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2年,憨憨終於戒掉了遊戲,這是我的血淚教訓

01
前段時間寫了一篇文章,講了憨憨之前經歷的一次挫折。
他在疫情在家上課的時候,因為沉迷於打遊戲而成績一落千丈,被學校退學,最後又知恥後勇,重返校園的故事。
沒想到那篇文章激起了好多共鳴,很多孩子跟我家憨憨有同樣的狀況。
有些孩子會沉迷於遊戲;
有些孩子學習沒有上進心;
有些孩子也在經歷一些低谷期;
……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初是怎麼帶著憨憨走出低谷的過程。
02
剛開始發現兒子沉迷遊戲、學業下滑的時候,我就開始行動了。
我最早的行動是“堵”,孩子不是喜歡玩遊戲嗎,我就把他電腦、手機裡的遊戲統統刪掉。
我甚至還在路由器裡設定了過濾模式,把他玩的那些遊戲網站,統統給遮蔽掉。
這樣一來,兒子就沒法去那些遊戲網站打遊戲了!
搞定這一切的時候,我還很得意,我覺得幸虧自己理工男的背景,能夠配置路由器,這樣從源頭截斷,應該娃再也玩不了遊戲了吧!
但沒想到過了幾天,我就被啪啪打臉了~
因為有一天我進入憨憨的房間,發現他又開始打了遊戲。
不是遊戲網站已經被封了嗎?他是怎麼進入的?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我才知道,小傢伙不曉得從哪搞了一個VPN的翻牆軟體,直接就跳過了我路由器的限制,因此打遊戲又變得暢通無阻了!
真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啊,我有點欲哭無淚……
那一刻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爸爸用的方法治水失敗,而大禹則用疏通的方法治水成功。
我是不是該借鑑大禹的方法,去“疏通”,這樣會不會更好呢?
03
於是我把憨憨叫來,跟他談了一次話。
我給憨憨講了一個故事,我說在春秋時期,有一個叫做楚莊王的君主,他即位3年,整天就知道吃喝玩樂、醉生夢死,把楚國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
於是有個大臣就去勸諫楚莊王。
大臣對楚莊王說,附近山上有一隻鳥,已經在那待了3年了,可是這隻鳥很奇怪,不飛也不鳴,這是怎麼回事啊?
楚莊王聽完後,知道大臣在隱喻他,於是微微一笑,說了這麼一句話:
“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之後,楚莊王就開始洗心革面,勵精圖治,最後成為了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我跟憨憨講:“只要戒掉遊戲,你也能像楚莊王一樣,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可是沒想到憨憨回了我一句,直接把我說懵了。
他說楚莊王是很有自信的,他知道自己能戒掉壞習慣,知道自己能做成一件事情,可是他不行……
他試過戒遊戲,他試過好好學習,可是堅持了幾天就放棄了,他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慾望,對自己缺乏自信。
啊,我終於知道憨憨的癥結所在了:
不是孩子不想學好,不是孩子不想戒掉遊戲,只是他對自己沒有信心!
04
於是我的目標變成了,如何提高孩子的自信!
那究竟怎麼做呢?
我給憨憨又講了一個故事,我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做紀昌的人,他跑到一位神箭手門下學射箭。
可是神箭手說,學射箭沒法一步登天的,而是需要練習很長很長的時間,首先要練習眼力,學會看物的基本功,然後練習拉弓,最後才練習射箭。
神箭手告訴紀昌,你先回家,等練到眼睛不眨、小物看大後再來找他。
於是紀昌跑回家,他每天都坐在那盯著妻子織布看,一段時間後,他發現自己看東西不眨眼睛了。
再接下來,他盯著桌上的蘋果看,時間長了,他發現桌上的蘋果有球那麼大。
之後他又盯著家裡的蚊蟲看,最後他竟然看蚊蟲都覺得很大。
這時候,他再去找神箭手學箭,最後終於學成本領,成為百發百中的射箭高手。
這就是著名的“紀昌學射”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序漸進!
學射箭如此,培養孩子自信心亦然!
05
於是我跟憨憨說:“咱們不急,慢慢來!爸爸允許你每天都可以打遊戲,不過你得答應爸爸,每天只玩1小時遊戲,到點就結束。”
兒子點點頭,同意了。
於是我們堅持了一段時間,兒子還是每天都打遊戲,但是按照我們的約定,他只打一小時,其餘時間都在看書學習。
大概過了2個禮拜,我給憨憨重新定義了一個規則,我說:“咱們還是每次打1小時遊戲,不過換成2、4、6這三天打遊戲,其餘時間就不打了,你看行不?”
結果兒子點點頭,又同意了。
接下來的這段時間,憨憨果真做到了每週打3天遊戲,但是每次只打1小時。
就這樣,我慢慢壓縮孩子的遊戲時間。
到現在,他還是會打遊戲,不過他跟他那幫小夥伴設立了一個遊戲規則。
他們搞了一個網路自習室,4個朋友一起在裡面做作業自習,他們學習有一個模式,叫做“50 – 10模式”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每次學習50分鐘,這50分鐘裡大家都處於靜音狀態,靜下心來看書。等50分鐘到後,鬧鈴響起,大家一起聊聊天,放鬆一下,一起玩個10分鐘網路小遊戲,之後繼續學50分鐘,然後再休息。
這其實就是“番茄工作法”,兒子進行勞逸結合。
因此,現在的打遊戲非但沒有成為憨憨學習的絆腳石,反而變成他放鬆心情、緩解壓力的一種手段。
孩子之前怎麼也戒不掉的遊戲癮,終於戒成了!
06
最後的故事你也知道了,憨憨後來又重新上了學,並且成績也迴歸了以前的水平。
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我不知道,但我覺得經歷過那種大起大落的挫折,孩子未來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最後回答讀者們說的那些問題,有的孩子沉迷遊戲,有的孩子上進心不夠,有的孩子缺少自驅力……
其實種種的問題都是源於心理,不是孩子不願意努力,只是孩子內心不夠自信,缺乏一種信念感,他不相信自己能行!
因此,可以嘗試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就像我文中說的那個方法,先疏通,然後循序漸進。
正如我家戒遊戲那樣,一開始跟他說戒掉遊戲,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當我們把一個大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小目標,一步一步地去完成,最後發現,孩子能收穫自信,我們也能收穫意外之喜!
希望我們的經歷,能給您一些啟發!^_^

相關文章