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IGURE 02/18

2月18日中午,平地一聲雷,娛樂圈最不意外的一對明星夫妻官宣離婚。
沒錯,就是近幾年,幾乎每年都要被傳一次離婚的陳曉和陳妍希。
兩人釋出同樣的文字內容:“感恩遇見,今後各自安好,未來同為孩子的父母,共同陪伴孩子成長。”為這段維持九年的婚姻畫上了句號。


婚禮上轟動一時的“頭紗吻”還歷歷在目,兒子“陳睦辰”的名字還見證著彼時刻骨銘心的愛,到如今,兩人留下的只有此刻冰冷的文字和回不到的過去。
回看兩個人的婚姻旅程,最感慨的是:對一個人的愛是藏不住的,不愛也是。愛一個人時,眼神會發光;不愛時,連沉默都帶著疏離。
兩個人屢次被傳離婚,原因不過如此。
當看向彼此時的星星眼,變成不在乎,兩個人的關係便走到了終點。

愛一個人時的樣子
2013年,陳曉與陳妍希因戲結緣。
彼時陳妍希因“小龍女”造型被群嘲,陳曉卻公開力挺:“她就是我心中的姑姑。”戲裡戲外的維護,讓曖昧滋長。
陳曉去臺灣出差,久別重逢的兩個人互相升起曖昧情愫,陳曉說“我覺得你很適合當老婆”,陳妍希心花怒放,他們的愛情拉開帷幕。
隨後,兩人分別在微博發了一半心,官宣戀情,陳曉的告白直白熱烈:“總有一天,你會跟我姓。”


愛到極致時,連姓氏都是誓言。
2015年10月,陳曉在法國塞納河租下了一艘遊船,遊船上鋪滿玫瑰,用3D列印給姑姑做了一尊塑像,燭光晚餐中,掏出2克拉鑽戒向陳妍希求婚;


2016年,他們在北京雁棲湖大婚。雁棲諧音妍希,那時,陳曉對陳妍希的愛,無處不在。
陳曉掀起頭紗的一瞬,俯身親吻的悸動被鏡頭定格,成為內娛婚禮的“封神畫面”。


婚後採訪中,陳曉形容婚姻:“像找到另一個自己”,陳妍希則甜蜜規劃:“想生三個寶寶,家裡永遠熱熱鬧鬧。”
那時的他們,微博互動滿是煙火氣的浪漫,他們給兒子取名“陳睦辰”(陳曉愛陳妍希)。


陳妍希曬出陳曉拍戲的側影和兩人合照,心疼他日夜拍戲的辛苦。


陳曉熱烈回應“謝謝老婆”。
一家三口的機場照、慶生派對中看向彼此時難掩的笑容,都是他們認真愛過的證據。
愛是本能,是忍不住分享瑣碎,是望向彼此時眼裡的光。

當愛已成往事
然而,愛情的褪色往往始於沉默。
陳曉婚後紮根劇組,接連交出《冰雨火》、《夢華錄》、《那年花開月正圓》、《雲襄傳》等口碑作品;陳妍希則逐漸迴歸家庭,把重心放在照顧孩子上,偶爾參加綜藝。
兩個人聚少離多成為常態,時間漸漸拉長,他們的合體次數逐漸減少,除了微博上一年一次的慶生,很少再有關於彼此的動態。
2023年陳妍希生日,她曬出全家福,陳曉卻缺席互動;
同年七夕,陳妍希在節目中透露,自己在婚後幾乎沒收到過禮物。


當分享欲消失,連儀式感都成了奢侈。
很難說,陳曉和陳妍希的婚姻沒有受到陳妍希常年因謠言而被網暴的影響。
結婚近10年,關於“陳妍希配不上陳曉”的言論從未停息。
搜尋“陳妍希”三個字,觸目驚心的詞條赫然在列:“公交車”“明碼標價”“陪睡上位”……這些惡意標籤如附骨之疽般纏了她近十年。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中陳妍希飾演連阿雲,角色本是對男權社會的控訴,卻被網友扭曲為“本色出演”。


2020年陳妍希與張書豪合作電影《跟你老婆去旅行》時,一場普通的劇組互動被全網“鑑婊”。


造謠不需要成本,尤其是造黃謠,足以引發不明真相的網友狂歡,而當謠言澄清時,他們假裝看不見。
陳妍希如此,張靜初如此,這個世界對女性的道德絞殺,永遠只需一句“床上那點事”。
說多了,回到二陳婚姻上來,面對妻子深陷泥潭,陳曉始終沉默。
或許對他們來說,婚姻中最痛的,不是謠言本身,而是伴侶的置身事外。
作為最懂伴侶的那個人,但凡陳曉說一句停止造謠之類的話,陳妍希也不至於一直與這些黑粉孤軍奮戰。
相反的,謠言越傳越烈的時候,陳曉每次出現都板著一張臉,那時,與陳曉一起上熱搜的永遠是這句話“陳曉的眼裡沒有光了”。


言外之意,一切都是陳妍希搞的。
即便飽受這樣的質疑,而且陳妍希公開回懟“他又不是奧特曼,為什麼眼裡要有光”,陳曉都沒有公開為陳妍希說一句話,而始終以“私事不評論”為由拒絕回應。
與當年那個維護陳妍希、看不得陳妍希受委屈的霸總陳曉,截然不同。
愛是下意識的保護,而不愛是連解釋都嫌麻煩。
我見過你愛我時的樣子,所以當你不愛我時,我比誰都清楚。或許漸漸地,陳妍希感受到了這份疏離和冷漠,接受了不愛這件事。
2023年,陳妍希發博“願四十而不惑,從今往後不為小事煩惱,愛咋咋滴。”照片看起來仍然開心,但不再有關於陳曉的隻言片語,言辭中仍然難掩悵然若失。


2024年,陳妍希父親去世,她深夜發文悼念,在這個悲痛的時刻,尤其需要愛人之間相互扶持。
然而,陳曉在這一事件中的表現,無疑讓這段一直飽受爭議的婚姻已然破裂增加了新的證據。
他未出席岳父的告別式,甚至沒有任何公開的悼念表示,這一行為被外界視為婚姻出現危機的標誌。
同年,臺媒爆料,陳曉拉黑妻子聯絡方式,僅透過助理溝通。
2024年底,臺媒曝出陳曉寧願“淨身出戶”也要堅持離婚;關於二人的離婚傳言甚囂塵上,一次次登上熱搜。


直到今天,這樁懸著的婚姻,最終走向了分崩離析,只餘公式化的“感恩”。
曾經恨不得昭告天下的愛,最終連告別都像例行公事。
曾經合二為一的心,重新一分為二,各自開啟新的人生。

他們的故事像一面鏡子,照見婚姻的真相:愛是流動的,沒有人能永遠活在“頭紗吻”的濾鏡裡;而婚姻需要雙向奔赴,但比維繫關係更重要的,是保全自我。
回看陳妍希在上綜藝《半熟戀人》時曾經因為三句話不離陳曉而被吐槽這件事,我們看到的是,她也不過是一個婚後一直圍著家庭轉,而漸漸失去自己的女性而已。
頂著“全民初戀”的頭銜、曾經爆火兩岸三地的陳妍希,在婚後幾乎放棄了自己的事業,當對方並沒能像他曾經承諾的那樣為她撐起那把抵抗暴風雨的傘,這是她的選擇,也是她再次帶給無數女性的提醒:愛情或許會過期,但靠自己永遠不會過時。
一別兩寬,各自安好的兩個人,仍然都有機會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當陳曉不再為她擋輿論的刀,陳妍希可以親手重建鎧甲;
當婚姻無法承載成長的軌跡,分開反而是對彼此的尊重。
也別再說那些不相信愛情的話,因為你永遠無法得到不相信的東西。
愛情來臨時,不妨轟轟烈烈去愛;
愛情離開時,記得留一份體面給自己。
畢竟,這世上沒有誰離不開誰,
但最最重要的,無論有沒有愛情,永遠記得好好愛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