藝的傳統認知,大大提升使用者期待值。在前期充分的鋪墊後,每期正片上線前一到兩天繼續用預熱影片烘托,正片播出當天釋出創意短影片以及正片二創、花絮。
從2024年十月起,節目共計釋出1000條影片。大量且節奏規律的短影片釋放,大大增加了IP觸達率,讓《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的整個預熱+在播期,能夠實現創意「不掉線」,熱度「長持續」。
所有的內容策劃運營均圍繞著當下年輕人的切身體驗來展開,也直擊當代青年職場痛點、癢點。於是,長影片中求職團團長門腔的「陪跑」探班有第三視角的意義,職業體驗官們根據自身的職場經歷分享職場看法能夠激發年輕群體的共鳴,「雲監工」的直播模式增強使用者觀看內容的參與感,短影片的廣泛職場話題激發使用者表達欲。熱門的抖音內容題材+潛力達人新星+複合型內容體裁,最終塑造成了抖音特色節目,長線陪伴抖音使用者。
從節目曝光的加成來看,多種內容形式的疊加,也為求職人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孫博文接受了URF盈展·年輕力消費集團總裁實習助理的offer,收穫人生新體驗。此外,《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營銷後鏈路培育出一條完善的達人孵化的路線,職人黎東海在錄製之外,延續節目風格,策劃拍攝了「在不同城市體驗找工作」為主題的短影片,粉絲量從2.5w漲至如今的13w。求職人們的個人影響力透過《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得到了擴大,後續的電商直播轉化進而提升了個人的商業價值。
「硬體加持」的更深一層,是在無形中構建京東品牌與年輕職場人共同成長、相互成就的緊密紐帶。京東以此方式,不僅強化了其作為科技生活引領者的地位,更為品牌價值的長遠發展劃定了一塊「青年職場陣地」,瞄準年輕職場使用者精確運營,為品牌年輕化注入源源不斷的鮮活力量。
如此,《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實現了幫助品牌方去感知年輕使用者的功能需求與情感需求,從而實現「有效植入」。
《我被有趣的工作包圍了》揭示了很重要的一點,「長在抖音上的好內容」一方面來源於抖音使用者,而在放大綜藝IP價值的這一點上,來源於完全抖音特色的編播運營方式。內容形態的短直崛起,從底層邏輯上改變了綜藝經營的模式。這放大了抖音的長板能力,並且在複合型內容放大內容消費量級的前鏈路上,實現了商業價值的後鏈路提升。
你要做好內容,你就不能只做內容。而抖音使用者在關注什麼,抖音綜藝就能撬動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