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CPI島II期KOKOMarket:一個平和自然、詩意感知的城市空間

怕錯過好文章?快把我們設為星標👆

     盤點國內外優質專案

CPI島一期改造的探索中,我們從鷲田清一提出的“平熱”與“淡景”的哲學觀念出發,塑造了一個平和自然、詩意感知的城市空間。在這次的CPI島二期設計中,我們延續了這些深刻的哲學探索,同時進一步邁向了建築與自然之間更為緊密而謙遜的關係。
自然市集的主入口 ©IN-FIELD studio攝影
陽光下被拱券遮蔭的灰空間 ©存在建築攝影
©麓湖文旅island lab攝影
“KOKO”是“這裡”的意思,而KOKO MARKET是麓湖CPI全新的“容器”來醞釀和催化出更多新鮮有活力的故事,KOKO提倡輕鬆、自然的生活方式與態度,時刻與鄰里分享溫暖和關懷。
©存在建築攝影
©存在建築攝影
專案概況
二期專案位於一期的東南側,由兩棟獨立的樣板房單體改造而成。這兩棟同樣曾被遺忘的建築,如今透過細緻的設計手法重新煥發生命力,形成了一個自然交織、氛圍濃厚的整體市集。
專案鳥瞰圖 ©麓湖文旅island lab攝影
CPI二期落點陣圖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一種介入的姿態
設計採取一種介入而非主導的姿態,呼應北歐代表建築師貢納爾·阿斯普朗德(Gunnar Asplund)對現代建築中詩意、自然與人文關懷的追求。我們強調建築如何以平和的方式貢獻於人的日常生活幸福。在設計之初,我們繼續採取了空間拓展與“微地形”融合的手法。
敞開的建築整體軸測圖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在場地東南角加建的小單體與原建築形成高低錯落、向內包裹的“市集空間”,創造了既滿足功能使用又具備豐富空間體驗的格局。拱形框架與輕質薄膜棚頂在空間上輕柔地覆蓋、自然地連線,使室內外界限模糊而溫和地過渡,形成了一個感官體驗連續而豐富的“灰空間”
樹蔭下薄膜的光影 ©存在建築攝影
但相較於一期的設計,本次設計更多的關注於以下三重思考和理念,從而使城市、建築、空間和生活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一起,平和而優雅:
日間小景 ©存在建築攝影
日間小景 ©馮攀遨攝影
連續的自然
圍繞“自然的延續性”之一概念,設計採用了大量木質材料和再生材料,鋼鐵結構與溫暖的木質肌理共同營造出一種工業與自然交織的對比美學。建築保留了原有場地上的樹木,巧妙的拱頂設計允許樹幹自然穿越,建築適應生態而非生態遷就建築。從生態和自然的“微環境”出發,而非單純地模仿自然,這種謙遜的設計態度正是“效法自然”哲學的深刻表達
樹木穿插於拱券之間&活動雨棚演示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樹木穿插而過的拱券 ©存在建築攝影
拱券與樹木 ©存在建築攝影
拱券細部 ©馮攀遨
拱券細部 ©馮攀遨
拱券結構示意圖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流動的公共空間
空間的流動性成為設計的另一核心追求。透過精準的擴建與加建,我們創造了一個連續銜接的空間體驗,宛如自然生態系統般生長延續。由室內設計到室外建築表達,與一般的室內限定空間不同,這裡是開敞的灰空間,是流動的公共空間這能更好的承載“生活的敘事”,符合各種商業的入住和運營需求
灰空間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傍晚穿行在拱券下的人們 ©存在建築攝影
傍晚穿行在拱券下的人們 ©存在建築攝影
廊下灰空間 ©IN-FIELD studio(左)&馮攀遨(右)攝影
廊下灰空間 ©馮攀遨攝影
拱券下的光影 ©存在建築攝影
圍合的市集空間
進入市集大廳,室內的下沉庭院與外部環境有機互動,鼓勵人們在這個自然與人造交織的界域中駐足、交流。這裡是一切美好事情發生的場所,下沉與向心的空間,鼓勵著人們圍坐一起,無論是團聚用餐還是翩翩共舞,這裡都可以滿足。
下沉空間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下沉空間小景 ©馮攀遨攝影
在下沉空間自由活動的人們 ©存在建築攝影
©IN-FIELD studio(左)&馮攀遨(右)攝影
輕柔的材料
材料與光影的敏感性在本專案中尤其突出。拱頂的薄膜材料如同樹葉一般在陽光下透射出柔和的光影,白天與夜晚交替變化,營造出充滿詩意與靈性的空間感受。清水混凝土與裸露的鋼結構樑柱、半包裹的老木頭、攀援而上的藤蔓綠植,隨時間和季節而自然演變,賦予建築生命與情感。這種不刻意強調但又無處不在的細節處理,邀請使用者在不自覺的狀態下感受空間的魅力,建立人與空間之間更深層次的對話。這是一種對現代生活方式的回應,更是一種對人類幸福感的隱秘追求
薄膜表面日間與夜間的光影變化 ©馮攀遨(左)&IN-FIELD studio(右)攝影
©馮攀遨攝影
室內細節與自然材料
我們在建築的室外與室內的部分結構選用了老木頭和再生椰殼材料,這種材料以給人溫和親潤的感受,與微水泥和鋼架這些工業要素形成鮮明對比。在koko market的自然主義設計理念中,可持續的自然材料不僅從審美角度上貼近自然,更重要的是從設計出發身體力行地保護自然。
©馮攀遨攝影
©IN-FIELD studio(左上)&存在建築(中下)馮攀遨攝影
©馮攀遨攝影
室內的商業互動 ©馮攀遨攝影
在這座“連續的自然”之中,我們希望傳達的是一種更具深度、更富詩意、更貼近生活的設計態度:建築不再僅僅是冰冷的構築物,而是城市生態的有機組成部分,靜靜地、生動地為人們提供平和、美好的日常體驗。這不僅延續了我們對“平熱”和“淡景”的哲學思索,更進一步邁向了一種更廣闊、更具人文關懷的自然主義設計探索。
©存在建築攝影
©IN-FIELD studio攝影
©IN-FIELD studio攝影
技術圖紙
建築加建位置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建築平面圖,Building Plans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北立面圖,North Elevation View©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南立面圖,South Elevation View ©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西立面圖,West Elevation View©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立面圖,East Elevation View©vari architects 幾里建築
專案資訊
專案名稱KOKO MARKET
專案地點|成都麓湖CPI
佔地面積1740
建築面積810
設計時間2024.06
呈現時間2025.05
建築設計|幾里建築vari architects
室內設計幾里建築vari architects
主持建築師|齊帆,楊丁亮
專案建築師|馮攀遨,李俊,邱俞晧,張一鳴,張鶴鳴
景觀設計及施工圖深化|象界設計機構
建築及室內施工圖深化|成都聿樹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設計管理|麓湖文旅island lab
花境打造|麓湖文旅麓湖園藝
工程管理|麓湖文旅island lab
招商運營|阿發奇商業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團隊|奧達斯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中盛鴻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成都正茂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聯絡郵箱[email protected]
攝影|存在建築,麓湖文旅island lab,馮攀遨,IN-FIELD studio
文案|楊丁亮,崔楠
發文編輯|Jingyi
稽核編輯Yibo
主編 | Sherry L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