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和各類雜書看多了,漸漸地你可能會對歷史上的人和事物產生各種不真實的想象。
有時候,歷史也許沒有你想的那麼誇張,但有時候,歷史比你想象的更五彩斑斕。
不信就來看看下面這15個事實,你就知道你的想象有多離譜:
—1—

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把聖誕節當作一個能開懷一笑的節日。
他們的聖誕節卡片上會有一些像是一個孩子卡在茶壺裡,老鼠騎著龍蝦,或者是一個小丑拿著燒火棍捅警察的屁股這樣的圖畫。
—2—

由於黑白照片的緣故,維多利亞時代和愛德華時代的服裝經常被認為或描述成黑色、白色、灰色和棕色,其實它們五顏六色到爆。
這張1914年的奧托克羅姆微粒彩屏幹板照片(一種非常早期的彩色照相技術)中可以看到幾位女士穿著的衣服色彩鮮豔活潑。
—3—

拿破崙真的沒那麼矮。他的身高大約5英尺6英寸(1米68)。
而這個身高差不多是那個時候的男性平均身高。
—4—

如果你覺得復活節島上的雕像只是一個巨大的頭部的話,那你可就錯了。
它們是全身雕像,只不過大部分的身體被埋在了山坡的土中。這是有意為之。
—5—

編注:圖片裡的planing應為planning
如果你正計劃去埃及旅遊,可別盼著吉薩大金字塔能讓你置身古埃及。
因為吉薩是一座現代城市,而大金字塔正好位於吉薩的正中間,就算你坐在必勝客裡都能看見它的全貌。
—6—

《侏羅紀公園》裡的迅猛龍少了羽毛。真正的迅猛龍的體型有火雞那麼大,還有長滿羽毛的翅膀。《侏羅紀公園》中的迅猛龍更接近於現實中的肉食性恐爪龍。
predator['predətə]: n. 食肉動物
—7—

泰姬陵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天堂的代表也是愛情的象徵。
不過,泰姬陵附近的亞穆納河岸漂滿了垃圾,成了昆蟲滋生的寶地。汙泥和空氣汙染正在緩慢地侵蝕著泰姬陵的馬賽克瓷磚和大理石表面。
—8—

維京人從來不戴帶角的頭盔。這個形象來源於卡爾·埃米爾·多普勒。
他在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服裝設計裡,引入了帶角頭盔的形象。後來維京人戴角盔就被刻在了人們的心中。
—9—

如果你想到上世紀60年代美國嬉皮區Haight-Ashbury的嬉皮士場景時立馬就會想到扎染的衣物,那你可就錯了。
嬉皮士運動的前輩絕對中意長髮,但是扎染當時還不流行。他們當時更喜歡偏南亞風格的髮型。
—10—

每4個牛仔中就有1個是非洲裔美國人。美國內戰之後,牛仔是解放後的奴隸們最喜歡的職業之一。
雖然他們仍然會被歧視,但是在牛仔中間,他們備受尊重。
—11—

當你透過電腦螢幕或者印刷的複製品來欣賞畫作時,經常會對歷史作品的真正比例產生錯覺。
—12—

角鬥士比賽並不是血呼刺啦的大亂鬥,而是有著嚴格的規則和裁判員的。
一名角鬥士的墓碑碑文上抱怨說,一個糟糕的判罰讓他丟掉了性命。
—13—

著名攝影作品《移民母親》並不是幸運的抓拍作品。
攝影師多蘿西婭·蘭格精心進行了構圖,讓照片能對觀眾產生最大的衝擊力。
—14—

西部的牛仔通常戴的是黑色圓頂硬禮帽。
斯泰森款式的牛仔帽直到19世紀末期的時候才流行起來。
—15—

穴居人不是真的生活在洞穴裡。相反的,有證據表明史前人類在一年中的大多時候都在野外打獵,只有在冬季才會宅在洞穴中。
洞穴只是更利於儲存文物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