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林宛央
公眾號: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陳曉和陳妍希還是官宣離婚了。
算是公佈了一個眾所皆知的訊息吧。從上一次兩人被爆離婚雙方都不再回應開始,其實答案觀眾就已知曉。
看到這個訊息,自然不覺得意外。甚至波瀾不驚,如今誰說離婚,我都波瀾不驚,這再正常不過了,人到中年不一定會對愛情祛魅,我認為人是永遠不可能對一切形式的感情祛魅的,但確實活得越久,越對各種形式祛魅。婚姻,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生活形式而已。
反而讓我輾轉失眠的,是兩人公佈離婚後,關於他倆的各種離婚猜測。沒辦法,畢竟當時兩個人是真的甜過,陳曉和陳妍希結婚時的那個頭紗吻,我自己都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最美的愛情偶像劇也不過如此,加上陳曉平常比較冷的性格和陳妍希非常甜的氣質,充滿反差感,所以兩個人的愛情就更加多了一些浪漫氣息,塞得進去我們對愛情的一切美好想象。

想象總是最天長天久的,於是我們總覺得這兩個人的婚姻經得起歲月侵蝕。
可是,他們之間的情感湧動是戛然而止的。
在他們傳出婚變新聞之前,我有看過兩個人的一次採訪影片,一開始陳妍希用星星眼看著陳曉,彷彿在期待一些什麼,但是陳曉自始至終沒有回應,不僅沒轉頭看過一眼陳妍希,甚至,當陳妍希開口說話的時候,他耐人尋味地冷笑了一下。
夫妻之間也不是不能有這種狀況。親自結過婚的人都知道,兩口子在吵架的時候很容易彼此輕蔑的。
但那往往只是暫時的。情緒迴歸日常後,仍然會相互給點面子。
可自從這個採訪影片後,陳曉和陳妍希之間一直處於這種狀況,直到兩人親自公佈離婚。
所以這個離婚理由還用猜嗎?還用得著要麼給女方造黃謠,要麼給男方安排狗血情事嗎?殺死中年婚姻的,往往都不是什麼大事,我說句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所謂很多原則性問題,在中老年人看來也沒啥原則了。
真正讓一段中年婚姻死亡的,是各種小事的圍剿,然後你發覺自己四面楚歌,好像哪哪都和對方無法對齊顆粒度,你想往東,他想往西,你覺得這樣好,他覺得那樣好,久而久之,當然相看兩厭。
因為自戀是人的本能,能夠突破本能放棄自己喜歡的生活細節,去認可和執行別人的生活細節,這,真的非常非常難。
很多人的愛意,就是這麼被一點一點消耗掉的。

我以前很年輕的時候,特別反感長輩們以過來人的身份說:“結婚這種事,合適比喜歡重要些。”我當時覺得,怎麼可能,你不喜歡一個人肯定是看他哪裡都不合適,甚至你會否定他的一切。
然後現在經過婚姻的吊打後,我必須承認,性格合適,尤其是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上的合適,會讓婚姻生活變得相對容易一些。在合適的基礎上,再去追求愛,可能是最利於婚姻的。
而且這種【相對容易】還建立在雙方都不怎麼變的情況下。
現實往往比理論更復雜,婚姻生活一定是一直在變的,人,也會隨著際遇的改變,而發生很多變化。所以很多原本合適的人,如果沒有在婚姻的變化中,踏上共同的節奏,那婚姻同樣會變得比較艱難。很多共患能的夫妻,不能同富貴,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他們在改變的洪流中,不知不覺失散了。
愛,可以增加兩個人一起改變的意願。但,並不是關鍵。
最關鍵的,我仍然覺得是個人際遇的推動。俗稱——命。她所經歷的事,讓她只能擁抱這種命,而他所遇到的事,讓他必須去追逐另一種命。
陳妍希和陳曉的婚姻,說白了,是兩個人的命運,不再開往同一個方向。婚姻就這麼回事,解體的原因無非就是不管從細節上和大方向上,兩個人想要的東西都不一樣了。這兩者,能有一個保持同頻,中年婚姻都還不至於崩散。
倒也不用對陳曉的忽然變臉多麼憤懣,人嘛,就是如此,對於一個你認為哪哪都和你不一樣的人,向來只有輕視。因為,自戀是所有人的底色,只不過有的人修養高能掩飾,而有的人掩飾不住,僅此而已。
他倆其實總讓我想起電視劇《金粉世家》,結局處,金燕西和抱著孩子的冷清秋,各自乘坐一列火車擦肩而過,一段曾經絢爛的愛情徒留一地冰霜。

他們都選擇了自己最想要的命運,而不是選擇了殘留的情和那個人。
人,最終,要愛的,要選的就是自己。選擇婚姻和放棄婚姻的本質,都是為了自己。
-經授權轉載-
今日薦讀
作者簡介
林宛央。瀟灑派小妖精,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來源:宛央女子(ID:Apple1990-k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