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口碎大石、打詠春、擼貓…國產機器人“卷”出新高度!小米、小鵬都來了….

誰能想到,2025年央視春晚最“吸睛”的節目,竟是一群穿大花襖、扭秧歌的機器人?
2025年春晚,杭州宇樹科技的H1人形機器人憑藉一段魔性秧歌舞火遍全網。
這群身高1.8米的“顯眼包”不僅能精準踏步、旋轉,動作絲滑如真人,甚至能“0幀起手轉手絹”。
這場表演不僅讓宇樹機器人一戰成名,更掀開了國產機器人行業“頂流時代”的序幕。
如今的國產機器人,早已不是工廠裡的“鋼鐵打工人”,而是成了能唱跳、會逛街、甚至搶你飯碗的“全能選手”!

機器人究竟發展得有多離譜呢?何時能“飛入尋常百姓家”?咱們來好好盤一盤。

前排省流建議,文章內含大量動圖,建議小夥伴們連個wifi再看~
相信很多朋友已經感覺到了,如今的街頭巷尾,國產機器人正以驚人的速度“滲透”人類生活。  
比如有許多網友偶遇,機器人在各大商場幫人拎包。
看這悠閒的姿態,像極了男朋友。
不光逛街,機器人還能遛機器狗呢,這樣子有沒有讓你聯想到鄰居老大爺?
春節後在廣州海珠區萬松園小學,還有機器人與醒獅一同歡迎孩子們返校。
公務員群體也迎來了新同事,深圳眾擎機器人的CTK1已上崗街頭巡邏,你別說,還真有內味兒了~
不僅國內,國外對機器人也是十分狂熱,而且整活更“抓馬”。
國外博主花了70000美元買了一臺中國科技公司宇樹的G1人形機器人,給大家直播開箱,簡直太有效果了,猛漲了10萬粉絲。
一個毫不留情的飛踢,也是讓咱們國產機器人給扛住了。
接著博主還把G1打扮成嘻哈風格出門遛彎,各種操作引得觀眾鬨堂大笑。
感覺不夠有意思?來看看這個老外兄弟,買了個宇樹機器狗Go2後,竟然讓它噴火!
結果把自己給嚇著了…
不僅有沙雕的,還有正經點的,比如在西班牙節目上,主持人就對著宇樹G1機器人一頓亂誇,咱們國產機器人也算是“破圈”了。
現在就連投資圈也掀起“機器人租賃熱”,二手平臺顯示,一臺9.9萬元的宇樹G1出租十次即可回本。
甚至有租賃商家稱近期已經爆單,還有商家靠一臺機器人租賃今年已收入超20萬元。
這哪是機器人,分明是‘鋼鐵財神爺!
以上種種現象,不僅說明了機器人行業的火爆,也能看出大家對高科技產品的接受度越來越高。
那麼相信有小夥伴有疑問了,這些天秀的國產機器人都出自哪裡呢?
目前在國內,機器人江湖已形成三大門派,咱們簡單點來概括就是,北京硬核派、深圳全能派以及杭州會整活派。
首先是北京技術派,代表“人物”天工機器人,最近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區海子牆公園最高點,實現了100多個臺階的連續攀爬,成為全球首例可在室外連續攀爬多級階梯的人形機器人。
此外“天工”順利實現了依靠視覺融合感知進行上下臺階。
還能在雪地、草地裡狂奔,堪稱“全地形怪獸”。  
還有星動紀元,作為清華系出身,自研靈巧手能穿針引線,輕鬆拿捏雞蛋以及執行各種複雜的任務。
可以像人類一樣溫柔觸控貓咪。
不僅手厲害,腿更厲害,它還創下了首個機器人登長城紀錄。  
此外還有北京加速進化機器人,個頭雖小,但輕巧靈活,皮實耐摔。
經過暴力測試,它甚至能上演“胸口碎大石”和“鐵頭功”,展現了極強的耐用性。
咱們可以發現高校扎堆的北京機器人專注高精尖,專治各種“不可能”。  
接下來是深圳實幹派,最出圈的莫過於眾擎機器人,其亮點就在下肢能力以及超擬人步態上。
簡簡單單一個漫步影片就在X平臺就突破了230萬。
連英偉達的高階研究科學家 Jim Fan 都看懵了,直呼分不清這到底是真實畫面還是 CG 特效。
如果穿上衣服,甚至都有模特走臺步那感覺了。
不僅能走路,還能靠手臂和腳尖支撐,模仿人類做俯臥撐,動作講得就是一個標準 。
哦對了,他最近還展現了後空翻,你就說穩不穩吧。
還有來自深圳的優必選Walker,2016年首次登上春晚舞臺,2023年港股上市,成為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現在已經進比亞迪工廠擰螺絲,日薪只要一度電,讓車企直呼“真香”。
還有深圳的星塵智慧機器人,彈琴,泡茶和顛勺手到擒來。
還能打詠春拳,簡直太超前了。
他們的特色就是從工業產線到家庭場景,深圳機器人主打“啥都能幹”。  
最後就是杭州“網紅”派  ,經典的宇樹科技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G1堪稱都是整活的一把好手。
還能砸核桃,開可樂瓶蓋,甚至顛鍋。
這個魔性的舞蹈大家應該都刷到過吧,由於太過靈活甚至一度被懷疑是AI生成。
另外G1跑步也很酷,創始人已經說了,未來速度要超越博爾特!
還有扭秧歌那個H1型號,最近也是出盡了風頭。
底盤非常穩,即便是踹他,也是絲毫不虛~
最關鍵的是,宇樹人形機器人售價僅9.9萬,堪稱“價格屠夫”。  
杭州還有專攻四足機器人的雲深處,新加坡電網僱它爬電纜,堪稱狗子界的公務員。   
從北京到深圳再到杭州,國產機器人已經進入百花齊放的時代。那麼你心目中的國產機器人No.1是哪家?
話說回來了,誰說只有機器人公司才能造機器人呢?
國內造車新勢力也沒閒著,近日小米、小鵬、蔚來等宣佈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全球已有18家車企接入人形機器人賽道,而且畫風非常“科幻”。  
比如小米的CyberOne(鐵大),身高177cm,能跑步、搬箱,被官方定義為“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支援家庭護理、陪伴等多種場景。
還有小鵬Iron,搭載自研AI晶片,目前在工廠的其他崗位試執行。
未來Iron可能會進入門店,承擔與客戶交流互動的迎賓工作。
廣汽集團也趕在2025年前釋出了第三代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GoMate。
它擁有行業首創的可變輪足移動結構,實現了驅動器、電機、靈巧手等核心部件完全自研。
早在2023年,蔚來汽車便組建了一個人形機器人“戰隊”。主要關注人形機器人的底層技術,包括演算法、動態感知、大模型,並進行了一些研究。
至於車企為何痴迷機器人?秘密藏在技術複用裡。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電車的伺服電機,稍加改造就能讓機器人“活過來”。
正如理想汽車所言:“智慧汽車本就是帶輪子的機器人!”  
目前行業預測給出驚人資料:203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或破2000億美元,中國將佔30%。
隨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的智商還會直線飆升,大模型已經讓機器人能“思考”,畢竟GPT-5加持的機器人已能規劃家務動線。
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價格跳水,10年前波士頓動力機器狗售價50萬,如今宇樹同類產品僅數萬元。
從工廠擰螺絲到家裡帶娃,甚至月球挖礦,幾乎沒有機器人不敢接的活 ,未來或許人人家裡都能用上機器人了。
當然,打工人也不必焦慮——機器人暫時還不會寫段子、談戀愛。
正如宇樹創始人王興興所說:“我們造機器人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讓人類更專注創造。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給你10萬預算,你會買機器人還是買車?  

25.98萬起!新款騰勢N7釋出,標配高階智駕,續航超700km,充電像加油一樣快…

4499元起!iPhone家族新成員釋出,最便宜蘋果AI手機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