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自:快科技

央視新聞報道了一起間諜竊取我國敏感資料的事件。
據悉,某天,楊教授在工作郵箱中收到了標題為“研究申請”的郵件。作為國內某知名大學前沿科技領域的專家,楊教授經常收到類似的郵件。然而,與其他學生的郵件相比,這封郵件的內容顯得十分模糊。
郵件內容如下:“尊敬的楊教授,您好!我是小王,一名在讀碩士研究生,想申請成為您的學生,能否在您的指導下進行學術研究?我希望能透過郵件與您進一步溝通。”
出於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楊教授要求對方重新提交一份個人簡歷,以便更好地瞭解其研究方向和水平。不久後,他收到了對方一封誠懇的感謝郵件,附件是一個加密的Word文件,檔名為“簡歷”,而密碼則“貼心”地附在了郵件正文中。
楊教授下載並打開了這份簡歷,內容令他更加困惑。簡歷顯示王某並非在校學生,且其專業與楊教授的研究領域毫無關聯。顯然,對方的郵件溝通目的並不僅僅是申請報考,這讓楊教授感到警覺。
為了弄清對方的真實意圖,楊教授發信詢問其具體想研究的領域。對方回覆稱是“艦船裝備”,這一回答進一步加深了楊教授的懷疑。他判斷對方很可能是以學術研究為幌子,試圖獲取我國艦船裝備領域的敏感資料。於是,楊教授立即聯絡了學校保衛部門的負責人,並第一時間向國家安全機關報告了此事。

經過調查,該郵件具有雙重竊密目的。
境外間諜情報機構試圖以“研究申請”的名義,針對性地獲取我國防軍工領域的敏感資訊。如果目標物件警惕性不足,可能會陷入對方的圈套。
更值得關注的是,郵件中名為“簡歷”的附件實際上嵌入了境外間諜情報機構開發的木馬程式。一旦目標物件開啟該文件,木馬程式便會被啟用,攻擊者可以輕鬆控制該計算機並竊取其中的資料。
幸運的是,楊教授在日常科研工作中嚴格遵循保密管理規定,未在該計算機上儲存任何敏感資訊,從而避免了洩密事件的發生。
網友表示:
“我一個小老百姓,外國人沒興趣偷我隱私,偷我隱私最積極的是手機廠,疼訊,淘寶。。。。。。。。。。。。。”
“高校很多教授都是涉密人員,真正做事情的人能接觸到核心資料的。”
“我家這邊是十八線小縣城,但是這裡就有一家企業,涉及軍工產業,還是很重要的核心部件生產廠。小廠子的工作人員很多都涉密的。”
想要學習Linux系統的讀者可以點選"閱讀原文"按鈕來了解書籍《Linux就該這麼學》,同時也非常適合專業的運維人員閱讀,成為輔助您工作的高價值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