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再陷醜聞,員工降薪高管卻大賺?

繼裁員5%後,
Meta又雙叒對打工人下手了
員工爆料,Meta將“砍薪”10%
拼盡全力,還是無法戰勝小扎的心狠手辣……
Meta
上演矽谷版“劫貧濟富”
Meta最近也算是在風口浪尖上衝上浪了,裁員風波還沒過去(戳→惡性裁員?討好川普?Meta又攤上事了……),又是一波大爆料襲來:
這次的“砍薪”並不是直接降低基本工資,而是對給員工提供的限制性股票單位(Restricted Stock Units,簡稱RSU)進行了下調10%的操作
下調RSU,為什麼是“變相降薪”?
先給不太瞭解RSU的uu們簡單進行一下科普。Meta的薪酬package主要包括基本工資、RSU(新員工補助+年度refreshers)和年度bonus
cr.faangfire
其中的RSU是一種常見的股權激勵形式,相當於公司承諾未來給員工一定數量的股票作為回報,目的是吸引和留住員工。
Meta的新員工RSU會在每個季度進行vest,為期四年,透過分階段歸屬的模式來鼓勵Meta員工長期留在公司。若中途離職,未歸屬的RSU可能作廢。
cr.faangfire
RSU的價值與Meta的股價直接掛鉤。假設Vesting時Meta股價是500美元,那麼每vest 1股RSU就相當於獲得500美元(需扣除tax)。如果Meta股價上漲,RSU的價值也會大幅增加;反之股價下跌則會縮水。
Faangfire網站整理了2025年Meta對RSU做出的調整(包括英區的額外調整)。作為整個package中比較重要的部分,

10%的RSU縮水對薪資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

cr.faangfire
Reddit上也有網友分析了為什麼矽谷一些大廠在裁員後,科技股反而會上漲的原因,其中就有RSU帶來的影響:
cr.reddit
員工降薪,Meta高管卻喜提200%的獎金??
打工人還沒來得及悲傷,新一輪暴擊又出現了:
近日,Meta在一份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檔案中表示,將把指定高管的“目標獎金百分比”從基本工資的 75%提高到200%(不包括小扎)。
cr.fortune
這波矽谷版的“劫貧濟富”也是在外網reddit等論壇上得到了大波負面評價。但儘管內部動盪,Meta仍然在業績上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2024年第四季度,Meta的收入同比增長21%,至484億美元,超過華爾街的預期。
矽谷科技圈大變天
留學生科技求職的出路在哪裡?
扎克伯格將Meta的業績增長歸功於其廣告業務和AI驅動的產品改進。小扎稱2025年是“真正重要的一年”,表示屆時Meta的AI助手將成為業內應用最廣泛的助手。人工智慧在矽谷的含金量,還在不斷攀升。
在前段時間的播客中,小扎也表示:“2025年,AI將取代中級工程師。”
科技圈的裁員已經形成連鎖反應,不少大廠最近都進行了類似的裁員,或正在進行相關的計劃。
一邊是裁員、另一邊是高管漲薪,也能從側面看出科技行業內部的一個關鍵轉變:傳統角色正在重新調整,為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能力騰出空間,與人工智慧相關的高階人才將備受青睞。
這種趨勢對於正在科技行業求職的留學生來說,也值得思考。比如像Meta這樣的公司越來越關注機器學習 (ML) 和人工智慧 (AI) 的發展,意味著他們可能會創造出專門針對人工智慧開發的新工作。
cr.Meta招聘介面
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關注一下Meta官網,是否有適合自己的機會。WST也給大家整理了科技公司的最新面試真題和網申list,新增小助理回覆關鍵詞【科技】即可解鎖~
針對人工智慧衝擊科技行業的現狀,WST創始人Jerry也曾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大家可以點選檢視:
總的來說,隨著傳統技術崗位在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推動下面臨淘汰的風險,留學生想要滿足與這個新技術時代相適應的技能需求,就一定要發揮自己作為“人”的優勢
把握內推機會
根據WST的科技導師透露:Google 2024求職季招聘會先看internal的機會(實習生轉正+內部轉崗),external投遞的人最後考慮。即便是被級別高的人內推,在這個team有hc的情況下,還是需要經歷三輪的嚴苛面試。
Google並非個例。基本上企業會優先看有內部全職工作人員推薦的申請或者是簡歷,因為畢竟有內部的人員給的背書。而如果這個內推的申請者,能夠滿足公司招聘需求的情況下,其實企業就沒必要再去額外費精力看那些,從官方申請投遞的簡歷。
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這不是非常的公平,因為走官方申請流程的不乏有各方面很優秀的學生。
對於留學生來說,高薪行業的北美求職規則已改變,個人的求職邏輯需要轉變:不管你優不優秀,你需要先保證自己的簡歷“被看見”
面試時展現自己個人長遠的發展力
以前企業在面試時特別看重候選人否具備該崗位初級員工的硬技能。但如今,高薪企業面試時會更加側重透過行為面試去考察候選人是否能勝任、並且是長久地勝任申請的崗位。
比如北美科技公司打分標準之一:無論是什麼崗位,你進入工作狀態,一定是在一個有同事的環境下,你需要社交需要交流,所以面試環節的Communication也是面試官非常注重的一點。
很多中國留學生或者家長,往往是都注重硬技能層面的培養,而忽視了軟技能的重要性。為什麼很多中國學生在校成績很好、實習經歷也多、技術性的問題都會答,但就是總拿不到offer?很有可能就是在面試中,自己的溝通技能或者是就是跟人的互動談吐,在整個interactive的process裡面,讓面試官對你的個人發展力(包括但不限於我們說的溝通能力、領導力等等)持否定態度。
因此在準備科技公司面試時,behavioral上也不能鬆懈,一方面要多去參加面試,另一方面要結合個人經歷和常見的面試題去做mock。
WST給大家整理好了一份BQ題型文件,有需要的同學可以掃描小助手二維碼領取,早早開始練習!👇
2025年,就業趨勢大環境不斷變化。川普正式上臺,留學生是否會迎來最激進工籤政策?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美國高薪行業大幅收緊實習生的轉正名額,全職崗位的招聘需求減少,但求職市場上的優秀人才卻在不斷增加。供需嚴重失衡的局面,讓就業市場的競爭從傳統的“優勝劣汰”轉向了更為激烈的“優中取優”。AI浪潮下,留學生如何做好求職準備,畢業拿下心儀高薪offer?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