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配置大實話:賣房賣了500萬,買兩個產品就夠了?

這期播客,邀請到我的老朋友、量化FOF基金經理、私募基金買手思捷,來聊聊如何在今年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中保衛家庭的錢包,避免踩坑,做好安全的配置和靠譜的理財(本期播客錄製於2024年12月25日,所以節目裡說的“今年”是指2024年)
2020年,我曾經採訪過思捷,請她分享了她用“100個博士幫她賺錢,還不用發薪水”的思路做的創業故事,大家可以點選閱讀。
距離採訪4年過去了,思捷依然在行業中深耕量化賽道,量化行業越來越卷,從業人員素質越來越高,思捷說“100個博士”已經是共識和標配,甚至都不能成為投資決策的基礎。這對FOF基金經理和普通投資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呢?

歡迎🔼掃碼🔼收聽
其他收聽平臺小宇宙蘋果播客喜馬拉雅荔枝 FM蜻蜓FMQQ 音樂網易雲音樂搜尋「不覺春曉」
播客時間線
• 02:12 普通人追漲時最容易踩坑
• 03:02 10月份那波身邊很多朋友追漲,但行情很難把握
• 06:03 擇時為什麼難
• 07:19 能在這波上漲中賺錢的指數增強策略
• 09:38 為什麼相對於指增,中性策略是機構更喜歡的
• 10:57 高淨對回撤容納度更高的,會配指增
• 11:31“牛市”裡面還需要分散配置嗎?如何確定現在的市場形態
• 12:23 分散的原因是市場的不確定性
• 14:44 要了解自己的投資需求,再去匹配投資決策,才會讓自己舒服
• 15:21 瞭解自己的投資風格,可以參考找工作的例子
• 17:54 剛賣了房有了五百萬,該怎麼配?
• 18:54 如果有人告訴你保本保息還給8個點,請警惕
• 21:23 對合理回報有預期,怎麼評估是否“合理”
• 22:10 什麼是資金不出圈?二級監管結構以及FOF基金經理投資前看底層
• 25:02 對私募行業的幾種代表性觀點和誤區
• 26:38 如果一點風險都不存在還給你10個點,請問這種產品為什麼需要找你募資?
• 28:38 量化行業賺錢的邏輯其實是智力資本
• 31:01 單個策略牛已經很難持續賺錢了
• 33:02 量化FOF也需要根據自己募集的資金需求去匹配合適的管理人
• 36:52 為什麼500萬買2個產品已經很難了,什麼是真正的分散
• 40:13 不投公募是因為沒有研究,主要看自己的時間花在哪兒
• 40:46 作為基金買手對穩健型產品的預期
• 41:46 二級市場比較普遍的是股票和商品策略,綜合起來配
• 42:29 商品策略和股票策略是低相關性,並不是負相關
• 47:54 量化最難的地方是不擇時,所以要相信這個產品能賺錢的人才能賺錢
• 52:40 如果有擇時的天賦,不用買產品
• 54:10 投資者應該選擇什麼樣的FOF
• 57:15 客戶有自己的事情,不太有時間自己投資,他們都是很忙的
• 58:30 今年新備案的私募管理人很少,關掉了1000多家
• 59:01 疫情後很多DD變成了線上
• 1:03:17 給客戶賺錢,挖掘到賺錢的團隊是2025年的心願
↙ 也可以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收聽和訂閱播客
*本期播客討論僅代表嘉賓和主編個人意見和理念探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歡迎關注交易門公眾,進行交流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