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俄羅斯電商市場,總是流傳著一個電商小白髮家致富的故事。事實上,當時的俄羅斯的確充滿機會,很多行業都需要尋找新的合作方,為了給企業搭建合作,莫斯科市內最大的會展中心幾乎每週都有不同的展會。
後來,一場俄烏衝突讓俄羅斯陷入西方“制裁孤島”,更讓很多中國商人從中看到了機會。當大批歐美、日韓品牌撤離俄羅斯,當地本土供應鏈受到衝擊,成就了不少中國跨境商家,也造就了當地電商市場的繁榮。
不過紅利視窗期總是短暫的,相比前兩年,俄羅斯市場的門檻明顯變高了,用外貿商家普遍認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來了俄羅斯,依然是中國人'卷'中國人。”

說起中俄兩方的跨境貿易緣起,雙方可謂一拍即合,前者希望在美國市場不確定下性尋找新的增長曲線,後者自蘇聯時期就存在輕工業薄弱問題,大批歐美日韓企業撤退後不得不面臨億萬市場缺口。
據中國海關總署,2023年,中國跨境電商出口至俄羅斯的規模是846億元,同比增長91%,增速遠遠快於美國、英國和德國。2023年,俄羅斯已經成為僅次於三者的中國跨境電商第四大出口國。
俄羅斯電子商務企業協會資料顯示,2024年,俄羅斯電商市場銷售額增長41%,達到9萬億盧布。而2023年,又比2022年增長了28%。該協會總裁索科洛夫稱:各地區市場剛剛開始發展,潛力非常大,2025年電商交易量將繼續增長約40%。
早在俄烏衝突的前一年,俄羅斯本土電商平臺Ozon就開始招募中國賣家,到2024年底,Ozon已經簽約了至少10萬中國賣家。進入2025,俄羅斯三大電商平臺ozon、yandex、wildberry都開始了在中國的招商動作。

來自中國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旗下的速賣通也曾登上俄羅斯電商平臺榜排名第一。可以說,速賣通的成功,頗有些“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意味,其高性價比商品培養了當地消費者線上購物的習慣,阿里巴巴與俄方的對接,也讓當地物流運輸變得更加順暢高效起來。
今年3月在港交所成功上市的紙尿褲企業“舒寶國際”,可以說是典型的受益者。2021年-2023年,舒寶國際來自俄羅斯的收入佔比逐年上升,分別達到40.0%、50.4%和57.7%。2023年,其來自俄羅斯的收入超過3.7億元,佔總收入的58%。

經歷一定發展階段後,任何行業都會從藍海轉變為紅海。如果說2022年左右,搶佔先機的跨境商家總能分得一杯羹,那麼現如今俄羅斯的跨境門檻正在變高。
首先,中國商家的“內卷”在俄羅斯電商平臺上愈發普遍與激烈。2022年,電商平臺 Ozon 開通中國賣家入駐通道,大量跨境商家湧入這個平臺。隨著中國進駐的商家越來越多,有些商家起手就是六七家門店一起開,由於俄羅斯當地商家還是存在比較大的價格優勢,中國商家開始互相內卷,互相降價。
其次,賣家進駐俄羅斯市場的成本在不斷提高。一位貿易人直言:“現在幾乎不可能以低於100萬盧布的資金進入電商平臺,而幾年前啟動一項業務只需10萬至20萬盧布就足夠了。”

除了啟動資金方面的桎梏,物流也是個比較大的難題。國際運輸部分,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的三年間,貨物運輸成本增長了69%。這離不開歐美對俄羅斯制裁後,全球貿易和物流供應鏈的重構。
儘管內卷,不過俄羅斯的電商市場依然處於高速前進發展之中,只要機會依然是機會,中國“淘金者”便不會停下前赴後繼的腳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